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时间:2022-10-26 05:11:15

信息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和机遇。如何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思政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的迅猛发展,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而且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高校承担着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重任,不仅要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进行调整,而且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进行调整和创新,以适应信息时代给高校带来的变化。

一、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状态的新变化

首先是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网络文化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拓展和变革思政教育的内容、手段、方式、效果,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其次是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但由于缺乏经验与知识,容易良莠不分,面对网络的多元化文化,他们会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的冲击和影响。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1.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①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网络信息错综复杂真假难辨,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是利用网络大肆美化、宣传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受外来思想、观念的影响。

②在网络信息中,包含着大量消极不健康的内容,对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这些不良信息对思想活跃、强烈追求自由、辨别力不强的大学生极易造成不良影响,从而给传统校园文化内容带来强烈冲击。

2.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改进

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急需优化。目前互联网上充斥大量的不健康、不道德的内容,这些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来说,特别容易被影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应对环境的变化,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更新。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调整以往的以“三观教育”等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势利导纠正这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内容。

三、探索信息时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加强管理和监控机制,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它的建立健全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不仅要发挥传统制度的优势还需要建立适合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制度。

①近年来,和网络犯罪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世界各国纷纷积极推进网络立法,我国也颁布了一系列管理条例,对网络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法律政策,严格依法治网,打击网络犯罪,为校园网络文化建立良好的环境。

②虽然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但很多高校还没有建立网络使用管理制度,使网络管理和监控在具体实施阶段缺乏依据。各高校可以广泛发动学生,通过民主决议的方式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

2.充实信息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克服不良问题

①根据网络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在高校已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校园网向广大师生宣传网络道德规范,要求他们做到在网络中不做黑客、不看不传播有害信息、不侵权、不毁信誉、不随意抛弃信息垃圾,最终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培养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

②网络给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潜在或显在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网络时代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应当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研究网络可能带来的心理危害,在大学生上网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对已经产生的心理疾病及时发现和治疗,就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

3.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是适应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与渠道,创造更为新颖更为有效的、适应现代青年信息交流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着力研究并着手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环境变革使大学生养成了强烈的求新意识,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思政教育的内容即使被灌输进了大学生的头脑里也会被各种媒介所带来的负面信息所稀释和抵消。

参考文献:

[1]卓林,高晓.大学生网络素质现状分析及提高措施[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2]蒋杰.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的创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

[3]高鸣,贾敬远.网络文化视域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

[4]李子.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力的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09(7).

上一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如何上好聋校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