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主学习的跨文化口语语境

时间:2022-10-26 12:34:15

构建自主学习的跨文化口语语境

摘要:英语口语教学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口语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自然的语言环境,也需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在分析自主学习和语境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跨文化口语语境,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自主学习;语境;自主学习的跨文化语境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72-02

一、引言

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口语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教育研究者、工作者提出了很多教学方法及模式,如互动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等,目的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他们都强调了“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口语的环境中发展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构建大学英语课堂内外的口语语境应该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改善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合作、交流和相处的最基本的重要能力,而自主性学习是我国高等院校长期的目标和今后个人终身教育的方式,也是更好更快地、行之有效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作者在阐述自主学习和语境各自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口语教师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为其创设一定的跨文化语境,引导学生在此语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本文倡导教师将自主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使学生在跨文化语境当中提高口语技能,自主发展、全面成长。

二、自主学习、语境的概念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构建主义理论基础相一致的学习理念和实践。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认为自主学习应该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习者为中心。它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及学习活动,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活动、自我检查评估、逐步发展。(孙雁,吴新炜,2006)。在各学者不同看法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外语自主学习可包括如下几方面:①观念。学习者应当对外语学习本质和师生责任有着正确认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好自主学习(Littlewood,1996)。②能力。Holec认为,“自主”是一种负担起自学责任的能力。③环境。学习者应该由施教者提供大量的机会来锻炼和提高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

2.语境。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境、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术语“语境”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认为语境可分为两类: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语境不仅包括现场语境中的成分,如谈论的话题、发生的事件参与者、交际媒介和渠道等,也包括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行为准则、道德观念等。从范围看语境可分为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从内容上划分为题旨语境和情境语境;从表现形式上说可分为外显性语境和内隐性语境;从情绪的角度可划分为情绪语境和理智语境;从语种角度划分为单语语境与双语语境;根据运用可划分为伴随语境、模拟语境等。在口语交际当中,语境直接参与交际活动整个过程,决定着此过程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三、口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是美国学者霍尔于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或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涉及语言交际方式、语用问题、非言语交际行为、交往习俗、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等许多方面。(高磊,许丹凌,王立群,2010)通俗地讲,跨文化交际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的交际,即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英语口语教学当中必然要涉及文化因素,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感知英美文化的语境,让学生在此语境当中学习并掌握更扎实的口语交际技能。在口语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使用英语互相讨论、交谈,可以增加语言的输入与储备,强化语言的输出,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充实社会文化知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掌握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语言表达方式,可以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巧。因此口语教学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臧国宝,王秀银,2003;高鹏,张学忠,2005;金霞,2005)。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跨文化语境,让其在此语境中自主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口语技能。自主学习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自主学习的各种途径学习文化知识、掌握跨文化技巧、提高跨文化能力是完全可行的、必要的。

四、构建自主学习的跨文化语境

自主学习着重于学生独立地、自觉地学习,鉴于学习者知识水平以及跨文化意识、能力的有限性,其自主学习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和断续性,教师的适当引导就可以弥补这种不足。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语境材料,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地进行英语口语技能训练及语言知识的学习,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总结并设计出引导学生在跨文化语境下运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此模式有四个步骤: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主总结、师生互评。

1.布置任务。根据学生当前的口语学习的进度、语言水平、文化素养以及交际能力,教师可布置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培养跨文化意识相关的任务,即提供学生一定的跨文化语境。(1)输入跨文化语境。任务布置即是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这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任务布置,问题情境的设置,学生能够在跨文化语境当中自主学习,练习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在给国际医药贸易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上口语课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将迪斯尼动画《花木兰》通过互联网发给学生,要求其课前进行观看,并模仿经典台词,同时发给学生需要探索并口头回答、讨论的问题:①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American Mula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Mulan?②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Mula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Mulan?③Do you think the American film Mulan emphasize the theme of lover’s affection while the Chinese story stress the theme of familial love?④ Does the American film emphasize feminism whil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tresses male superiority?⑤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values of heroism? 学生通过对此电影故事情节的了解、经典台词的模仿学习,以及对教师所布置的问题进行自主性思考与研究,可以深刻感悟到中西方思维模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2)辅助学生确认任务。教师介绍与任务相关的资料及文化背景知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及讲解,例如,在讨论《花木兰》的前一次口语课上,教师对此电影的主题思想、体现的文化内涵做以介绍和讲解。同时指导学生明确知识目标是理解电影内容,掌握其中的常用词汇,能力目标是要运用电影当中的词汇来与同学和老师探讨电影情节、评论中美文化差异,提高口头表达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上一篇:仿真软件在高校电子类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