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小提琴民族化

时间:2022-10-26 04:32:58

浅论中国小提琴民族化

借鉴国外的经验是提升我国小提琴艺术发展的关键,小提琴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我们在向国外学习的同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民族性是一个国家音乐最显著特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独特性,中国小提琴音乐要继续向前发展,必须走民族化发展道路,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小提琴音乐。艺术家有自己的民族,其创作的作品也带有民族性,任何艺术的发展都需要以本民族文化为源泉。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小提琴艺术,必须在遵循其创作规律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实现中西音乐的完美融合。同时,让小提琴被中国大众接受,也必须考虑中国人民的审美习惯。因此,小提琴只有走民族化道路,才能让中国小提琴进一步成熟,并逐渐走向世界。 一、小提琴民族化的历程 近一百年来,中国小提琴队伍不断壮大,产生了马思聪、杨宝智、李自立、赵惟俭等杰出的小提琴作曲家和教育家,他们创作了大量表现民族风格的作品,赢得了人民的喜爱。中国小提琴艺术家为小提琴民族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每个时期都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从新中国成立到 1956年是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内,小提琴作品大都根据民歌进行创作,一些小提琴艺术家根据中国民歌的风格和内容,创作和改编出了一些篇幅较短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贴近百姓生活,通俗易懂,经过演奏和宣传,得到了很好的传播,获得了不少群众的称赞。这一阶段小提琴民族化在创作方面还不成熟,作品除了在旋律方面表现出民族性之外,在结构、手法与和声方面基本上是模仿西方音乐。这一时期较短,小提琴发展进步有限,却为今后小提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拉开了小提琴民族化的序幕。 1956年至改革开放前夕是小提琴民族化进一步发展阶段。 1956年,受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推动,小提琴民族化开始受到全面重视。这一阶段的小提琴作品具有不少创新,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素材方面,突破了民歌的界限,逐步扩展到戏曲、歌剧等方面;在表演形式上,除了独奏外,还出现了重奏和齐奏曲;在演奏手法上,借鉴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以凸显中国音乐的特征。一些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积极引用民族乐曲的主旋律,大胆吸收各民族音乐风格。 1958年创作的《梁山泊与祝英台》,是这一时期小提琴民族化作品的典范。这首作品借鉴了二胡演奏中的滑指手法,以及京剧、越剧中的嚣板、倒板等手法,不仅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也让作品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至今是小提琴民族化全面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外交往的加强,中国小提琴艺术家加强对外交流,广泛接触到了各国文化,开阔了眼界,也更加意识到了小提琴民族化的重要性。小提琴艺术家在继承前一阶段创作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传统文化加以整合,借鉴民族乐器演奏技巧,并运用新的思维将各种素材和手法糅合进新作品中,使小提琴在表现民族情感上更加精确、自然。在民族化进程的推动过程中,凭借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小提琴艺术已经吸引到了世界的注意。 二、小提琴民族化的表现 (一)创作题材的民族化 中国小提琴艺术家创作时,往往把民族音乐题材当作创作的源泉。有的作品是根据戏曲、民歌的曲调而创作的,如学小提琴的人经常演奏的《新春乐》即以民歌《卖扁食》为原型。马思聪的《内蒙组曲》以蒙古族的生活环境为题材,第二章还引用了民歌的曲调,表现了年轻人对故乡的思念。《新疆之春》是一首维吾尔族风格的乐曲,其中模仿新疆乐器 “冬不拉”的乐句,把新疆人民的热情奔放的个性表现了出来。此外,杨善乐的《夏夜》、黎国荃的《渔舟唱晚》、杨宝智的《喜相逢》等,都是根据民族题材改编而成,演奏这些民族题材的作品很容易与中国听众产生共鸣。根据民族音乐题材创作的小提琴作品,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赋予了小提琴音乐新的活动。这些根据传统音乐题材改编或创作的小提琴作品,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为其注入新的音乐元素,赋予了它新的生命活力。 (二)作品风格的民族化 每个民族的音乐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在当地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中国传统音乐韵味十足、百转千回,让人心绪飘荡,加上小提琴音乐极具歌唱性,容易演奏线性旋律,二者结合正好表现中国韵味,具有很强的意境。沙汉昆的《牧歌》,主题为 G宫调式,曲中只出现了 5个音,犹如中国的五声调式,表达了蒙古人民对草原的热爱。在节奏方面,中国音乐有不少散板,让节奏有很强的伸缩性。乐曲《丰收渔歌》《渔舟唱晚》《庆丰收》的开头都采用了散板,这让演奏者可以即兴发挥,灵活处理,很适合中国演奏者。陈钢作品《苗岭的早晨》,开头和结尾都是自由速度,让演奏者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表现自然的活力。中国风格的小提琴音乐,在不影响作品美感的前提下,给节奏、旋律等要素打上了中国烙印,让人一听就知道是中国作品,这使得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三)演奏技巧的民族化 为了让小提琴更好地展现我国民族特点,中国小提琴艺术家还试图在小提琴演奏中借鉴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中国民族音乐注重音的带腔性,如竹笛演奏的“气滑音”,拉弦乐器的换把等,小提琴能通过演奏滑音来表现这个特点,而这在西方小提琴演奏过程中是比较少见的。中国的小提琴演奏者通过演奏滑音,可以更好地表达对意境的追求,彰显中国神韵。例如,在《梁祝》协奏曲中,为表现伤感情绪,以回转慢滑音来实现。此外,根据音乐内容和情绪起伏,适当运用伸 张指法、揉弦、装饰音等技巧,可以更好地表现出音乐的细腻和柔美,这正符合中国音乐特点。演奏乐曲《丰收渔歌》,如 果按照乐谱编定的伸张指法,会使乐曲旋律性更强,听起来也更流畅。这些演奏技巧大都是为演奏中国音乐出现的,极大地丰富了小提琴音乐的表现性。 三、小提琴民族化特征及其演奏 虽然小提琴音乐最初来自西方,但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现代小提琴艺术与西方音乐仍有不少差异。西方协奏曲意为竞奏,浪漫乐派时期协奏曲开头常是奏鸣曲式,具有鲜明的对比和冲突。中国乐曲多为描绘自然、借景抒情的作品,注重“万变与不变”的转化,对比和冲突较少,多段性结构在速度、色彩和力度等变化上会有渐变的过渡,在抒情上有分寸,点到为止。西方音乐追求结构美,有严格的曲式结构,如旋律、和声、乐句、织体等。与西方音乐严谨的结构不同,中国音乐审美注重“意会”,在意境和韵味上下功夫,追求淡雅、宁静、清丽、深远的思想境界。传统中国音乐的模式一般是散、慢、中、快、散,虽然没有再现结构,却形散而神不散,现代小提琴音乐也吸收了这个特点。西方音乐重要的段落一般在作品的开头,中国音乐重要的乐思常出现在尾部。西方音乐强调逻辑推理和理性分析,侧重个体的表现。中国世界观奉行“天人合一”的理念,提倡整体和谐。此外,中国音乐在创作上比较自由,为音乐的二度创作提供了余地。 目前,国内小提琴在审美标准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采用西方体系,这或多或少造成中国民族特色的缺失。一些演奏者由于长期处于西方的大小调模式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识较浅,认为只要增加滑音便有民族风格,以致在演奏作品r很难准确把握,结果是演奏西方作品不够严谨,演奏本国作品又不能凸显民族特色。中国小提琴音乐主要从民歌和戏曲中获得素材,一部分为改编戏曲唱腔,在曲式上借鉴了民族音乐循环曲式、多段体等技法,同时从其他民族乐器中汲取精华,增强民族特征。演奏中国小提琴作品,不能只是单纯地模仿某种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应该先理解作品的主题、结构、风格、乐句等特点,感悟其中的内涵和韵味,再将其融入到演奏中。在小提琴教学方面,要仔细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学习东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提升演奏者对文化的感知能力,可以增加演奏一些中国乐曲,通过学习戏曲、民歌等传统音乐,增强本民族文化意识,以培养审美情趣,进而提高演奏本民族小提琴作品的能力。 四、结语 小提琴虽然来自西方,却同样能表现我国民族音乐的特征。随着传统文化的普及,民族化音乐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小提琴演奏民族音乐。时至今日,小提琴民族化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中国小提琴艺术家向世界推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展现了中国音乐的魅力。中国小提琴专业队伍不断壮大,小提琴在中国某些地区也成了“大众化”乐器。当然,中国的小提琴音乐还有不少问题,如作品篇幅普遍比较短小,作品改编多、创作少,作品在世界的影响力还不够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进一步发挥艺术家的积极性,鼓励更多人去创作,让作品被大众接受、广为传播。同时,小提琴教学者和演奏者都应该多宣传中国作品,让中国小提琴音乐在世界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 孙文怡: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讲师

上一篇:浅议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困境及原因 下一篇:中央苏区卫生文化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