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下跪案悄然收场

时间:2022-10-26 09:44:52

博士下跪案悄然收场

2005年9月1日,轰动北京的“中央美院博士下跪”引发的名誉侵权案,以原被告双方同时从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撤诉而终结。至此,这场被社会和美术界广泛关注的闹剧落下帏幕。这场名誉权官司怎样引发的?他们为什么又在同一天悄然撤诉?9月2日,笔者电话采访了双方当事人。

匿名举报,惹恼网站吴主编

2005年3月1日上午,担任某网站美术同盟栏目主编的吴先生,突然被顶头上司一个电话叫到领导办公室。上司给吴主编看了一封2004年底接到的匿名“举报信”,举报信是以一个艺术爱好者的身份写的,信中称吴主编利用给艺术家在美术同盟发表作品的机会,以此作为交换条件向艺术家索要作品,家中存有索要来的作品100多幅,每幅价值人民币3万元。为了增强可信度,信中还列举了一个艺术家的名字。这位艺术家是吴主编的朋友王画家。

吴主编当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这封信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且不说无从考据的“钱物”,单说这100多幅每幅价值3万元的作品,总计300万元的受贿物证,就足以让吴主编进监狱。好在单位领导明确告诉吴主编,经过3个月来单位的内部考查,相信他人品没有问题,匿名信中所举报的内容不实。领导安慰吴主编,让他安心工作,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扰。

吴主编想不到会受到这样的诬陷,他只能从信中提到的王画家那边找到写信人是谁。3月1日下班之后,吴主编约见了王画家。王画家回忆说,前不久,中央美院在读博士、策展人的张博士曾打电话问他,为什么送了吴主编一张作品而没有送给他。王画家说,人家结婚我送给他一幅画作纪念,你要的话你也来挑一张吧。

吴主编平时私人交往的朋友很少,能到他家的人更少,而张博士几个月前曾来到自己家中,见到过自己家里挂着几幅画,还特意问过吴主编是谁的作品。因此,吴主编认定张博士有举报嫌疑。

当晚吴主编和王画家一起前往张博士家求证。敲开张博士的家门之后,猛然见到吴主编和王画家,张博士表情有些不自然,这更使吴主编对张博士的怀疑加大了。吴主编说:“张博士,你跟我出去一下,我跟你说个事。”

他们出门来到小区门外一个小饭店里坐了下来。关于以下发生的情节,成为吴主编和张博士在法庭争论的焦点。

博士下跪,当众写下悔过书

2005年3月1日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吴主编在一封名为《美术界败类张博士之恶行状》的公开信中对这个过程作了如下描述:

离开张博士家后,我们在他(张博士)住的小区出门右手第一个小饭店里坐下来。和我去的那位艺术家(王画家)对他说:“上次我们那个事情之后,我警告你以后不要给我编排故事,你为什么把我牵扯进去?”他立即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说,我上次给你打电话之后,真的没有说什么。这个艺术家(王画家)说:“那你为什么要在吴主编单位领导的诬告信中又要编排我?”在说这个话的一刹那,张博士的表情呆若木鸡,哑然无语,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我把桌子一拍,怒喝道:“你给我跪下!”我的本意也只是要他痛痛快快地承认就完了。但是,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道貌岸然的“著名”策划人批评家、“海龟”学者、中央美院在读博士生的张博士会当着饭店服务员若干以及一众吃客共计十余人的面,当真跪倒在地下。说实话,我当时反倒瞠目结舌了。

我只好让他起来。我要求他把诬告我的事实经过当面写下来,他也表示同意。于是,我找饭店服务员要了一张饭店用来做菜单的废纸让他写了一份“悔过书”。

拿到这个悔过书之后,我对他说:“你愿不愿意这个东西让你的导师潘院长看见?愿不愿意让批评界的其他同人看见?”他说:“我求你了,千万别这样。”

关于这个情节的描述,张博士和吴主编有不同的说法,张博士在《关于吴主编来信的情况说明》中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说明:

为什么还有那封“悔过书”呢?为什么在书中我自己承认“诬陷”了他呢?这涉及到更为严重的问题。3月1日,他气势汹汹地来到我家,要我摊牌,讲清楚为什么要“诬陷”他。并胁迫我到楼下的小餐馆。他一下要了几瓶啤酒,大口大口地喝着,并摔杯子砸瓶子,威胁说“老子今天跟你没完”,“你断了我下半生,我断了你后路”,“老子剁了你的手”,“我已经把老婆安排好了,我今天不想活着回去了”。一股疯狂的拼命报复的架势,极尽辱骂、侮辱、恐吓之能事。这在吴的信中略有提及,他用这样的手段胁迫我当众跪下,向他道歉,并写悔过书,并恶狠狠地威胁说“必须一次让我满意,否则老子剁了你的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被迫按他的要求写下“悔过书”。

反诉,剑拔弩张上公堂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无非是两个人的恩怨而已,也许不会被公众所知。在3月1日晚上张博士给吴主编下跪并写下悔过书之后,吴主编对张博士说:“你必须在明天上午十点之前去我们单位,向我们单位的领导澄清这一切!”

据吴主编称,“张博士再次当街下跪,山盟海誓,满口答应”。吴主编“之所以坚持要张博士到自己单位说明情况,是让张博士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同时作为一种了结的方式,让双方之间的事情到此结束,对自己遭受别人的不白之冤之后,也是一个交代。”

但是,第二天吴主编并没有等到张博士的消息,吴主编给张博士打电话,张博士称自己在发烧。到了晚上,依然没有得到张博士的消息,怒火未消的吴主编写下了一封公开信《美术界败类张博士之恶行状》。此后,吴主编开始向张博士的博士生导师、中央美院潘院长反映此事,并将《美术界败类张博士之恶行状》通过电子邮件散发出去。张博士看到网站上登出了吴主编的公开信和张博士所写的《悔过书》,后,认为“吴主编那充满辱骂、要挟、恐吓和疯狂的人身攻击的信被公开了。很多人不相信,还以为是新闻炒作”。

对此,张博士认为吴主编的行为已经涉嫌诽谤,并严重侵害了自己的人格权和名誉权。2005年3月10日,张博士写了一封《关于吴主编来信的情况说明》散发给朋友。并称“法律会有公正的裁决,他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月15日,吴主编看到了张博士的这封信,很快对这封信作了“批注”。称“张博士继续执迷不悟,那么,我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了”。

2005年4月4日,张博士向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提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吴主编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在《法制日报》等媒体公开书面赔礼道歉,赔偿原告精神损失2万元。5月17日,被告吴主编向法院提交了反诉状,请求法院判令被反诉人停止捏造事实、诬告诽谤反诉人的行为,消除给反诉人带来的名誉上的影响,并在《法制日报》等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反诉人精神损失费1元。

同时撤诉,退一步海阔天空

2005年5月19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剑拔弩张。因为这一名誉侵权案涉及匿名信、悔过书、以及有影响的学院、著名网站等敏感字眼,参加旁听的很多都是美术界的同行。在这次庭审中,双方围绕着三个争议焦点展开。

焦点一:匿名举报,是否构成侵权?原告张博士认为,原告匿名举报的用意和出发点是公正的,从性质看并不算是一件能令被告产生如此激动的不当行为。原告的投诉不失实、不违法、不侵权。被告吴主编认为,原告化名举报是诽谤被告,是出于嫉妒心而诬告。

焦点二、博士下跪,是否涉嫌暴力威胁?原告张博士认为,被告采用胁迫的手段胁迫原告当众跪下,向他道歉,并写悔过书,涉嫌暴力威胁。首先表现在被告对原告的语言恫吓上,如被告的怒吼“你给我跪下”等。其次武力威胁如“老子抠了你的狗眼”等。被告把人逼到下跪写悔过书的地步,再把过程细节写在文章中进行广泛散发,对原告伤害深重。被告吴主编否认自己有过暴力威胁的举动,并认为“原告是因内心愧疚要想向被告表示歉意而下跪的”。吴主编称“没有‘辱骂、侮辱、威胁、恐吓’他,我连一根指头都没有碰。在我和他没有任何肢体接触的情况下,他当众下跪……”

焦点三、电子邮件,是否涉嫌人身攻击?原告张博士称吴主编“在美术界和互联网站上发表上述辱骂文章,侵权行为清楚、目的明确,所撰写的文章极尽辱骂、贬低、诋毁原告名誉的词汇,逼迫原告下跪、写悔过书,并在原告的师长、学校、朋友圈及传播范围极广的互联网进行广泛散播,致使原告名誉权严重受损,社会形象降低。”

被告吴主编在反诉意见中称:被反诉人将文章首先于3月16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大肆散发,并把反诉人此前写的《美术界败类张博士之恶行状》也一并作为该电子邮件的“附件”随信发送,通过网络进一步公开诽谤反诉人,在“绿土地”论坛又发表了无端捏造事实,给反诉人的声誉造成极大伤害的文章《关于吴主编来信的情况说明》。给反诉人在美术界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以上法庭上争论的3个焦点,在诉讼和反诉之间,诉讼双方各执一词,都希望法院都够支持他们的诉讼请求。法官在主持调解时,也没有成功。但是,庭审3个月之后,双方几乎同时从法院撤诉。

2005年9月2日,张博士在电话上说:“其实案件的结果,无论谁输谁赢,都是双输。加上我们两人都在一个领域工作,继续闹下去也没有必要。更重要的是,在法院开庭前我母亲去世,对我的打击很大,也使我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悟,生命短暂,何必把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陷入到一场无谓的官司中呢。”

而吴主编在电话上也表达了与张博士几乎同样的看法,他说:也许,撤诉是他们能够选择的最好的一种了结恩怨的方式。

上一篇:标点文章等 下一篇:救救邛海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