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及发展路径研究

时间:2022-10-26 01:16:22

河南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及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 旅游产业具有天然的融合基础,通过对河南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针对河南旅游产业融合缺乏统一的合作协调机制、旅游产业融合流于形式,旅游产业融合创新不足等问题,从政府建立统一协调机制、技术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及培育河南旅游产业融合的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河南;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F590.1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河南旅游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地位逐渐提升、旅游产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旅游产业综合实力逐步增强。2014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58亿人次,同比增长11.59;旅游总收入4366.2亿元,同比增长12.66%,相当于全省GDP的12.5%。“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河南省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其中旅游产业融合不够是影响河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障碍因素。河南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农业大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的重要区域,已经出现了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交叉融合,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如以“郑州丰乐园”、“郑州怡景休闲农庄”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系列产品;以“郑州宇通客车”、“思念果岭”为代表的工业旅游项目以及与第三产业融合的文化旅游、会展旅游、购物旅游等等,可见河南旅游产业融合在实践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理论研究还很缺乏。所以本文针对河南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及存在问题研究,进一步推进河南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农业、工业及其他产业有机融合,推动河南旅游主题创新、产品创新和科技创新,打造旅游强省,延伸河南旅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河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二、河南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内在动力机制

1.旅游业无边界性。从旅游产业的定义看,旅游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只要是为旅游者外出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都属于旅游产业的范畴,旅游产业范围广,呈现无边界性特征。从旅游资源看,旅游资源可以无限延伸,既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还有很多社会资源,这决定了旅游产业延伸的无边界性。从旅游者的需求看,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所衍生出来的新兴业态,拓展了旅游产业的空间,使旅游产业边界趋于无穷。

2.旅游业强相关性。旅游产业是一种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据统计,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包括民航、铁路、公路、餐饮、住宿、商业、通信、会展、博览、娱乐、文化、体育等[1],尤其是在“大旅游业”的背景下,出现了新兴的旅游形态,广泛扩展到工业、农业、建筑、医疗等各个领域。旅游产业已经同很多产业发生着关联,和工业、农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能拓展旅游产业链,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二)外在动力机制

1.市场需求的推力。市场需求的扩大是产业融合的推动力,随着河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而河南传统的旅游项目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要。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人们倾向于综合性或者跨行业的“一站式”服务,对原有产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不同产业的融合,开展了一系列“跨界”旅游项目,如以“禅宗・少林”为代表的大型实景演出旅游项目,以重渡沟为代表的乡村旅游项目,以金星啤酒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工业旅游项目等,并形成了围绕会展服务的产品开发及业务拓展;形成了新型的旅游房产发展模式;形成了旅游电子商务新型业态,极大地满足了市场的需要。这进一步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

2.竞争合作的压力。旅游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在竞争中谋求发展,旅游企业必须寻求新增长点通过与相关产业融合,能够获得创新发展,获得高额利润,提升企业竞争力。如在竞争背景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就是很好的体现。旅游产业越来越重视文化内涵的竞争,从旅游资源开发上就很重视文化因素的开发,目前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的一种形态,而文化旅游的迅速发展,对文化产业就有很大的带动作用。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旅游产业植入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和创意元素,既丰富了旅游产业内涵,又拓宽了旅游产业链条;文化产业不仅丰富了旅游资源,不断衍生出新型文化产品,为文化产业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

3.技术创新的拉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加快了技术创新,促进了技术融合。在一定意义上说,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源泉,技术创新能够扩散到相关产业,使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降低市场开拓成本,打破原有产业分工的边界,使原有产业边界变得模糊甚至消失,实现了产业融合。所以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旅游业中时,就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产生变革。技术创新能够使旅游产业产品升级换代,实现体验经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如交通技术的进步使地域障碍得以消除,落后地区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够引入并应用发达地区的文化成果;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旅游产品的设计、营销等提供了便利,如旅行社与网络技术融合,建立在线旅游服务,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方便快捷,提升了拓展市场的能力,促使旅游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4.规制放松助力。政府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外部条件。管制的放松导致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本产业的竞争中,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2]。自2010年起,河南省旅游局在全省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即在全省范围内扶持100个旅游村和10000户“农家乐”开展乡村旅游,促进了旅游与农业的融合。自2004年起,大力扶持河南省内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促进了旅游与工业的融合。2011年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文化厅签订了《关于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从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项目、文化旅游上市企业等方面促进了与文化产业的融合。2012年七部委联合了《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加强和改进旅游业金融服务,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加快了旅游业和金融业的融合。同时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下,河南省旅游业要实现“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旅游产业融合是其重要的发展路径。

三、河南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协调合作体制

体制问题是制约河南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目前,在河南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协调合作机制。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分别属于不同的系统,涉及部门非常广,并且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各自为政,在体制管理和运行机制上有很大的差异性,没有统一的协调合作机制。同时,各个部门之间职责不同,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缺乏互动与互促,没有形成统一的协调运作机制[3]。如文化管理部门只专注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旅游产业认识不够;而旅游部门只专注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对其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文化内涵进行充分挖掘,使文化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尤其忽视了文化资源的文化创意开发[4]。

(二)旅游产业融合流于形式

虽然河南旅游产业融合在近年来取得很好的进展,如河南省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农业旅游”普及化,工业旅游品牌迅速扩展、文化旅游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旅游产业融合流于形式化,缺乏深度和内涵,没有形成河南的特色。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差异大,旅游资源禀赋不同,旅游产业及其它产业发展方式不同,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要注重河南的区域差异性、资源特色性以及发展潜力,结合各地在实践过程中开展的不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使旅游产业融合趋于特色化、多元化发展,从而提升河南旅游产业竞争力。

(三)旅游产业融合创意不足

河南旅游产业受观念的影响,认为只要有资源优势,就有市场的传统观念,旅游产业融合创意不足,融合模式单一,尤其是缺乏高层次的旅游创意项目,缺乏对旅游文化的体验性展示,缺乏对旅游产品的创意包装等等,致使河南大多数旅游产品都是模仿产品,市场吸引力不足。如河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未能采用现代、创新的方式进行开发,并没有满足旅游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河南对于唐三彩的开发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可以说唐三彩在历史上很有知名度,现阶段对其过度开发,只注重数量的增长,而不注重产品质量,更谈不上创新,如今成为大街小巷的低劣仿制品,不但没有通过发挥资源优势来提升河南的知名度,反而还损坏了河南的形象。同时河南还是戏剧大省,但戏剧形式较单一,当新民乐和歌舞剧风行全国的时候,河南省很长时间还保持原地踏步,没有任何反应[5]。

四、河南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

(一)政府建立统一协调机制

1.建立由政府牵头、各相关产业管理部门参与的组织结构。如河南旅游发展委员会等,将河南旅游部门单一的行业管理转变成多部门协调合作的综合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部门交叉,协调不力的现状,便于各部门之间及时协商、共同处理问题,同时还能协调相关部门给以配合、支持。这样可以减少各种行政管理障碍,将以前分散的资源如市场、人力、资本、自然等有机整合起来,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融合发展。

2.建立第三方行业协会的管理机制。如会展旅游行业协会,或各产业的行业协会协调机制,形成有效的市场化自主调节机制。行业协会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拥有很大的自,可以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行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河南旅游产业在融合的过程中给以支持和建议,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调节,共同促进发展。同时能够增强旅游企业抵御市场融合风险的能力,促进旅游产业创新。

(二)技术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创新

河南应该加快旅游产业的信息化进程,关注信息技术的新动态,利用信息技术高效率、低成本、短周期的优势,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管理方式、新经营方法,取得低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获得高额利润,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6]。

一是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融入到旅游产业能够优化河南旅游产业结构。如河南人文古迹数量众多,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参与性不强,体验不足,可以发挥文化产业的优势,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制作方式以及虚拟技术,使传统旅游产品发挥创意元素优势,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提升旅游产业内涵。二是信息技术催生创意理念,推进旅游产品更新换代。如旅游产业赋予影视基地、动漫基地、农业、工业、会展等基地或产业以旅游功能,提升了相关产业进入市场的速度。

(三)培育河南旅游产业融合的环境

一是培养旅游产业融合需要的一大批复合型创新人才。河南要转变培养教育人才的理念和方式,鼓励、引导和支持高校各专业间的交叉培养,建立与国内外高校、名校合作培养的机制,开展多类型的社会教育和培训体系,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路径,培养一批具有多方面知识体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二是应加大对互联网、通讯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形成覆盖面广,辐射性强,为产业融合提供基础技术通讯平台。

[参 考 文 献]

[1]许韶立.论河南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之融合发展[J].今日科苑,2011(5):76-77

[2]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J].西南金融,2007(4):10-11

[3]周桂英.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0-93

[4]华萍.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2014(7):76-78

[5]韩朝胜.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对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38-40

[6]郭峦.基于产业融合路径的旅游创新产生机理[J].江苏商论,2011(11):110-114

上一篇:国际商务谈判中语用原则的作用与应用分析 下一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