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美好情感的鸳鸯

时间:2022-10-26 08:04:06

象征美好情感的鸳鸯

自古以来,鸳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鸟。在自然界里,人们看到鸳鸯最多的,也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情景,就是“鸳鸯戏水”。鸳鸯在开阔的水面上出双入对,优雅地游动,甚至在梳理羽毛和在岸边休息的时候,我们还能看到好多同步行为的发生,比如雄鸟梳理左翼的时候,母鸟也在同时梳理左翼;雄鸟清洁右脚的时候,雌鸟也是在清洁右脚。当他们在水面玩耍嬉戏,悠闲的划水、采食的时候,更是形影不离,情趣盎然。

鸳鸯戏水的情景总能给人以美好的感受,所以唐代卢照邻才会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的由衷感叹。民间喜爱使用绣着鸳鸯的锦被,俗称“鸳鸯被”,并因此留下许多美好诗句。古往今来,鸳鸯戏水依旧,只是繁忙的现代人少有了欣赏这一美景的机缘和心境。

平时我们见到的鸳鸯多是在水中活动,悠闲地划水,梳理羽毛。好多人并没有看到过鸳鸯飞到树上。其实,鸳鸯既是游禽也是典型的树栖鸟类。它们喜欢活动于多林木的溪流,湖泊。在水中和地面寻找食物,到了夜间则飞到高大的树枝间休息。

在树枝上过夜可以避免很多来自地面的天敌,如鼬科动物,小型猫科动物以及狐狸等的捕食。鸳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产卵和孵化的过程也是在林间高大树木的树洞里完成的并不是随便一个树洞就可以用来给鸳鸯做窝的。野生鸳鸯对天然树洞的选择很挑剔,它们对树洞的要求,主要是隐蔽性要好,深度一般在1米左右,防水透气,适于产卵、孵化,还可以防止来自天敌和人类的干扰。

它们寻找合适的树洞后便产卵,然后在这里孵化29~30天,直到幼鸟出壳,才带领着十几只小崽跳出树洞,回到地面和水中生活。树洞显然对母鸳鸯繁育后代很重要,所以,它们对树洞的树种、高度、深度、内径、洞口朝向等因素都要考虑,对每一个树洞都要反复仔细检查,然后决定是否利用。

鸳鸯的繁殖树洞一般距离地面10米左右。小鸳鸯在孵化出壳的第二天就在母鸟的带领下跳出繁殖洞穴。整个过程充满了危险,坠落摔伤、天敌捕猎都可能夺去小鸳鸯幼小的生命。在小鸳鸯跳落地面后,母鸟要尽快把小鸳鸯带走,进入水中会相对安全。在水面上,能避免遭遇黄鼬、狐狸、野猫等陆地掠食者。

如果缺少适合产卵孵化的天然树洞,就会出现多只母鸟把卵产在同一个树洞里的现象。2009年夏天,曾在一个天然树洞里发现了33枚卵,这是由3只以上的母鸳鸯看好了同一个树洞,把卵产到了一起,但是最后由一只母鸳鸯完成了孵化。1只鸳鸯通常产卵8~12枚,这么多的卵在狭窄的树洞里排列了3~4层,母鸳鸯无法全部将它们孵化出来,所以科研人员取回一部分卵,进行人工孵化,待雏鸟长大以后再把它们放归野外,跟踪观察监测。人工辅助孵化的鸳鸯野外放飞,客观上增加了野生鸳鸯的种群数量,壮大了野生鸳鸯种群。

可是,北京动物园这个生态系统里,很多野生鸳鸯在这里生存繁衍,而能够提供给它们用来产卵孵化的天然树洞远远不够,导致多只母鸳鸯把卵产在了同一个树洞里面。由于以往园艺工人发现树洞后都要用一些封堵材料把洞口堵死,所以在北京动物园的园林植被中,天然树洞的数量并不多。

于是,研究人员制作了一些人工鸟巢,根据鸳鸯的喜好,把这些人工巢箱悬挂在北京动物园里的杨树和柳树上面。跟踪检查发现,2010年悬挂的11个人工巢箱,被野生鸳鸯使用了8个,分别在里面产了卵,有7个箱子里面的鸳鸯成功完成孵化。这样的结果十分出乎预料,因为在国内尚未见到使用人工巢箱招引野生鸳鸯繁殖成功的报道。

最令人高兴的,是5号人工巢箱小鸳鸯的成功孵化。2010年6月6日早晨,小鸳鸯在妈妈的带领下,勇敢地跳出洞穴,开始了它们的新生活。这只母鸳鸯是野化放飞的18只鸳鸯中的1只,佩戴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的金属环志和彩色旗标,橙黄色的旗标号码是89号。这证明了鸳鸯雌鸟在出生的第二年,即可成功繁殖后代。

上一篇:家里红花绿草中的“敌与友” 下一篇:沙丘赛跑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