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新田园生活

时间:2022-10-26 05:38:23

都市新田园生活

城市再大,常常是逼仄的;高楼再高,常常是压抑的。

大城市的建筑太硬,与人不亲近,交通流动性又太快,反而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了隔膜。如今,城市的燥火使得一部分人不得不重新选择了农村,但,又都不能离城市太远。

新田园生活,作为都市新生活,再一次开拔。

身――

故事一:现实版“开心农场”

去年底,Suki跑到青浦认领了一分地,开始了现实版开心农场的生活。

作为平面设计,她并没太多空玩开心网,但开心农场的偷菜种菜,还是随着新闻刮过耳边。她没玩过,不知道偷菜的乐趣,但现实版的农场,却真正给到了种菜的乐趣。

认领这样的地,是因为全家去青浦的另一家农家乐玩,结果路过这家农家乐,不由得停车进去看了看,发现比起其他的,看上去都要干净,于是跑去询问,得知了他家还有开心农场的认领。她花了一千元租了一分地,约66平方米的菜田边,写上了她的名字。农场有A、B、C三种套餐,她选了B套餐,属于绿叶菜最多的那套,其中还有西瓜和白瓜。菜田并不需要她自己维护,一切可以委托农场照看。她看着他们撒上种子,为自己可以做上一年的地主而开心着。

自家的田,可以让农民手把手教着种,可他们并没太多时间一直去照看,“农场就帮我们料理那些菜,菜如果可以收了,他们会发手机短信来通知,有空的时候,我们一家会开车去,别看只有一分地,收完整块地的菜,根本吃不完。没时间去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菜田里的每种菜摘一些放在一个箱子里送过来。如果自家吃不完或是遇上节假日,还可以委托农场直接送到亲戚朋友家,农场会贴心地在箱子里放上一块写有‘我家的农场今年大丰收,请你一起来分享劳动的果实,放心哦,自家的蔬菜绝对没有用农药和化肥,纯绿色蔬菜!’,这份礼物够特别吧!”

差不多每个月,她会带着孩子还有老人一起开车去青浦。“农场都有小孩子的农具,城市里的孩子哪儿看得到那么野趣的生活?一个人拿着小锹在地里玩,特别开心。”先生还会去那儿钓鱼,她则去挑土鸡,回来送给亲朋好友大家都很喜欢,因此和亲友的关系也融洽很多。

现代农业,运用了大量所谓的科技手段,使得城市里充斥着反季节蔬菜。从中医的角度看,食物和药物一样都有自己的“气”和“味”,《黄帝内经》中有一句名言叫作“司岁备物”,意思是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化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营养价值高。甚至说如果你出生生长在此地,最好吃当地的菜,这样,自然与你是整个融合的,才会最有利你的健康。当有些城市人意识到这一点后,开始尊重自然,比如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并顺应自己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吃当季菜就变成了日常行为。

田园生活可以不在乡间,只要有田园思想,即使在城市,生活一样田园。

Suki有了自己的开心农场后,开始不吃反季节蔬菜。“像我们这些二三十岁的人,原本不知道自然生长的土豆都是那么小小的一只,吃起来会这么糯,也不知道原来冬天是没有那么多蔬菜的。”家里的老人特别开心,仿佛时光倒流,新鲜又可以摆在桌面,健康也就不会远去。

链接:

院子里的开心农场

适合家中小院种的菜――

周期短的速生蔬菜:小油菜、青蒜、芥菜、油麦菜

收获期长的蔬菜:番茄、辣椒、韭菜、香菜

节省空间的蔬菜:胡萝卜、萝卜、莴苣、葱、姜、香菜

易于栽种的蔬菜:苦瓜、胡萝卜、姜、葱、生菜、小白菜

不易生虫子的蔬菜:葱、韭菜、番薯叶、芦荟、角菜

Tips:

种子的来源

花鸟市场可以淘到,上海市种子公司(上海市长宁区天山路780号)也有,最方便的网购也行。

心――

故事二:禅七,心灵的世外桃源

雷雅茹的人生有些许命中注定的味道。当年,她大学毕业,追随着心爱的男友跑到还很荒的海南,一心想做个贤妻良母,没想到去了海南一年间,男友却在车祸中意外丧生,而此时弟弟并不知情,正兴冲冲出发前往海南投奔姐姐。所有的仰赖,一瞬间全部失去,她自己必须成为那个被依靠的人。为了让自己和弟弟的生活可以好起来,她辞了公职,去了当时刚刚兴起的证券公司做分析员。对金融知识一无所知的她,应聘时都还不知道自己的工资是否拿得到,就凭借着温柔与钻研,认真干上了,没想到成了公司最好的一级市场分析师。随后离开证券业做的艺术品市场也如日中天,突然体检时被确诊脑中有垂体瘤,医生的话,听起来很可怕,如果是良性的发展下去最后会双目失明。如果是恶性的,后果即是一个字。

那段时间,“朋友说我是等吃等睡等死。”而后居然发觉是误诊。“很有意思的是,医生所说的症状我几乎都发生了,开着车就觉得眼睛看不清了,所以我有时候会跟朋友说,人被催眠后的力量真是不知道会有多大。”但也如此,她收获了一份真爱――男朋友得知她所谓的疾病,却愿意陪她度过一生,他们结了婚。后来,她跑到上海,运用自家七代祖传的老牌子“雷辣婆”创建了火锅店,而后由此研发的调味品在国外也销得很好,培训、文化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如是的注定,让她不得不信佛的轮回。她记起小时候,经常看外婆念佛静思,“她一直活到100岁,吃过年夜饭,坐着走了。”

而她“每天大脑运转得太快,人也有磨损”,自己接触禅学后,她发觉“身心灵达到了和谐统一”。从2000年开始,她每年都会去寺院打七静思,禅七,成了她“彻底放下,休整回归的一种方式。”

禅七,是指用禅宗的方法打七。所谓打七,一个是指打我们的第七识。人一共有八识:前五识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识是感知外在世界的识,我们看世界、听万物、闻香、尝美、感触外在一切的东西,依靠的是这前五识,第六识开始,就有了提高,第六识是意识,它对前五识的感知基础上进行分析,体味出感觉。而第七识叫做末那识,它执着于自我意识,这是轮回的祸首,由于它对现世自我的执着,不想脱离自我,所以修行即要破除此第七识达到解脱。因此打七又称为打七识。另外,打七一般以七天为期。

禅七时段,每天她4点起床,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打坐,几个小时静静坐着,聆听自己的呼吸,“就像与内在心灵的自我对话,与自我拥抱,感觉完全的轻盈,没有任何的负担”。常常,她打完坐,会认为“我就是个婴儿,没有外在的那些污浊,内在非常洁净。”

“我们都知道不干净的水,你让水静下来一段时间,你会发现杂质会沉下来,上面的水会变得干净,静思,就是如此。”

在嘉兴香海禅寺,她还设有自己的禅修房,有空时,她会去那儿,“其实,禅者是生活在每分每秒中的”,她觉得自己还未到这样的境界,但这,已让她轻装,仿佛找到了心的田园。

链接:

关于禅七

禅七,是一种比较严格的修行,一般开始于农历十月十五日,天气转凉时。对于坐禅的时间,一般讲究“四时坐禅”,即一日之中四次定时坐禅。《永平清规・辨道法》里规定,以黄昏(下午八时)、后夜(凌晨二时)、早晨(上午十时)、晡时(下午四时)之坐禅称为“四时坐禅”。在修行时期,除了必要的饮食睡眠之外,专心致志地坐禅。通常以七天为一个七,最长时间可以修七七四十九天。在长达49天的禅七中,禅僧只能在吃饭、一个礼拜一次的沐浴时间,离开禅堂。其余时间,都在禅堂内坐禅、跑香、止静等。

Tips:坐禅的物质准备

应该有舒适的床坐,有柔软的坐垫,有安静的空闲处,有一起修行的善知识;另外,还需要无所求的好护法,能够提供饮食、医药等供养。而对于修行者,则需要自身善于观察自己的思想,能够调伏自己的身心。

未来――

故事三:“7080后”回归乡野

七十多岁的“牛大姐”童正维和八十岁的老伴自称7080后,他们很早就开始了“候鸟”生活,冬天,朝南跑,夏天,往北跑。前几年,一到夏天,她跑去大连,那边有个老朋友开了个养老院,把她拉去当了名誉院长,后来朋友不愿收她钱,她不好意思,就转去了北戴河,只是上海到那边,交通实在太不便,“火车没有直达的,下车时只停两分钟,老人们跌跌冲冲地忙着拿沉重的行李往下跑,回沪时为了购卧铺票得多花80到百元买黑市的,乘飞机只到秦皇岛还得转乘大巴到北戴河,对于有较多行囊的我们很不便,所以去了一次只好拜拜了。”

从去年开始,他们就在浙江一带农家乐“避暑”,去年去的是长兴县顾渚村,900元一月,包吃包住。今年去了天目山,稍贵,但也只是1200一个月。

每天早晨,起床后打上45分钟的回春拳,老伴写书,她上网看新闻,有时更新更新博客,比起在上海的日子,悠闲很多,“不用买汰烧,都是吃现成的”。虽然农家自己种的菜不多,有的食材还要去镇上买,但吃起来就是比城市里的新鲜,也让人心安。都见过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田,这样的人,制造出的食材当然放心。

城市的焦躁,与慢节奏的老年生活格格不入,连个人行道上的绿灯,都闪得那么匆忙。村屋里的鼓腹而游,对在城市挣扎的人是一种趣味和吸引,奔向如是的田园生活,便成了他们的向往。

去年,童老师他们一行14人,都是和他们差不多年纪的老人,今年约了7人,最小的也已六十多。虽然听说山里有蛇甚至有豹,还照样挡不住自然的诱惑,穿进山林写生。

“这儿像个天然氧吧”,童老师天天吃完饭和老伴一起散步,“走到雨华亭,夜幕降临什么也没看清,只见一轮明月当空陪伴着我们,旁有潺潺流水,意境甚美。”

每天上午和下午,山民开着小卡车叫卖山货和水果,似乎离老上海的巷子并不远。

老伴几年前生了淋巴癌,做过十几次的化疗,田园生活开始后,身体很好,写起了《戏剧导演学》。

有老人因为来过这儿住上了瘾,索性在这儿买了房子住了下来,“悠然见南山”。

童老师似乎已经在上海待不住,得闲便会约上一群年龄相近的好友去往各处兜游几天,苏州西山、洪泽湖老子山温泉度假村、太仓艳阳农庄,都是天目山之前的行程。“明年准备到贵州去,那儿听说很漂亮。”而每到冬天,老人们南下避寒,也会一起相约。

“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儿女都成家立业,不用再为他们操心,我们可以好好过自己的生活。”

住在天目山,杭州的学生会跑来看他们,儿女们工作空闲了,也会在周末从上海过来住上两天。这样距离的田园生活,与城市藕断丝连,对他们而言,恰好。

链接:

北欧四国的“田园老人”

在芬兰、挪威、瑞典和丹麦,人们崇尚大自然的习性并没有受到现代城市生活的冲击,很多状态仍然保留着以农为本的传统色彩,冬天扛着雪橇去冰天雪地滑雪,夏天躺在沙滩享受日光的热烈亲吻。即使生活非常富足的人,除了在城市享受别墅、汽车、游艇外,还以在深山老林建有自己的木房子为荣,所以,很多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非常喜欢与自然亲近,跑到乡村主动过起田园生活,一切仰赖自然的照顾,独立自足,从自然而来,最后归于自然。

Tips:

“田园老人”的自助选择

在浙江安吉、长兴、天目山等地都有大量的农家乐,一般价钱都在40-80元一天,900-1500一月,包吃包住。虽然住宿比不上星级酒店,但能保持基本卫生。食物新鲜、少污染,水质纯净,很养生。因为林木资源丰富,这儿的温度在夏天比上海低上5度,对老年人而言属于很佳的避暑地,特别是那些有气管炎、哮喘的老人,在这样的天然氧吧里每天做上几次深呼吸,可以改善肺疾。在人民广场有长途车可以直接到达,交通颇为便捷。

上一篇:今天,你流汗了吗? 下一篇:日系平民大牌小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