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若干问题

时间:2022-09-04 12:16:50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若干问题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中提出了几点关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施工管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afety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afety accidents,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is not optimistic, therefore strengthen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is very necessar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few points on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验收、自我保证、自我管理出现大幅度滑坡。在政府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社会监理单位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队伍却在不断萎缩、大量流失,反差很大。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地位下降,原来独立的质量科、安全科现在都精简为工程管理部内的一个岗位。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下降。原来建筑企业质量安全科长都是质量安全方面的权威,而现在却将一些专业技术能力差、企业内部无法安排的人员安插到质量安全管理部门,他们大多不能胜任质量安全工作。

建筑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检查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由项目经理发放,因此,他们不可能违背项目经理的意志,难以实现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建筑企业过分依赖监督机构和监理单位,有时企业内部质量安全检查人员甚至站在监督、监理单位的对立面。

要强调企业内部应单独设立质量安全检查管理机构;明确规定企业专职质量安全检查管理人员数量(按企业年产值、建筑面积或企业资质等级规定);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特别是质量安全部门负责人)提出具体要求(学历、技术职称、从事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年限等);建立企业质量安全自控有效运行机制,专职质量安全检查人员与项目经理无经济利益关系,工资、奖金由公司发放,保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的独立性;调整机制,让企业质量安全检查管理人员成为监督机构、监理单位的最好助手,在施工项目现场组成三层“控制网”:第一层是企业,第二层是监理,第三层是监督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为切实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即企业领导重视施工质量,建立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严格市场安全准入,从源头上遏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加强政策引导,认真做好建设工程一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按规范和规程施工,积极采用新工艺;加强施工环境的管理。

2.1 企业领导重视施工质量,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

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企业领导重视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为每项工程施工现场配备固定的质量、安全人员,落实责任制严格考核,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执法能力。明确规定企业专职质检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提高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加大开展联合大检查力度,工程实体质量、安全是否符合国家质量验收规范标准,保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对逃避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对未严格按照质量安全施工规范施工等违法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关机构和个人的责任。

2.2 严格市场安全准入,从源头上遏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要加大建筑市场安全准入力度,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作为市场准入的一个重要方面。严格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和管理工作,规范程序,依法行政,确保真正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队伍进入建筑市场,将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企业清出建筑市场,从源头上遏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2.3按规范和规程施工,积极采用新工艺

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有其自身的科学性、规律性、合理性,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各分部分项工程均应严格按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并严格按照施工顺序,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节约成本。同时,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可在工程中有针对性的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改进和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工艺的更新换代,努力提高质量控制水平,满足工程建设现代化的需要。

3 政府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政府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定位不准、性质不明,现行质量验收规范过于超前,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长期以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习惯于现场检查、验收、评定,质量安全监督人员做了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员、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工作范围、工作深度,质量安全监督人员绝对代替不了施工企业质量员、安全员的工作。

在工作方式上,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监督机构仅注重了一个工程形成过程中到位检查的那几天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而放弃了大量的不在现场检查时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

近几年来,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性质一直不很明确,一种意见认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是代表政府的监督执法机构,应尽早纳入到公务员序列;另一种意见认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纳入到中介单位范围。性质不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人员的自身建设。

现行质量验收规范的编制原则是强调结果,淡化过程,政府仅规定结果要求,而具体过程和工艺标准要求,则由建筑企业自行规定控制。问题是目前绝大多数施工企业还达不到这一层次,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自己的过程控制工艺标准和企业标准,新标准中又取消了这部分内容,因此,过程控制成为真空状态,没有了约束。“结果”是由“过程”来保证的,没有严格的过程控制,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质量规范对关键工序、重要节点施工过程应给予强制性要求。最适合于一线操作工人的“操作规程”已经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无人问津。规范材料主要适用于管理人员,“操作规程”主要适用于操作工人。一线工人仅凭师傅口头传教,无

“操作规程”作指南或约束。

其一,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为重点,强化政府监督,严格执法。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要从现场实体质量拓展到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应重点监督施工现场的两个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具备持续改进功能;应重点监督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责任是否落实;应重点监督施工企业各有关人员质量责任是否履行;发现违法违规,不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有关人员,要坚决予以处罚。

其二,以“诚信制度”为基础,运用市场信誉杠杆管理质量安全。要建立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安全行为诚信档案信息库,定期公布;对质量安全不良记录要通报批评,或由新闻媒体(电视、电台、报刊、杂志)曝光,或上网公示,或在交易中心屏幕上持续滚动;要将质量安全不良记录及时反馈到企业资质管理部门,作为企业资质升级、年检、招投标和承揽业务的重要依据,真正实现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

其三,要建立项目经理质量安全扣分制,超过分值,进行强制培训,降低项目经理资格等级,直至取消项目经理执业资格;处罚企业时,同时处罚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个人罚款不得报销;通报批评企业的同时,也要通报批评项目经理。

其四,巩固施工安全(意外伤害)保险,设立质量保险制度的研究试点。

其五,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管理水平,实施长效管理。

其六,注重工程质量安全理论的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确立长远发展目标;在招投标中,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用单列,不进入竞标范围;关注科技创新,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保证质量与安全;组建行业协会,减少政府审批;不断修订、完善和健全工程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一个社会化企业化的问题,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生产组织、工艺方法、材料、机械等等,都与工程质量与安全密切相关。为防止质量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可以采取扩大其内涵,缩小其外延的作法,把与工程质量和安全相关的活动,诸如工艺方法的改进、新材料的使用等等,都纳入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的范畴,并采取有效手段落实监控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防止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把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最终形成生产促质量,质量保安全的良性循环,有力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上一篇:生态融入城市 下一篇:浅谈二型轨道板预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