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中心的安全管控技术及发展现状

时间:2022-10-26 08:11:40

物流中心的安全管控技术及发展现状

物流中心的安全管控技术

主持人语

物流中心的安全一般包括人员、设备、货物、信 息的安全。在国外,物流中心的安全性通常是物流系统 建设时考虑的第一位的要素。而目前在我国,除了建筑 消防安全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之外,绝大多数企业 并没有把安全性作为物流系统建设中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物流中心整体的安全性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之多种物 流设备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物流系统安全指标的判 定更是缺乏依据。有关专家预计,安全问题将是我国物流中心未 来几年面临的一大挑战。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物流中心的安全隐 患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值得各方关注。

在本期专题中,我们从物流中心的消防安全、物流系统及硬件设 备的安全、信息的安全,以及物流中心如何进行有效的损控管理等多个 角度,邀请相关专家讲述了物流中心内涉及的各种安全问题,并为企业设 计了一个安全的物流中心的模型。

我们的目标是:让物流中心趋于安全,远离损失。

近些年来,物流中心在国内发展较快,很多大型的物流中心成为大型企业和出口加工区的配套设施。物流中心特别是大型综合型物流中心在操作模式和规模方面与普通的仓库有很大区别,因此其安全管控技术的运用也有着独到之处。

一、物流中心安全管控的组成

对于安全管控,也就是安防行业内通称的安全防范,国内通常将其分为人防、技防和物防。而国际安防行业一般将安全防范体系分为安防人员、安防系统、安防程序(指安防操作流程)。物流中心的安全管控也是由这三方面组成的。

1.安防人员

安防人员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保安人员,通常是由保安公司提供的保安队员;另一部分是物流中心内部的保安部门管理人员。

保安队员是物流中心安全管控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的具体实施人员。一般他们的岗位分为、内场和监控等。以一个有外墙、由一个或数个仓库建筑物组成的物流中心园区为例,岗位包括大门岗和巡逻岗。岗位是整个库区的第一道防线,重要性不言而喻。内场岗位主要包括仓库人员出入口、货物出入口和内场巡逻等。内场岗位对于防止异常人员进入仓库和货物异常流出起到重要作用。监控岗位一般位于整个物流中心的保安监控中心,负责监控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等。监控岗位对于监督、指挥和调度现场保安人员处理紧急事件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保安管理人员作为物流中心管理人员的一部分,负责管理保安队员和安防系统,是物流中心的安防负责人。

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物流企业在其物流中心内大多设有一定的安防人员,但是其中不少是非专业的安防人员(包括内聘的保安队员和兼职的保安管理人员)。从安全管控的有效性来看,安防人员的专业性非常重要。目前这一点已为多数大型物流企业认识,也成为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具有物流安全管理经验的专业安防人员在国内还是非常紧缺的。

2.安防系统

安防系统在物流业在近些年才开始广泛应用。用于物流中心的安防系统通常有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报警系统等。

(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安防技术之一。闭路电视的目的是监控重点部位,并为事后调查提供帮助。物流中心的安防重点部位一般包括:园区出入口、仓库/办公室人员出入口、仓库货物出入口、装卸区域、包装区域、贵重货物存放区域等。另外,园区周界区域和保安监控中心也是需要注意的区域。对于上述区域的监控,设备的合理选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室外夜间照明不足的区域,低照度摄像机或是红外线补光灯是必须的,而室内日夜都有足够照明的区域,普通摄像机便可达到效果。同样,对于需要固定监控的区域,例如出入口,使用固定枪式摄像机(甚至是一体机)可以比使用云台或快球要节省费用;但是在无需固定监控的大片开阔区域,例如室外停车场或库内操作区,使用可编程云台和快球则比使用多台固定机有效并且费用低。

从录像设备来说,硬盘式录像机(DVR)因其运行费用低、图像质量稳定等特点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物流中心的选择。不论是嵌入式的DVR还是基于PC架构的DVR,现在都配备了USB接口和网口。前者便于使用者将需要的录像资料保存到移动存储设备如移动硬盘、U盘和外置式光盘刻录机等设备上;而对于后者,能够通过TCP/IP协议,让使用者通过网络远程监控甚至操控闭路监视系统。对于现在大多数已建立高速局域网的物流中心来说,网络远程监控便于仓库管理人员和保安管理人员实时了解园区内的情况,因此深受物流中心管理者的欢迎。

(2)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在物流中心的运用也较广泛,常见的是非接触式的智能卡系统。

在物流中心,门禁系统通常用于办公室大门、仓库人员出入口和重点区域等需要控制人员出入的区域,如贵重货物存放区、IT中心机房、保安监控中心等。使用门禁系统,可采用多种组合来设置控制级别的高低。只需控制进入的,可采用门外使用读卡器而门内使用释放按钮。这种方法,只控制记录进入人员,而不记录人员的离开。对于需要详细了解人员进出情况的,则在门内外均使用读卡器。此外,对于某些重点区域,如贵重货物存放区域,需要确保两个以上授权人员同时进入的,则在读卡器上设置双卡释放,即必须两张不同的授权卡在一定时间内先后刷卡才能打开。

门禁系统的控制系统目前种类非常多。相对而言,国内(包括港台部分企业)开发的系统大都较简单也较便宜。而国际大品牌的专业门禁控制系统则较复杂,通常基于专业大型数据库如SQL,数据容量大,某些模块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且支持远程集中监控,可以将整个公司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仓库、办公室的门禁系统通过公司内部局域网统一管理,实现一卡走遍公司,当然其价格也高。

通常小型物流中心适合使用简单而成本低的本地系统。而大型物流中心,特别是拥有多处仓库和办公场所的物流企业,使用大型的门禁控制系统则是合理的选择。

(3)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也称闯入报警系统,在物流中心的安防系统中重要性也非常高。报警系统的报警探头在物流中心运用较多的主要有:主被动红外探测器,用于周界探测;双监探测器,用于夜间无操作的区域或其他正常情况下无活动的区域;门磁,用于货物出入门(如卷帘门等)和常年关闭的消防逃生门;碎玻探测器,用于仓库玻璃门窗。以上各类报警探测器,可同时使用,多个探测器还可组成不同的防区,对物流中心的各个区域划区设防。

报警监控系统同样是种类繁多,性能价格均有不同。复杂的系统,可支持上千个防区,并和门禁系统集成,且提供电子地图界面,直观地发现报警点及布设防。简单的系统则只支持数个防区,并提供键盘式的控制板。对于结构相对简单的小型物流中心,价格低廉而性能简单的报警监控系统是最常见的选择。而在结构复杂,特别是有专人24小时值守保安监控中心的大型物流中心,采用电子地图界面的报警监控系统则是有效的方法。当然,作为低成本的折中方案,LED报警地图板也是不错的选择。

没有24小时实时人员监控或保安人员配备较少的物流中心,可将报警系统连到外部的报警中心,如各地的110或保安公司的报警处理中心。触警后由警方或保安公司及时处理。对于有24小时人员监控的,可在监控岗位安装紧急按钮连到报警中心,当现场保安人员无法处理时,可通过紧急按钮寻求警方或保安公司协助。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类安防系统及三种主要的安防设备外,存放体积小、价值高的电子产品(如手机和电脑配件)的仓库大多在库区出口还会使用金属探测仪(包括手持式探测仪和金属探测门)、×光机检查进出人员的携带物。这种操作基本上和机场的安检相

同。

3.安防程序(操作流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安防程序和其他操作流程是物流中心安全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重要的流程包括:

a)人员出入控制(含出库检查);

b)车辆出入控制;

c)进出货物控制;

d)垃圾处理;

e)报警处置;

f)保安事故处理;

g)紧急事件处理。

成熟的流程,特别是业务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地降低发生各项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减少在安防系统和安防人员方面的投入。不少物流中心并没有非常先进的安防系统,但是通过严格控制各项操作,也有效减少甚至杜绝了货物被盗或丢失的现象。

二、物流中心安全管控的现状

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各种类型的物流中心安全管控的水平仍参差不齐。

总体来说,储存货物价值较高,特别是lT和电子通信产品的物流中心和国际大型物流企业的物流中心都对安全管控非常重视,并投入较多,其管控水平也较高。而国内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物流中心和处理大宗廉价货物的物流中心,安全管控仍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使用的技术也非常传统和初级。

随着近些年物流业的发展和社会治安情况的变化,特别是很多跨国公司客户的推动,安全管控在物流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由于所涉及的客户产品和环境状况的不同,物流中心对安全管控的重视程度仍有相当的不同,同时这仍将是我国物流中心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

三、国际物流中心安全管摔的借鉴作用

多年以来,由于国外针对货物的犯罪行为比国内多,并且安保业发达,国际物流业对安全管控的重视程度较高。跨国物流企业均有专业的保安管理团队,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由于客户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不少适用于物流行业的安防标准也建立起来。

由于国内物流业的安全管控发展较晚,因此国外的很多经验也逐步在国内推广。首先,众多跨国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将其标准适用于其设在中国的各个物流中心,因而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水平。现在这些企业设在国内的一些物流中心的安全管控水平已和其国外物流中心不相上下。其次,随着大量国际高科技企业在国内设立工厂,其对物流中心的安全要求也逐步在国内推广。

就笔者所知,前些年在国外常见的发生在物流中心的犯罪案件,在国内目前也有发生,并有上升之势。因此,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对物流中心乃至物流企业预防、遏制犯罪的发生有相当的积极作用。对此,增加与跨国物流企业的交流、参加相关组织(如TAPA)、引进相关人才都是有效的方式。

上一篇:成都卷烟厂自动化物流系统 下一篇:标准:物流中心安全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