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10-26 01:50:16

试论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医学教育全球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医学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因此,积极探索出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至关重要。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教育 途径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医学教育全球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医学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医学与人文融合是医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医学院校只有顺应这一趋势,积极探索出有效途径。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医学人才。

一、加强对医学生人文教育是时展的历史使然。

1、加强人文教育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随着人类对医学发展的认识日趋理性和全面,世界卫生组织将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定义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把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一个三维坐标系,在重视生物因素的前提下。把人的健康问题置于其他的社会关系中去理解。这就决定了医学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综合性质。呈现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不仅是作为健康或疾病载体的人体。而是现实完整的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应有厚重的人文素养,学会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多个途径出发去处理、对待病人和疾病。

2、加强人文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医学特点及医学发展趋势要求不断更新医学教育观念,树立超前的医学教育理念。在培养具有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同时,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树立大医学观,从医学的科学和人文双重性质上定位,培养医学教育主体品格,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医学为人的本质和为人的目的。在医学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加强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中探寻的一个热点问题。人文社会学科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医学人文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强化人文教育是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加强人文教育是培养现代医学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内在要求。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能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正确导向,还能使医学生获得全面系统的医学科学知识和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医学人文教育,学习人文医学学科知识,不是为医学增加“文化外衣”,而是使之加强对人类生命、死亡及生存意义等的理解:医学生学习的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文学、宗教、法律等学科知识的理论,而是它们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及其对医疗实践的引导和影响作用,使医学生学会从医学、社会、道德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二、对医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1、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这是医学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宝贵资源和最大的优势,必须充分加以开掘和借鉴。要着重进行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目的历史文化教育,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及奉献精神的教育,以世界观、方法论为主要内容的哲学教育,以陶冶高尚情操为主要目的文学、艺术教育。以及民主法制观念教育、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教育等等。同时。也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

2、基于塑造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育。现代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归根结底在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进步依靠的是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时代的进步,决定了人与科学密不可分的联系,决定了人们必须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以人文的科学精神如创新精神、尚理精神、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的精神投身于社会的伟大变革之中。如今,医F术和医德同等重要。美国医学界曾经有这么一个说法:“最危险的医师是很慈祥地握着病人的手,却为他一再做错误的决定的人。”所以。崇尚医学科学、严谨求实、拼搏创新、钻研医术、精益求精正是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3、基于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现代医学工作技术性强、难度大,同时又繁杂琐碎,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很好地完成一项医务工作。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是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患模式中。患者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心理知识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1、发挥主渠道作用,建立以人文课程为基础的人文教育体系。高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重育人功能。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渠道,应该促进“两课”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与医学实际相结合,把人文知识与医学的结合、渗透作为重中之重,在讲授人文科学课程时,注意分析、研究医学领域中结合起来,使学生能较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人文知识。增强“两课”在培养医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精神方面和提高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医学专业教育的特点,加强人文课程体系的建设,尤其需要加强与医学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伴随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形成许多交叉学科。新学科的发展,需要医学教育不断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充实和增加医学人文方面的课程。同时。课程体系建设要强化医学人文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增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2、加强人文师资队伍建设,造就高品质、高素质的教育家。人文教育的实施主体是广大教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是加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根本保证。因为教师的思想境界、价值观、道德水平等诸多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素质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能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能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过硬的思想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教育学生。所以,对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的教师,必须进行继续教育和培养,以提高其人文素质。同时也要引进一大批高学历、专业化、综合素质好的教师,尤其是那些热爱教育事业、愿为教育事业奉献、勇于探索和开拓进取的年轻教师。加强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不能仅依靠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从事医学专业教育的教师也应加强学习,以便寓人文教育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可以借助医学院校的优势。学习人类医学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使之与人文精神融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建立一支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有开阔的知识视野的教师队伍是医学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条件。

3、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学业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授课、访谈、调

查、网上教学、专题讲座、学术活动、角色扮演、展评等方法,开展启发式教学。采取小组教学、分散教学等灵活多样形式,“以问题为中心”小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摒弃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形式。对于医学生,学习人文科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该门课程的相关理论,侧重的应该是学会把学到的人文知识与医学实际结合起来,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无论教学评价,还是学业评价。最有效的是对学生本身能力的评价。通过调查和量表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各种能力进行测试,被认为是比较客观和科学的测评手段和工具。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知识。目前由于缺乏量化评价指标,对学生能力的缺陷、教学效果实效性都无法给以准确评价。应加大量表研制的工作力度以求突破,从而使医学人文教育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

4、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氛围。充满人文精神的环境会时刻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提醒人们要做一个文明素质较高的人,对培养和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按照人文教育的要求,精心设计和构建校园文化系统,建设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对医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三是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陶冶情操,塑造自我;四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医学院校的办学精神和理念,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5、丰富第三课堂,实施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被称为第三课堂,它既是求真的过程,也是应用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是使医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有效途径。要把医学生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结合他们的特点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并要有规范化的要求和措施;建立较为固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使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各种人文景点;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医学义工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深入社区、街道、单位、乡村,利用自己的专长进行医疗实践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培养了勇于创新的科研能力与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以及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上一篇:依法执政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关系 下一篇:改革开放进程中话语体系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