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态园林建设,浅探道路绿化如何传承岭南园林文化精髓

时间:2022-10-25 11:04:44

推动生态园林建设,浅探道路绿化如何传承岭南园林文化精髓

摘要:本文以新型城市发展的新要求、新形势为切入点,以推进生态园林建设、突出岭南特色的生态园林为目标。通过分析以广州道路绿化为代表的岭南园林城市绿化景观的现状特点,借鉴苏州、上海生态园林的建设经验,提出传承岭南园林文化精髓的思路与对策,达到生态园林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岭南园林;文化精髓;思路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new requirements, new city development in the new situatio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o promote ecological landscape ecologic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h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as the goal. Through the status analysis on Guangzhou road greening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garden city landscape,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Suzhou, Shanghai ecological garden, puts forward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gardens inherit essence of cultur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Lingnan garden; culture; thoughts and countermeasures

1 前言

广州道路绿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到亚运景观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阶段,每一时期,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二十世纪末,以增加道路绿化率以及绿视率为理念,以群落种植方式为主,树种混合种植为基本构架,形成绿视率高的道路景观。亚运期间,以花城、水城、山城为特色,加大道路绿化用地,以堆砌微地形,营造花镜,建设具有广州花城特色的道路景观。如今,提倡新型城市化发展,以花城、绿城、水城为特色,打造精品园林景观,提高城市品位,以一路一树为理念,营造具有岭南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广州道路绿化,是广州城市绿化高质量、高品位的品牌体现者。如何结合岭南文化,突出岭南特色值得业内人士深思。

2 岭南园林在道路绿化建设中的地位与意义

岭南园林在促进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岭南文化是岭南园林的精髓所在,是展示岭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窗口,亦是人们文化素养和道德风尚的体现。

2.1 保护环境与资源、提高生态效益

岭南园林以岭南文化为精髓,乡土植物为特色。通过对乡土植物的大量运用与合理搭配,形成层次错落有致、生态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注重大量运用乡土植物,对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提高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2 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品位

城市道路绿化就是城市风貌和城市环境的核心。岭南园林以突显岭南文化为特色,合理利用乡土植物,适当引进外来品种,形成大街小巷绿树成荫、鲜花缤纷的道路景观。历史深厚的岭南文化、独特的岭南园林景观文化极大地美化了城市风貌,提高了城市品位、档次。

3 特色园林景观案例借鉴

3.1 上海道路景观

上海道路景观设计,注重生态、回归自然的理念。根据上海道路两侧景观特征,大致分为4种道路景观类型:景观生态型、景观生产型、生态游憩型、生态防护型。

景观生态型是将城市道路绿化的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相结合,在保障基本生态功能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景观观赏效果,注重体现道路的生态美。景观生态型道路一般以高大乔木形成背景,以中小乔木形成中景,以观花观叶等景观树种构成前景,乔灌木采用常绿落叶、针阔叶混交方式。

景观生产型主要位于郊区或农村地区,道路景观的特征兼具生产与观赏的功能。以防护功能较强的经济树种为主体,如柿树、枣树、梨树、猕猴桃等,林下种植食用或药用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成经济、生态功能并举的经济防护模式。

生态游赏型主要位于休闲度假区或农业观光区等区域,道路景观绿化与周边功能相结合,通过乡土化的景观塑造,绿道建设,增加人的参与性与浏览性。

生态防护型是突出绿带景观的隔离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农耕、居住等提供保障)。植物选择突出其隔离防护功能、生态防护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3.2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金鸡湖

金鸡湖位于苏州古城东部的工业园区中部,总面积为11.38km2,环湖布局了城市广场(世纪广场)、滨湖大道、水巷邻里、望湖角、金姬墩、文化水廊、玲珑湾、波心岛等8个各具特色的区域景观。(如图1)。

图1金鸡湖在工业区的位置 景观区在工业区的位置

金鸡湖的设计整体性突出,景观特色鲜明,设计理念极具特色,解读如下:

景观渗透历史,文化提升景观内涵

金鸡湖景观设计的核心内涵主要表现如下:一是表现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二是呈现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建设目标。在尊重苏州传统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现代景观元素,将旧城与新城、商业与娱乐,生活与教育功能紧密结合,金鸡湖作为新旧城区的一个过渡空间,兼容了历史与未来的对话,山与水的融合,艺术与自然之间的渗透(如图2、图3 )。

图2 苏州传统园林景观图图3 金鸡湖园林景观

(2)东西方景观设计特色相互融合与共生

金鸡湖区的景观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小型尺度的、私家古典园林精髓的基础上,引进西方园林景观建筑风格。景观的细部处理,使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融合得体,地方色彩与现代景观和谐共处。

4、 广州道路绿化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

广州道路绿化景观是岭南园林城市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深厚的中国园林文化为根基,勇于吸收国外园林文化要素,表现出中外文化相互碰撞与相互融合的特色,具有生态自然、和谐包容、景观层次丰富的特点。

着力构筑以岭南自然景观为特点、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内涵与现代化气息相融合的山水生态城市。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广州城市整体环境得以改善,生态得以提升。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少许不足。这些不足之处,应引起我们认知与思考:

1)注重即时景观效果,后期维护保养跟进不足

广州景观园林,通过合理设计,城市的园林绿化景观即使效果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生长变化,原有的配置格局,景观空间尺度发生变化。再者南方植物以速生树种为主,植物快速徒长与后期的维护修剪、保养跟进不足,后期景观改变了原有设计的意向,打乱原有的景观效果。如某些道路的中分带,原设计植物景观层次分明、品种多样,具有浓烈的岭南园林特色,但是由于疏于保养、修剪,植物之间形成强烈的生长空间、营养吸收的竞争,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2)注重常绿景观植物的运用,缺乏景观季相变化

利用植物色彩,增强植物景观季相变化,是园林绿化设计重要的景观营造手法。营造鲜明的植物季相,不仅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还可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

广州作为南方美丽的沿海城市,植物品种多样,植物色彩丰富。但在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中,乔灌木以常绿树种为主要造景元素,而季相变化明显的落叶树种在植物造景中运用较少,从而使城市上层植物景观缺少了色彩变化,时令感与季相感不强。

3)注重生态园林的发展,植物配置缺乏合理性

广州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忽略多种造景手法、植物多样性的应用。道路景观风貌差异较小,缺乏风格与特点的变化。树木品种、造景手法在城市不同道路景观设计中重复运用,整个城市的道路景观效果一致,缺乏自我特色。

4)专注植物景观营造,城市中心地带古建筑与古院落景观应用不足

广州道路绿化,缺乏与周边古城建筑的链接与过渡。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缺乏挖掘其他的能突出岭南地方特色的元素,如西关大院的骑楼与西关文化等特色元素、岭南古居群落等特色建筑。这些特色元素,借鉴苏杭与上海生态园林的设计经验,将这些岭南特色元素借景与道路景观中,更能提升景观内涵,升华景观意境,突出岭南韵味。

5 传承岭南园林文化的思路与对策

广州的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形象与品位得以提升,环境与自然得到极大地改善。飞速发展的现代,如何在景观设计中融入深厚的历史文化,如何增强城市的厚重感,如何充分体现岭南特色,本人提出以下见解:

1 维护保养现有园林景观,彰显岭南园林风格

具有花城之称的广州,园林绿化景观具有一定的特色。对现有的植物景观进行精心维护,将最初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效果达到最长久的体现。遵循管养简便、生态效益最大化原则,对需要改造的景观区域,充分利用现有的特色景观,增添乡土韵味浓厚的景观元素。如增种乡土树种,增设具有岭南特色的园林小品。

2 合理利用色叶植物,营造季相变化强的岭南园林景观

利用彩叶与色叶植物,落叶乔灌木与常绿乔灌木合理搭配,营造季相变化强烈的景观空间,增强时令感,丰富景观内容与游人心里感受。充分运用本土的色叶植物和外来引进的新品种,通过不同的景观设计手法,丰富植物群落层次变化,突出岭南园林特色,优化园林景观。

3 深入了解植物特性,丰富景观层次,优化景观效果

了解植物特性,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合理配置园林植物,营造艺术景观氛围,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尤为重要。不同的植物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如榕属植物、桉树、美丽胡枝子等植物生长速度快;宫粉紫荆、扁桃、黄槐等的生长速度较慢;尖叶杜英、盆架子等树形挺拔;紫荆、麻楝等树形散装飘逸;凤凰木、木棉、紫薇为落叶植物。充分利用植物形态,速慢生树种、常绿与落叶树种合理搭配,达到四季有景可观的意境。

4 挖掘岭南元素,提升景观内涵,弘扬岭南文化

广州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元素为创建岭南特色园林,呈现岭南文化特色提供优厚的条件。山石、水景、建筑、植物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造园要素,作为特色的岭南园林,不应局限于园林植物应用,应融入更多的景观要素,如各类雕塑小品、景墙、景石、水体等,融入岭南地方特色元素,打造精品岭南园林景观。

七 结论

广州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孕育着独特的岭南园林文化,作为中国三大园林体系之一的岭南园林,从自身深厚的文化基础出发,汲取了西方园林文化的精华,中西融合,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在生态园林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将传承这种“开放兼容、多元并蓄”的文化精髓,并不断汲取世界先进的园林文化精髓,再创岭南园林文化辉煌!

上一篇:浅谈二型轨道板预制技术 下一篇: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