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风的翅膀

时间:2022-10-26 02:04:12

怀念风的翅膀

谁能给我一双

风的翅膀

让我飞越时空

和那些看不见的

忧伤

1

高考结束后放假的日子,时间像口香糖一样被咀嚼得可以随意拉伸。我一个人趿着拖鞋,在空荡荡的家里游荡。偶尔听点音乐,看看无聊的电视剧,或者与末末在电话里苍白地问候彼此:

“在家干吗呢?”

“吃,睡,发呆。你呢?”

“发呆,睡,吃。”

然后无言,然后一起心虚地笑。仿佛这样就可以忘记很多,或者逃离很多。

半夜十二点,我给末末打电话,神经质地问:“末末,我们真的毕业了――真的吗?”

真的。怎么不真呢?照了毕业照,虽然人没有来齐;拿了毕业证,虽然印制得像盗版的。曲终人散了,怎么不真呢?

“你留恋高中吗?”电话里,末末问。

“不,一点也不。”我平静地说,“不过我还没有准备好,就已经毕业了。”

没准备好――也许。可我们不都是还没有准备好,就被迫长大了吗?

高考前一周,大家乱糟糟地嚷:“还没有准备好,就要高考了,天啦!”可是小夏温温柔柔地登上讲台:“啊呀,高考前的复习,不过是心理安慰啦,放轻松嘛!”

小夏是我们的生物老师,大眼睛,笑得甜蜜。那天她穿着薄荷绿的短裙,别一只冰蓝色的水钻发卡。

再前一周全部是模拟考试,考到让人有抓狂的冲动。有男生把不及格的试卷折成纸飞机,再画上一颗红心,满教室飘飘忽忽地飞。最后就是老班的怒吼:“干吗你们?造反啊!”

飞机被揉成团扔出窗外,雪白纸上的红色触目惊心。我们的教室在五楼,我就坐在窗边,看纸团划了个标准的抛物线落入楼下花圃中。那里开着一大片粉紫色的二月兰,海一般淹没了这个从天而降的白点。

窗边站着脸色苍白的末末,还有折纸飞机的男生,手插在兜里,一脸的似笑非笑。

“我会不会忘记写考号?会不会涂卡不标准?会不会……”末末总像孩子一样问我,仿佛我说不会就一定不会似的。她的答题卡总是涂得又黑又亮,要用2B铅笔反复涂上好几次。同桌打趣道:“那么用力,不怕把纸涂破呀?”末末就抬起一张苍白的脸:“是啊,那怎么办?”

末末是第二次上战场,可是她似乎毫无经验可言,仿佛一只受惊的小白鼠,柔弱胆怯而又时刻警醒着,总是在可怜兮兮地问:怎么办?

怎么办?

2

校园里的天空总是水蓝色的,纯净,透明。操场边有一排高大的白杨,初夏的傍晚,我们就坐在树下,闭着眼睛听树叶在风中摇荡出海浪一样哗哗的声音。

操场的对面是本地一所著名大学――H大的自习楼,那里的灯彻夜长明。下了晚自习,抬起头便可看见一片刺目的白炽灯光在昏昏沉沉的视网膜上投下一抹酸涩的光影。

就在前些天,一个扎着麻花辫子的女生,从H大自习楼六楼的窗口跳了下去,实践了一次真正的自由落体。

她不是鸟儿,注定无法飞翔,所以只有坠落。

据说她是X中的高三学生。

据说她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哭得歇斯底里。

据说她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想死在大学里。

一个生命的消失,很简单,很平静。

“自杀,精神分裂,每年都会有的。”老班淡淡地说。

我们可以残忍地无动于衷,因为世界不会改变它在急速竞争中的淘汰方式:用高考,或者死亡。

但是校方仍有些顾忌地封了天台。“未雨绸缪嘛!”白白胖胖的年级主任对我们解释说。

“可笑!真想跳,全市有那么多高楼,还怕找不到地方?”有人一脸的不屑。

“老哥,你当然不理解了。你保送,已经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

“我们不会傻到跳楼的,现在死了,一年的辛苦可不白费了?”有人打着哈欠补充。

“你还记得我的名字吗,如果我在天堂遇见你?你我还能像从前一样吗,如果我在天堂遇见你――记不记得这首歌?”末末问我。Eric C1apton的《天堂中的眼泪》,写给他5岁时夭折的儿子的。

封楼的前一天,我还是去了天台,和末末一起,是在夜色如水的晚上。

其实我也想过跳楼啊什么的。

嗯。但我没勇气。我怕。

末末转过脸,认真地看着我,晚风中的短发飘扬成一种夸张的形状。

没有翅膀的孩子,你就那么想飞吗?

3

高三是个再奇妙不过的时间段,一切都发生着微妙而神奇的化学变化。

亲密的朋友渐渐隔膜了很多,笑容里夹杂了一些应付,眼神里多了一层戒备。谁知道,他或她会不会是明天的敌人?

有人急急地办了出国手续,有人突然就拿到了保送名额,有人天南海北地考体校考美院,也有人神秘地消失,一去无踪,听说是去了边疆,那儿的录取分数线比我们这儿低很多。

“我嫉妒他们。”末末一字一顿地说,脸扭曲着。

教室里多出三三两两的空位,露出铅灰色的桌面。黝黑的桌斗,仿佛张着巨大的嘴。走过摞成小山状的各类辅导书旁,突然就会脊背发凉,忍不住回头,阴沉的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依旧是红粉笔写成的粗犷的大字:离高考还有××天。

只是“××”代表的数字在一天一天减少,没有人知道零的背后是什么。

习题,试卷,归纳,演算,记忆。还有心情随着考试名次沉沉浮浮。

“高三,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像溺水者一样挣扎着上岸的。”末末在一篇作文里写道。

在高三这一年里,末末是我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我是个健忘的人,似乎很容易忘却老朋友,所以我的朋友在我的疏忽中渐渐流失。我想末末也会在某一个阶段流失吧,只不过现在,我们还能像小动物一样彼此紧贴着取暖。

年级第一名的位置总是被那个叫杨梅的女生占据着,关于她的传闻如同侠女的传奇一样风靡校园。她早在入学时就宣布她要考清华大学的建筑系。语惊四座。

锋芒毕露的女孩子,让我想起怒放的花朵,努力将自己伸展到最舒适最恣意的姿态,而不在意旁人的目光。

她可以将近代史前前后后事无巨细地串讲一遍,让教历史的阿爹感激涕零啧啧称奇;她曾代表我市参加即兴英语演讲,“载金”归来;还曾在没有接受任何课外辅导仅凭自学的情况下勇夺全省物理和数学竞赛双料一等奖。甚至有家长专程来校只为一睹侠女风采。

而杨梅本人仍是笑对春风宠辱不惊。“上大学之后有什么打算?”在某位家长的提问下,杨梅的答案十分简洁:“吃,睡,谈恋爱呗!”

我曾一度以为杨梅是惟一能把高三涂成绚烂金色的人,可就在四月底,传奇故事有了一个平淡的结尾――杨梅选择了保送,本地一所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系。

我会学我最喜欢的建筑!我会上最好的大学!杨梅傲气的声音似乎还未消散。那时,所有人都这么相信着。

“以杨梅的水平,考上清华大学是很有可能的!”年级主任扼腕叹息不已,“她居然,放弃了!”

很难理解。仿佛舞台上的英雄最后成了小丑。

七月的一天,我在校园里遇到来办离校手续的杨梅。

“我不过是不想冒险,”她眨眨眼,“平时成绩再好,谁能保证我不会偏偏在考场上失手?”

“那你改变初衷,喜欢医学了?”

“谈不上喜不喜欢,”杨梅笑起来,“热门嘛,又是本硕连读。”

我也笑。原来杨梅也会害怕啊,传说中的侠女终究不过是凡人,这一点让我有些失落。

4

高考只有两天,不过一眨眼的工夫。就像之前预料的一样,紧张了,失眠了,也过去了。

妈请了假,在家全职做饭,为鸡蛋是小炒还是清蒸而左右为难。爸坚持接送我,生怕我出门被车撞或是在赶往考点的路上迷路失踪。

后来的一个故事是爸爸讲的。关于一个瘦瘦的男孩子,考英语的时候迟到了,禁止入场。所有的家长都帮着说情,连负责该考点的校长也被惊动了,然而他只是看着那个瘦瘦的孩子无奈地笑:“这是规定……唉,迟到15分钟以上不准入场……规定么,我们有什么办法?”

“最后那孩子还是连校门都没能进!”爸爸说,“就那么跪着,一个劲儿哭……脸都涨红了……可怜,还是个复读生!”

所以家里定了三个闹钟,可爸妈还是不放心,一夜惊醒三四次。

而我在之后很长时间里都会想起那个迟到的男生,英语占150分哪!我心疼地想。

男孩今又何在?

5

我的高三无疾而终了。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

一切的苦恼与辗转都彻底成为回忆,就好像“啪嗒”锁上了一只凌乱的抽屉,把钥匙丢进了时间的大海。而我们,终于可以伸展不知何时已悄然丰满的羽翼,迎风而舞。

上一篇:我的搞怪同学们 下一篇:天下无龙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