浅析工程造价管理的经济效益

时间:2022-10-26 11:00:01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的经济效益

摘要:在工程发展建设中,只有通过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并且要强化决策层及技术人员在各阶段的造价控制意识,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工程效益,通过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以及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和措施落实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中,切实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以提高工程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经济效益;提高方法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工程只有管理好全过程的资源管理以及资金利用,才能使各项工程资源用在合理的地方。因而有效地控制造价,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明确工程造价控制目标是大多数工程造价师的明确任务。只有在工程建设中,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各种方式降低工程造价,才有可能求得利润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尤其是现代工程建筑领域,投资方日益多元化,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更加需要在施工中针对工程重点进行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建设工程经济效益。

一、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为了确保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各方面工程资源的合理利用,造价工程师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技术原理,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价格所进行的管理和分配活动。

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利益。但是实际上造价管理的涉及面十分广泛,造价师需要掌握工程建筑的各个方面的材料,了解各种资料的内容。 同时,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反映着投资效益的好坏和管理水平。而在工程建设中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才能真正降低工程造价,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这就要求以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目标,并添加进入科技,人员,资金,智能等方面的要素促进其最终的生成,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推进企业目的的最终实现,使资金在合理的范围内高效的使用、流通。

二、 造价管理的经济效益——为企业未来发展做准备

这种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工程施工中的节流、开源以及对企业未来的影响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的。在节流方面,主要是在造价评估师合理的选择设计方案,采用最经济的设计进行施工,以及在材料选择以及技术设备等方面,利用经济原则选择。并且对一切不合理的资金利用进行调查,及时减少资金浪费的现象。而在开源方面,则主要靠技术方面。要保持工程建筑的速度,有效地利用投入工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工程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成为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目标。但是造价管理的目的不仅是省钱,更重要的是合理使用资源,利用资金获得更多更大最大的投资效益。

三、 提高造价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工程建筑进行造价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工程效益,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这种经济效益主要通过在工程中的来源节流以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效益表现出来的。 对造价的管理真正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 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的, 项目实施也能够投资省、进度快、质量好。因此,要做好造价管理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科学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通过科学预测,能够合理分配资金的利用,减少资金的浪费以及各种不必要的开支,使各项数据准确有效。也能够评价项目的可行性。预测工作主要是针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如材料,人,广告,流程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猜想,以预防各种突发状况。比如要对施工主材料的经费进行预测时,就要对材料进行分类比对,从本身的成品花费,交通费用,搬运费用等各项进行统计,得出最优的结果。再比如对机器使用费用进行提前的预算,要考虑到偏差存在的原因和使用适当的估算方法减少偏差,进而得出应该有的花费。工程一旦中标就要开始下一步工作,要与工程真实状况制定相互吻合的施工方案,将资金投入与科技投入结合到其中,并且充分考虑到周围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机器要选用型号和大小相适应的,施工时间进行预算,由于理论上的考虑和实际面对的状况也会有差别,应该按实际因素来考虑。

2 加强决策阶段造价的管理

(1)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设计质量和尝试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在建成交付使用后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虽然设计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很小,不到l%,但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到75%。因此,搞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重施工、轻设计的观念必须克服,控制工程费用应从设计抓起。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

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

(2)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职能。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变性的特点,工程实施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费用。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对于预算超出相应概算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要加以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并及时与项目负责人通气,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防止少数垄断性行业任意抬价。在工程建设中,有些特殊专业工种不得不委托专业施工单位承担,而这些行业往往又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深入现场,收集和掌握施工有关资料。在工程施工过程,造价管理人员和费用控制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照图纸察看施工情况,有时与监理、总承包方及施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收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动态;协助业主及时审核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发生的费用,相应调整控制目标,并为最终的工程总结算提供依据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总之,工程建筑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想要这样做,工程造价管理绝对是不可缺少的方法。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贯穿于投资决定、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和建设施工各阶段,要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同角色的项目管理者时时要有控制造价的经济头脑,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市场经济的脉搏,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资金,最大限度的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飞雪.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08( 6) :71.

【2】裴惠敏.浅谈工程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09,35(1):270-271.

上一篇:浅谈施工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下一篇:论一般消费品营销与工业品营销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