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时间:2022-10-26 10:00:25

论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摘 要: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始受到关注,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一道新的风景。本文试图在明确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审视。独立学院创业教育起步晚,存在着一些影响创业教育质量的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创业教育;问题;解决途径

一、创业教育的提出及含义

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此后,该组织分别在泰国曼谷和日本东京召开了项目规划会和项目中期研讨会,1991年11月在泰国曼谷召开了项目的终结评估会。这三次会议标志着创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诞生,也标志着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1991年,该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在东京召开了有关创业教育的会议。会议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精神及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社交和管理技能。创业教育从狭义上讲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

二、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2010年,教育部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独立学院是我国利用现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不断扩大新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形式,是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一项创新。截至2013年9月,全国独立学院达300多所,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创业教育模式,不仅是独立学院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之一。

1.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现行改革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与挑战,需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一般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体制、人才(产品)和知识创新。体制的治理过程、人才培养过程和知识创新过程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三个有机方面。目前,高等学校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高校创业教育是在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注入新的教育内容,寻求结合实践活动的途径,培养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既有开创精神又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创业人才。高校创业教育适应了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把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和实践领域。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已经开展了创业教育和研究工作,探索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一些创业教育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果。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具有比较灵活的办学机制,因此可以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经验,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研究,不断深化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2.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发突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0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直接帮助大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大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

近几年,教育部相继出台政策,推动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作为刚刚兴起、历史仅有十几年之久的独立学院,在创业方面,它有着其他高等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很多学生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人脉资源、学生的情商很高、有个性化的思想,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在就业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很多人敢于尝试创业活动。因此,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引导和鼓励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独立学院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独立学院的出现时间与高校创业教育开始的时间几乎同步,都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独立学院成立初期关注更多的是自身的整体发展,对创业教育并没有足够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存在创业教育氛围不浓,课程体系不够科学等一些问题。

1.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氛围不够浓郁

创业教育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很多独立学院仅把创业教育当成讲座来实施,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合独立学院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成熟的教育模式。即使是开展创业教育成果突出的独立学院,也主要停留在创业计划竞赛的指导和就业指导等层面上,没有开设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很难全面地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无法在校园内形成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2.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不够科学与完善

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与载体,也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混乱等不合理的现象,很多高校迫于就业压力及评估的需要,在创业教育的实施中走过场,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不良现象。由于独立学院成立时间较晚,创业教育也相对落后于其他公办一本、二本院校。目前,独立学院创业教育体系相对不完善,对创业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没有形成科学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结果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产生了脱节,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等问题。

3.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合理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独立学院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独立学院要高质量地进行创业教育,客观上需要建立一支精于业务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00万左右,但我国高校创业师资培养却起步较晚。例如:我国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成立以来,截至2011年2月,该项目已培训来自850所高校的2931名师资,在100所高校创设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20万多名大学生参加了学习实践,但是这对于庞大的创业教育需求来说,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经管类专业教师和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行政人员构成,这些教师尽管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因自身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特别是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还主要停留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层面,因此创业教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四、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应实事求是地针对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更多的、积极有效的尝试,不断开发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创业潜能。

1.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创业文化氛围能够唤醒师生的创业意识和欲望,崇尚创新、冒险精神,倡导创业理想,树立创业信念,充分激发教师实施创业教育的热情,鼓励和培养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业基本素质,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如建立大学生创业社团,推广创业宣讲活动;经常邀请知名的创业者和企业家讲授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加大校际间、校企间的合作,使一些成功的创业模式深入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领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2.构建新型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新型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包括理论课程体系的优化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2010年教育部颁发的《意见》,将完善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作为创业教育的重点内容。因此,独立学院一方面要结合《意见》的精神,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应因地制宜,以各自的创业教育资源为基础,构建新的应用型创业人才的培育模式,如构建校企联合模式、学科工作室模式、参赛项目模式等,将创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3.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目前,我国很多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也应重视实践教学,组建合理的教师队伍,特别要加强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两个途径来进行:第一,坚持“走出去”,即各独立学院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与模式,鼓励创业教育教师多出去参加相关培训以及在企业挂职锻炼,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技能。第二,坚持“引进来”,即也要从社会上引进实践型的创业教育专家、创业者和企业家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这些富有实际创业经历并取得成绩的创业导师现身说法将会极大地丰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堂。

五、小结

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个性和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教育。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是为了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使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发强.浅析社团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与途径[J].太原城市职业学院院报,2013,(06).

[2]刘利鑫.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探索[J].丝绸之路,2013,(16).

[3]谢志霞,等.以创业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研[J].河北北方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上一篇:浅析绘画写生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下一篇:探讨石化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