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局纪念建国60周征文:牧野大地60年灯火变迁

时间:2022-10-26 06:21:07

供电局纪念建国60周征文:牧野大地60年灯火变迁

1949年9月4日,我市建起了一台恢复生产用的100千瓦发电机。建国初期,全市仅有表灯用户122户,其中工业户14户……那个年代的夜晚,除了月亮,许许多多的家庭还只能通过煤油灯照明。如今,流光溢彩的灯光已经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电灯是稀罕物

现年78岁的__老人是__供电公司一名退休职工。他于1950年从北京调到__工作的。回忆起当年来__的感受,__深有感触地说:“那个时候,电灯是稀罕物。天黑下来,四周黑漆漆静悄悄的,很少有人出去。”

__说,原来我市供电单位的名称是__水电厂。1949年5月,__和平解放。9月4日,__市建起了一台恢复生产用的100千瓦发电机。这台发电机当时只是为了恢复生产用。街道上虽然有电线杆和低压线路,那是解放前留下的,可以说是摆设。1949年末,全市仅有表灯用户122户,其中工业户14户。1950年,__水电厂修复了曾有的1360千瓦发电机组;1951年,修复ge1000千瓦发电机组,并新建了一台500千瓦的发电机。这样,可以保证市区少数几家工厂和城里照明用电。而包括西街等在内的城关照明,也只是个别商店和少数居民能用。有了电,位于现在怡园广场位置的水塔才开始供应水。“古代,人们为什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因为没有灯呀!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__,许多人也是这样的生活。这样,还可以节省煤油。如果晚上出去,黑乎乎的,非常不方便。”说到这里,__来了一个“小插曲”。一天晚上,他摸黑从平原师范学院(现在的河南师范大学)回单位。正走着,他隐约感觉对面来了一群狗。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他突然想起了口袋里的火柴。燃着的一根火柴,在漆黑的夜里异常明亮,那群狗随后掉头就跑。老人说,当时的路上伸手不见五指,心里确实很害怕。哪像现在,到处灯火通明,路上也都是亮堂堂的,感觉特别敞亮。

之后,__又讲了一件让他印象特别深的事儿,也是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从县区农村调进我们单位一批人。一次,我去找其中的一个人办事。当我走到他的办公室时,看见他聚精会神地盯着亮着的灯泡,随后,使劲儿吹了一下,稍停,又鼓足劲儿吹一下。当时,我感到很纳闷,他究竟在干什么?看见我进来,对方满脸疑惑地问了我一句让我至今难忘的话,‘这个灯我怎么吹不灭啊?’这话听起来可笑,也值得我们深思。那样的年代,许多人还不了解电,不知道‘电灯’是什么概念。” 农业用电始于1957年

__说,由于发电机发电能力低下,1952年之前,我市的供电范围一直都局限在市区以内。到了1952年年底,在省内建成第一座35千伏汲县变电站,新建__至汲县高压输电线路23.2公里,供汲县县城和华新纱厂等企业用电,使供电区内第一个县城用上了电。由于电力工业发展,促进了工农业发展,全市工业企业由1949年的14个,发展到1952年底的42个。

“我市的农业用电始于1957年,开始是从市区的6千伏~10千伏配电线路延伸至近郊农村供电的,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市郊的丰乐里、牧村、高湾等几个村庄具备接近主线路、供电距离短等优越条件,这几个村庄电灌站成为最早发展的农电用户。而电灌站的建立,使这些村庄的农民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困境。”__说,1958年,成立,农村用电在县区有所发展,但受发电容量和配电线路供电距离的限制,只在__县、汲县、辉县距城市较近的农村发展了农村用电。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各县城和广大群众迫切要求用电,以6千伏~10千伏配电线路向农村供电的方式,已远不能适应农村用电的需要。从1962年起,由地方筹资兴建35千伏输变电工程向农村供电。最早建成的35千伏输变电工程是辉县大官庄变电站和__县聂庄变电站。这两个变电站的建成投运,是__供电区农电大发展的起点。从1963年起,各县陆续筹建35千伏输变电工程,到1985年底,__供电区的__县、获嘉县、辉县、汲县、原阳县、延津县和封丘县等已建成35千伏输电线路44条,597公里。

__说:“农用电,由曾经单一的农电灌溉发展成包括灌溉、农副加工、乡镇企业、县办企业及生活用电的多层次结构。”

台灯和电扇曾是时髦物品

69岁的__老人住在中原路西段。在她的印象中,上世纪60年代初期,家里已经用上电灯了。但是,全家只有一个电灯。当时并没有安装电表,是按每月每只灯泡1元钱收费。因为经常停电的缘故,蜡烛是家里的必备品。“那时候,用上蜡烛还算时髦呢!有的家庭将煤油倒入一个小瓶子,再用棉纸卷个芯儿,装进细铁管内,放入小油瓶中用火柴一点,就是煤油灯了。回想那时候的日子真是紧巴巴的。”__说,“晚上,从市棉织厂下班回家,除了经过中原纱厂大门口时可以借点儿光,一路上几乎都是摸黑走,加上路边有坟墓,心里很怵。所以,我经常和厂里的几个女同事搭伴回家。”“大约是在1965年,我们家买了一个台灯。有的邻居来我家串门,看到桌上的台灯,像发现什么稀奇物似的,左看右瞅。现在,即使是幼儿园的小孩子,也知道台灯。”__说,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们家里添了一个“大件”——电扇。夏天,因为天气炎热,邻居们纷纷端着碗到院里吃饭。因为有了电扇的凉风,他们全家人自然都在家里吃饭。一次,她走在院里时,一名邻居满脸疑惑问她“这么热的天,你们家怎么不出来吃饭呀?”当时,她很自豪地告诉邻居,他们家有电扇了!之后,这个消息很快就在院里传开了。

__说,上世纪80年代,市区道路一侧装上了路灯。虽然路灯之间相隔很远,但是,对于走路来说,已经方便多了。那会儿哪里会想到,路灯会变成如今这么明亮、漂亮。今非昔比两重天

“进入上世纪70年代,我市供电企业建设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__说,1972年,__电厂更名为__供电局,结束了它长达40年的发电历史,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供电方面。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供电区工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用电负荷逐年增加。这期间,西郊、官庄、延津、李固、获嘉等变电站相继建成投运,逐步实现了对各县区的110千伏辐射网供电。尤其是1980年220千伏__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投产,实现了高/

!/等级电压与全省主电网的连接。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电网的建设规模和布局是衡量其供电能力的最直接标志。上世纪80年代中期,__供电区已经拥有22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10座、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400多公里。为了完善电网和缓解东部、南部供电压力,又先后建设了古固寨和洪门两个220千伏变电站。1985年末,农村130个乡的2851个村庄全部通上电。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6年以后,借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区电网改造之机,我市以一年一个变电站的速度进行电网建设。20__年以来,几乎是以一年4到5个变电站的速度投入建设,迅速完善了高压电网结构。特别是500千伏获嘉变电站和220千伏卫辉变电站的建设投运,使电网得到了更加完善和加强,基本形成了220千伏双环网、110千伏双电源、城市110千伏手拉手的供电格局。与此同时,我市对城市配网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现在,再也找不到想吹灭电灯的人了,真是今非昔比两重天啊!家里的吊灯、台灯应有尽有,对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和舒适不言而喻。晚上出门散步,随处可见灯光。大街小巷、卫河岸边都是亮堂堂的,我们的城市变得多姿多彩!”__感慨道,从“用电难”到“用上电”再到“用好电”,用电变化的过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建市60年来我市的发展历程。如今,许多家庭装上了节能灯,市区亮化景观工程采用了led灯,经济发展了,生活条件提高了,节约的意识确实不能丢掉。

上一篇:学生校庆征文获奖作品选:寻找最美三中人2 下一篇:构建和谐企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