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读产生写的冲动

时间:2022-10-26 10:02: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假如》,带一篇《主题读写》中的《我要画什么》。

【教学内容】

“一主”目标

1. 读单元目标,感受爱的温暖。

2. 学习抓住关键词、短语想象画面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 运用“自学导航”学习课文。

4. 背诵积累诗中好词句,运用句式说话、写话。

5. 启发学生去关爱他人,感受身边的爱。

“两翼”目标

运用“自学导航”来阅读《主题读写》中的《我要画什么》,感受孩子们的爱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短语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爱的温暖。教学难点:背诵积累诗中好词句,运用句式说话、写话。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听,爱的声音!

1. 出示单元导读师生合作读。

师:孩子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聆听爱的声音,感受爱的温暖。

2. 生读、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短语:窗前的小树、红红的太阳、快活地成长、寒冷的北风、好吃的谷粒、遥远的地方、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体)

师:这些短语伙伴还能读准确吗?

3. 生齐读短语。

4. 师有感情地范读词语,生评一评。

5. 生自由练读。

6. “开火车”读。

二、品读积累喜欢的、最有感触的句段

师:孩子们:如果把这些短语送回诗歌中,那么读起来就更好听了。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多读几遍,读后把你喜欢的句子标出来。写一写你的感受。

1. 生自由读文。

2. 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读句子时,如果能抓住关键词读出自己的感受,那么就一定能读出韵味。)

3. 男女生合作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小节都是两句话。

4. 师生合作读。(提问引导读)

师: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干什么?

生: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师:为什么呢?

生:……(读完后生谈感受、发现。)

5. 师相机板书。

6. 配乐背诵诗歌。

三、以文带文,拓展思路

1. 出示名言让孩子读。

师:有这样5个一年级的小朋友,也像小女孩一样有着助人为乐的心。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有哪些心愿吧!

师:请用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的方法自学《主题读写》第44课《我要画什么》并完成填空练习。

2. 生自学《我要画什么》。

3. 指名交流,说说感受。

四、分层小练笔

师:想象是多么有趣又美好的事呀!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干什么?假如你得到了这些神奇的宝贝:潘多拉的盒子、阿拉丁神灯、神奇飞毯,你又会干什么?或者你就是那无所不能的哆啦A梦,或者你变成了超人、奥特曼、神探柯南……你又想做点什么呢?想一想,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写下来!如果还能写写原因就更棒了!(三选一,写一写。第一题得一颗心,第二题得两颗心,第三题得三颗心。)

1. 写一写。

2. 指名交流。师评一评:听了你的发言,我从中感受到爱就是……

3. 小组内交流,并评一评。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包括你们在内的孩子们都拥有一颗纯洁无私的爱心,都被爱心所包围。

4. 课件出示:《爱的诉说》(生齐读题。)

师:爱有时候……

生:爱是……,爱是……

5. 全班合作完成《爱的诉说》。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感受了爱的温暖。你们每人一句对爱的理解,就是一首首爱的诗歌。难怪有人会说:“每个孩子都是诗人!”你们不仅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还能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这份爱心,我为你们骄傲……

设计意图:《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博大而纯真的爱心,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好范文。诗歌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因此,我将其设计为一节“读写联动课”。

一、紧密结合单元主题,创设爱的情境。教学中,我首先出示单元导语,和孩子一起配乐美美地读,感受音乐、语言、心灵的美,创设一种爱的美好氛围,让学生入情入境。

二、以读代讲,自由感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读,让“自学导航”扶着孩子自学课文,用上“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的方法,不求知识的统一,但求个性化的理解;二读,让孩子边读边观察,发现这首诗写作格式上的特点;三读,运用了“提问引导读”的巧妙读法,以读代讲,让孩子自己发现作者在诗歌写法上的特点。这一点,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是比较难的,但通过这样读,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为后面的写作进行了铺垫。

三、以文带文,拓展思路。链接《我要画什么》这篇文章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孩子拓展思路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巩固自学方法,积累好词好句。

四、发挥想象,以感促写。我对“每个儿童都是诗人”这句话深有同感,儿童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他们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天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有着成人遥不可及的奇幻。他们在诗歌创作上能发挥出这种天资。所以在学习完这首诗歌时,我让孩子们进行了这方面练习。考虑到孩子不同的学习层次,我设计了分层小练笔,让他们自行选择。

点评:

这节课生动、活泼,孩子们都能跟着老师学得轻松、快乐。教师是如何做到“读写联动”的,我很关注,听完后有几个方面的启发。

在课始,教师提出了一些短语,比如:红红的太阳、寒冷的北风等,先指导学生读,然后让他们评价,教师还把这些短语读出了画面,读出了情境,让孩子带着想象、画面去读。这里有一个指导的过程,我觉得这些短语呈现和指导的做法很好。学生积累语言在低年段就应该开始了,一年级应采取渗透式积累,教师不应过多给孩子识记的词和句,以免增加学习负担,但到了二年级,教师就可以让孩子们有直接的积累。从教材来看,这首诗中这样的偏正式短语也很多,教师抓住了教材的特点,让孩子在朗读中积累语言,并且还做了相应的朗读指导,体现了低年段阅读教学的特点。

正如“主题阅读”所主张的:主题阅读的主旨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变问题式组合教学为“听、说、读、写”板块式教学。这节课中,一改过去低年级教学中一问一答式的教学,这点让我觉得欣慰。教师给了孩子自读自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比较强,比如:读偏正短语,教师先让学生练读,再给予方法指导,没有过多地讲解课文内容,而是让孩子先读出感受,画出喜欢的词句,然后分享读书感受,通过分享阅读体会,教师拎出了文章的基本脉络。这些不是教师硬塞给孩子的,而是孩子通过读书自己感受到的。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教师还进一步指导学生分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背诗等,这种读与背的方式,体现了“主题阅读”的主旨。

在课的后半部分,孩子们再学了一篇《主题读写》中的文章,这是一篇挺长的文章。通过“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的方法,我们看到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在较短时间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还巧妙地运用了补充写话的方法,既是对阅读材料的反馈,又给学生拓展了阅读空间。

关于这一课,我有两点建议:首先,孩子初读《假如》时让孩子写感受,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似乎是难了一些,可以只是说一说。其次,这堂课里,教师没有设计写字环节,尽管“主题阅读”教学中有集中识字的课型,但我觉得也应该动静结合。如果能够加上写字环节,这节课就更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

上一篇:依托语境整体识字 下一篇:忙碌着 快乐着 收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