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取小学作文的素材

时间:2022-10-26 01:57:07

如何获取小学作文的素材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能够表现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认知水平。那作为一个小学生,该如何从书本和生活中获取教学素材,从而丰富自身的道德修养与写作内容,来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呢?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如何获取小学作文的素材。

关键词:作文;获取素材;课堂教学

如何写出优秀的作文是少不了语文知识的积累的,而作文素材的获取之道往往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中,作文更是对于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认知水平的一种考察。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运用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是写出优秀作文必不可缺的一种情感体验,那究竟怎样来获取写作所需的素材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在活动中拓展学习兴趣

获取写作素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那就是在活动中亲身去感受生活的乐趣。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活动方式都是多样化的,既可以由同学们自行组织活动,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比如进行一次“手抄报”制作比赛,学生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自己动脑动手独立去完成自己的比赛作品,同时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其他同学是如何制作的,这样自己不仅可以体会制作的乐趣,也可以与同学们一起享受在制作过程的所思所学,体会不一样的乐趣。学生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时也应该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挖掘自身的才能,激发自己活动的欲望,那么兴趣就是前提。兴趣是可以随着活动的增多慢慢拓展的,这样不仅能够为作文的素材提供真实可靠的素材,也可以提高自身能力和自身素质。

二、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课堂是一个需要学生与教师一同演绎的舞台,学生就像一个个演员,而教师则是导演,共同去创建一门艺术。那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呢?这当然少不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精彩的讲解,学生们细心的观察与深入的思考。教师在讲台的精彩表现,无疑是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这恰恰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给学生们留下切身体会,就要教师为同学们创设一定的条件,也就是辩论大赛,演讲比赛等。教师的引导教学,能够更大程度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习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三、多动笔,细心观察

学生认识周围事物的主要途径就是观察,而积累作文素材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则是扎实的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同时,对于学生获取作文素材的有力保证,则是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细心观察周边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及自身的变化。

观察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观察周边事物、社会现象、人生百态等等。比如在我们周边所发生的事情,以前看到过一位作家所写的文章《我的小世界》,作者就是通过对周边事物的观察再结合自身的生活所写出这篇文章的,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感染着每一位读者。当然,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时之力即可。如果学生们能够学会多留意身边之事,并且用笔把它们记录下来,我相信这为学生们之后的写作一定提供了很多素材,奠定了基础知识。

四、多阅读,通过影视取材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现在化的传媒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越来越重要。比如每日为我们不停地传递各种信息的广播、报纸、电视、电脑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各种媒介来吸取新的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从广播、电视、杂志、电脑等获取的知识是我们在书本里我没有看过,了解过的,更是鲜活生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我们多看多读,并且勤加练习,多写一些读后感或者观后感,甚至是在看某篇文章时看到优美的句子、段落也可以摘抄下来,这对于我们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具有重要意义。

五、多讨论,善于表达

学生在享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同时还享有非常多的课余时间去参加交际活动。在课余与别人交往,谈一谈自己的感想是一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事情,更何况一次好的谈话也是对一个的倾听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一种考验,毕竟这些能力对于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比如,在写作中,理解能力即思维表达能力往往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够将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其实在我们的日常人际交往中,会产生很多有趣又有意义发人深省的话题,这些材料如果通过日常生活积累下来,再运用到写作当中,一定会为作品增光添彩。许多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往往就是来自于生活,这些都是他们留心生活、细心生活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的积累、打磨与沉淀,最后厚积薄发,创作出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有心人,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要善于表达与提高知识的积累,更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由此可见,一篇优秀的作文是来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学会如何获取作文素材,积累素材,并加以运用,这样才能下笔如有神,在写作时能够做到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内容丰富而充实。

上一篇:科学活动中幼儿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策略 下一篇:对“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教育理念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