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10-26 02:40:44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知识经济的挑战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人才的智能结构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摆在了突出位置。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之中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最近教育部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就是把新课程、新教材体系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围绕教学为目的,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简述。它是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总结。

一、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下面几点

(一)四环递进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一环,出示本层练习,提出问题,或提示阅读一内容;二环,学生看书,尝试练习(有导学案的可以让学生做,也可以做练习册)。三环,教师利用学生自学练习的时间进行行间巡视,了解学情,收集解题信息,小声地进行个别辅导;四环,学生解完本层练习后,老师组织评议小结。“评”主要是评论解题中答案及推导过程的对错、格式的正误、表述的繁简、解法的优劣。“议”主要是针对知识的难点与易错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结”一般为“归纳知识、揭示规律、解决疑难、提醒注意”。小结要文字精练,便于记忆,并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做好记录。本层练习讲评结束后,转入下一层练习,重复以上“四环”操作。四环操作要生动、灵活。比如自学在新课程中可安排在课前、课中都行;在复习课中,若课前预习落实得好,解题又一帆风顺,课内可不安排阅读时间。

(二)发现模式:发现模式注重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学习应是探究式的学习,既可进行合作学习,也可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的认知冲突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探索取得成功的喜悦,在发现模式中,师生间、生生间能适时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团结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发现模式教学一改过去把知识过分的严格化、程序化、系统化的特点。

(三)自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将教学过程“两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机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同时也有利于建定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再创造,因而也有助于教师业务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提高。

(四)讲授模式:它属于传统模式,以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为基础,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总之,讲授模式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组织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它重视知识的准确性却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四个结合”的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

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实践,学会创新,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四环递进教学法恰好完整地将这些理念贯彻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来。主要表现在:

(一)充分准备与依情教学相结合。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要做到准备充分,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况。即课前要认真备课,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多想些应付措施。

(二)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学要面向全体,但进步应是分层进行的,新课程理念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同时也要求“人人都从语文学习中得到发展”,这充分的体现了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既要发挥班级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优势,又要充分利用分层递进,课内巡视与课外辅导,培优辅差,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把集体化教学与个别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三)练习与讲评相结合。体现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思想,练习很重要,是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练习,只要是学生练了的都要及时适当讲评,讲评时要做到“三讲”“三不讲”。所谓“三讲”是指:学生做错了的要讲;规律、结论性的东西要讲;可以引申、拓展的地方要讲。所谓“三不讲”是指:学生已掌握的不讲;学生自学能掌握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能掌握的不讲。因此,讲时主要讲错误原因、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思想、方法、技巧、疑难障碍、通法通则、规律等,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重复解题上。

(四)解题与小结相结合。由学生自主解题到反思小结,在解题方法上是一个具体上升到抽象的阶段,是一种质的飞跃。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由自主学习向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转化。

总之,综合、灵活、发展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立足整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对于教学模式来说也是这样,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有规可循,但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不应当也不能仅依靠某一种教学模式来实现它的全部功能。新课改是一个新事物,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碰到种种困难的,只要我们敢于克服困难,主动适应,大胆探索,稳步推进,新课改实验,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 下一篇:高中安全教育在高中教师绩效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