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生活一份热爱

时间:2022-10-26 01:10:34

给生活一份热爱

从研究沙漠地质一路西进,到地理与海洋科学奏起“东进序曲”,乌尼曼与中方合作20余年来,成功完成了数十个科研项目。

贝恩德·乌尼曼(Berndwuennemann)是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地理学教授。作为全职教授,他为研究生开设了“流域环境变化”和“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招收和培养了湖泊与环境、陆源沉积体系、高山与沙漠地貌、古气候与水文学等专业方向的20多个博士研究生。

他致力于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强地理学科建设等。他安排组织了多次中德学生的交换访问,联系20多名国际知名教授来校讲课,还积极推动两校联合培养双向交换生和学位学生的工作。

去做想做的事,然后全力以赴

有一种相遇,所带来的不仅是温暖,还有润物无声的感动。我与贝恩德·乌尼曼老师的相遇就是这样。

2009年的冬天,机缘巧合下,他成为了我本科阶段的指导老师。彼时的我对他几乎一无所知。上网查看才知道,他来自德国,还见到他多年前在野外的照片:温和的微笑,和身后的雪原形成鲜明的对比;岁月留下的痕迹竟然如此鲜活和生动,闪烁在眼神里的光芒诉说着热爱和欢欣。尽管如此,我依然无法读懂一个本该在家享受天伦的德国老人,为什么独自—人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选择这个国家最贫瘠气候最恶劣的西北地区作为自己的项目研究区。

后来我知道,他那时已经60岁,2008年来到南大,有两个优秀的儿子,一位温柔勤俭的妻子。他会在每天将近凌晨的时候,和家人在网上见一下面。他每天早上7时起床,不论是不是熬夜工作到清晨四五点。他会对每一个人微笑,即使已经疲惫至极。他可以在3天内往返中国与德国,不调时差。他可以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纹丝不动几个小时。他的办公室里贴着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他对图上所标城市的地理和气候都如数家珍。

成为师生关系后,我去找他,是为了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对于专业仍然懵懵懂懂的我,希望他能帮助我确定自己的方向,就像许多同学一样,中国的导师会安排一些任务,作为毕业论文题。但是他严肃地说,他不会告诉我去做什么,必须由我自己去发现热爱什么。到时。他会尽努力去帮助我。他一直强调,只有对自己研究的内容非常热爱,才会坚定,才会执著,才有可能真正做出些什么。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一切。

不知疲倦的日耳曼人

2011年9月,我有机会协助他举办第三次中德校友会,地点在贵州贵阳。这是他来到中国后才发起的,至今已经是第三届了。所有被邀请的与会人员,都是曾经在德国留学或者担任过访问学者的中国地学界的老师。而长达300多人的通讯录,都是他根据每一次与同事朋友见面时拿到的名片整理起来的。这是一次工作量巨大的会议,与会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从确定会议主题、会议日程、会议目标、准备材料,到建立中德联合项目,不分昼夜地操劳着。

他无法从这一切中收获什么奖励,因为这都是自发自愿的。他说如果最终能讨论确定在中国的研究项目,并得到德意志学术交流机构的支持,让中德两国的地学工作者一起在中国贫困地区开展研究,发现发展的机遇,那就是最好的事了。

在前往贵阳那天,在去机场的出租车上,他手扶额头,不由得闭上了眼睛,因为他太累了。此前一周,他去上海参加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机构)会议,再之前去北京参加项目会议。而接下来,他还要去云南参加项目准备会,继而又要投入“中德联合培养硕士项目”会议的紧张筹备工作。

每一次会议,都需要很多资料和成果总结,他一丝不苟,力求完美。因为工作忙碌,他几乎无法参加会后的游览考察,去领略这个城市的美。

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映在他疲惫的脸上。听过很多人赞扬他充满活力,好像不知道疲倦。而那一刻,我看到了真实的他。他只是一位平凡的60岁的老人,他每天像超人一样工作,然后用微笑、活力去感染周围的人。但他的辛劳和疲惫,只能被安放在这细碎的时间缝隙里,这样短暂的休息,对他而言是多么难得!他身上蕴藏着一种惊人的力量。

在飞机上,我对他说,该给自己一点时间放松—下,不带任何任务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放松心情,观赏风景。他听了静静地笑着,眼睛里放出光彩,回答道,很多老师和学生会从会议中受益。我不明白,他那双蓝色眼睛里,到底蕴含了多少力量!只要一提起工作,提起热爱的事情时,那双蓝色的眼睛里,永远能看到力量,再没有一丝疲惫和倦意。

那一刻的他,如此精神奕奕,仿佛看到了许多学生和老师在他的努力下掌握了更多知识,正在专业领域展翅翱翔。

望着窗口映出的广阔蓝天,柔和的金色阳光,我突然明白了,去做想做的事,然后全力以赴。被热爱支撑的生命,是无边无际的,充满着无限可能。

地理是执著不变的追求,教育是妙不可言的事业

他在南京大学地理学院,是一位颇受尊重的教授,因为他授课很精彩,令人受益匪浅。

他的课程独具创意地设置了圆桌上课形式,老师和学生在一个轻松平等的环境里学习和讨论,彼此交流。他会认真聆听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和建议,给他们每人一个舞台,他期待着每一个不同的声音。他教会我们如何去选择一篇有需要的论文,如何带着批判性眼光去接受知识。因为地理是不断发展的、研究方式多样、具有探索性的专业,所以这个领域里,没有权威,没有真理。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趋近于真理,了解自然的规律,了解人类和自然的相互作用。

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块白板,是他上中文课用的,上面写满了拼音和中文。他会在工作间隙做一些标音的练习,并且对此兴趣盎然。但由于工作太忙碌,他学习中文的计划一直无法正常进行。但对于专业领域他始终保持敏感,他几乎能说出西北地区每一个气象站的中文名字,对那些拗口的汉字他熟稔无比。

生活会给予不经意的回报

总有一天,生活会给予你不经意的回报,即使你从未期许,从未渴求。

乌尼曼在地质学领域已经探索了几十年,1978年在德国汉堡大学就读时,他的专业是德文及哲学,2年之后转入德国柏林大学攻读硕士,同时修读德文、地理、地质学。硕士毕业后,乌尼曼获得攻读博士的机会,在一个项目组继续深造。博士毕业之际,他开始了关于沙漠的研究,在非洲沙漠地区进行了5年考察,同时也开始了对于中国沙漠地区的研究。

1990年开始,乌尼曼与中国和德国的研究伙伴一起,对中国西部、西北部沙漠地区进行研究。从那时起,乌尼曼每年都会在中国待上几周,这让乌尼曼逐渐熟悉了中国的同事、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2002年,乌尼曼成为兰州大学全职教授。2008年,他又奏起了“东进序曲”,受聘担任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全职教授。2009年,他建立了“南京大学一柏林自由大学中德地学中心”,亲任德方主任。该中心为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进国外智力综合试点”单位之

如今,乌尼曼与中国的合作已经20余年,成功完成了20多个科研项目。为此,2011年,中国政府为他颁发了“友谊奖”,这是中国政府为那些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设立的国家最高奖。

我接触到的每一个人,都对贝恩德·乌尼曼有所好评。那天我见到了他的房东,一个和善的南京老奶奶。她说他是一个很好的房客,一个有趣的老人,一个热爱生活的学者。他会自己动手修理出问题的家电,会始终微笑着处理由于语言不通造成的生活麻烦。但她还说,这几年,他老了许多,头发已经从花白到银白,皱纹也增多了。他太辛苦了。

资讯

在湘“”专家喜获中国绿卡

2月28日,美籍华人郑群怡博士顺利获得中国绿卡,成为湖南企业引进的国家“”专家中首位获得中国绿卡的人。目前湖南共有海外高层次专家83人,其中长沙有1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家属获得中国绿卡。

郑群怡旅美近30年,已入美国国籍。2007年底,他辞掉美国高薪工作,到长沙投资创业,与湖南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了湖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预研项目,2010年引进全球保健品领军企业康宝莱到长沙投资,在长沙创建康宝莱蕾硕(湖南)天然产物有限公司。目前,他管理的公司正着手建设康宝莱原料基地,建成后该基地每年将在湖南采购茶叶、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上万吨,为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每年带来10多亿元的产值。

郑群怡博士和他太太都是长沙人,对长沙有深厚的感情。回故乡创业,郑博士经常需要往来于美国和长沙之间。这次顺利领取绿卡,将为他省去很多办理签证和居留许可证的时间。80多位在湘海外高层次人才中不少为湘籍华人,他们为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周彬)

上一篇:厦门:宁静、绿色、便利的中国城市 下一篇:中国,梦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