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时间:2022-10-25 09:56:41

让学生“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摘 要:让学生乐在其中是丰富有趣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快乐教学可以让学生陶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所有的思维都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乐在其中;学习环境

就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致状况来看,一般初中生的学习负担是非常重的,由于课程比较多,学习的内容难度又比较大,导致很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语文这门课程。一般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容易的学科,只要平时随便学学,应付中考应该没有问题。由此可见,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是极低的。针对这种消极的现象,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乐在其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注重以学生为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着重阐述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乐在其中。

一、建立和谐的学习环境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所谓的快乐教学是师生双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完成的,只有双方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情况下才能使课堂变得和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学生才能感受到温度,自愿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并乐于学习、乐于请教,使快乐教学真正的落到实处。假如师生间在情感上有矛盾,教师对学生毫无热情,学生见到教师也只有讨厌的感觉,甚至是害怕教师,那么在思想上双方就会有负担。

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教师在面对自己的学生时,要有一种亲切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真正地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走进他们心里,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感情桥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把“爱”摆在首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尊重自己的学生,爱护自己的学生,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因为喜欢这个教师而乐于学习。因此,教师对待每一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遇到问题就偏袒优等生而忽略了学困生的感受,学生无论学习好坏,都是自己的孩子,不能有偏见,造成师生之间情感不和。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名学生,相信他们,鼓舞他们。

2.制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作为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充满热忱。教师要学会用眼神、用姿势去和学生沟通,做到教态自然、语言亲切,让学生听自己讲课的时候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心灵上的愉悦。例如,在讲到一些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要尽量模仿主人公的语气,当讲到九千岁学太监声,说到鲁迅作愤怒声,讲到女子学娘娘声,让学生听得入迷,就像在听说书的一样,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前提下,用好模仿的手段。还要灵活地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实施有趣味的教学,充分调动课堂气氛。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但能使学生乐在其中,而且也是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保障。以下就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

1.抓好课堂的导入

一堂新课的导入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最简单也是最首要的方法,用一些简单的小故事或者是一个多媒体演示,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很快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例如,当我们讲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要搜集一些关于徐志摩本人的简介以及一些关于他的爱情故事,教师试着讲述一些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感人的故事,学生一定会被他们之间唯美的故事产生兴趣,从而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徐志摩,了解他的诗词。

2.利用多媒体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的语文教学中已经广泛地应用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将图像和相关的视频展现给学生,这样既直观又新颖。教师在上课前把教材利用多媒体制作成课件,这种课件虽然源于教材但是又高于教材,使教学的重、难点一目了然,教学的设计层次分明,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课上,一般铿锵有力的诗词教师会进行范读,但是单调的范读也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而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伴乐朗读,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加强学生对语感的培养。

3.积极开展课堂活动

教师一味地教授会让课堂显得单调无味,在一堂课进行到尾声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地开展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成语接龙和“你演示,我来猜”的活动,这些都能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之乐。

要成为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把每一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真正地怀有一颗仁爱的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真正地乐在其中。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初探 下一篇:浅谈如何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