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干部轮岗制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25 09:12:26

小学班干部轮岗制的实践与思考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着相当重要的育人责任,如何顺利完成并向教育部门提交一份满意的育人答卷是每位教师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时代赋予了教育工作者神圣的教育使命。对学生的培养不再仅仅着眼于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的提高。成功的班级管理者应该是那些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让他们充分展示、表现自我的空间和机会的教育者。

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和竞争风气的营造,对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将营造良好班风的工作当作管理班级的头等大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提出在班级管理中实行班干部轮岗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成长平台,着重培养学生养成稳定健康的心理,让学生学会学习与合作,在认真看待自我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自我,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小学班干部轮岗制的实施原则

1.竞争上岗

班干部的选拔要根据“自愿、民主、平等、竞争”的原则。要加强民主竞选,在班级内部宣传竞选班干部的规则、程序以及加强民主选举班干部的重要意义。要选择那些热情、积极、向上,具有以身作则优秀品质且能够团结同学的学生做班干部。但是不能加以苛求,毕竟人无完人,不能要求“全优”。同时班主任要注意端正选择最优班级管理干部的观点,不能过分片面化,选举一些听话、高分的学生来帮助管理班集体。这样只会选择出一些学生有可能排斥的班干部、“小官僚”,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要让班级学生意识到民主选举班干部的重要性,并坚持正确的“选优”原则。同时参与竞选的班干部候选人应该进行一分钟登台演讲,并接受同学的质疑,做出工作的承诺,接受同学们的监督,最后采取投票方式产生最终的班委成员。

2.定期轮岗

班干部的轮岗期一般为两个月左右,在任职期满之后必须进行轮换职务。这样能够让每位学生尝试到更多的工作岗位,培养学生更强的适应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工作能力,通过角色的互换让学生体验不同身份在班级管理中的不同作用,提高小学生的自我反省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机会均等的原则。采取这样的方式,那些较为出色的学生必然会成为下一轮班干部的候选人,对被替换下来的班干部,班主任可以委派其它更具协作性、创造性以及独立自主性的班级工作。

3.因势利导

班干部轮岗制度的高效实施通常离不开班主任的因势利导。虽然班级内部的一些较为具体的管理事项通常都是由当选职务的班干部自己筹划、思考并处理的,但是仍然离不开班主任的帮助。班主任应该注重对班干部的指导,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与督促。在班干部轮岗过程中,要遵循以班主任帮助为主的原则。班主任要对学生所任职的班级管理岗位有所期待,多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

二、小学班干部轮岗制的实施策略

1.协调班干部队伍中的性别比例

在管理班级工作中,男生女生优势各不相同,如掌管唱歌、跳舞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的文艺委员就更加适合女生,而班级体育委员就更加适合男生,为了迎合多样化的班级管理工作,要注意协调班干部队伍中的性别比例,最大限度发挥男女干部各自不同的特长和优势。在班干部轮岗制度中要注意克服小学教学阶段中男少女多的现象,尽量减少班干部中“女强男弱”的现象,大胆选用男同学担任班级干部。这是因为,一方面一些女生长期在班级中担任干部,如果落选,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脆弱心理,无法克服挫折,不利于女同学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一方面,男同学常常因为犯一些小错误而得不到锻炼的机会,也不利于这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干部轮岗制度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现象。

2.加强对班干部上岗之前的培训

在管理班级工作中,等到第一轮班委的工作在班主任的指导与同学的配合之下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并且也摸索出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思路时,就可以开始第二轮班干部的竞选工作。竞选之后的第一周“老干部”不下岗,新干部在这一周之内要与老干部共同管理班集体,学习老干部的管理经验,并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交接”。如此以往,老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充当了新干部的培训老师,新干部的管理工作有了较好的开头,同时也减轻了班主任的培训负担。岗前培训的原因是避免某些同学由于从未接触过管理工作而出现手足无措、影响情绪与学习的现象。

3.在轮岗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引导

在小学阶段实施干部轮岗制度对班主任来说是一项巨大的任务与挑战,为了确保这一制度的可靠性与持久性,班主任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心理引导,这是由班干部轮岗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在干部轮岗制度中,新的班干部虽然已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并也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也经过了上岗之前的培训,同时也有“老干部”的帮助,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仍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能新干部会一时承受不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个时候就需要班主任加以引导。班主任既要掌握班级情况,又要了解每位班干部的思想波动以及他们管理班级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总览全局的情况下适当加以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干部分析得失、谈论成败,寻求提高管理工作的策略。

4.注意核心力量的培养

班干部轮岗制实质上指的就是让全班学生轮流管理班级,轮流担任班干部,提高班级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是针对年级较低,如一、二年级,或者是新来的班主任这种情况,就需要在班干部轮岗制度中适当放慢速度,为班级班干部的发展、新老班干部管理工作的高效衔接预留一定的时间。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出第一轮班干部,等到班级管理工作回归正常后再开始着手第二轮班干部的竞选工作,但对第一轮班干部实行离岗不卸职方法,将这些班干部巧妙分配在新干部所属的各个小组中,让这些班委做好第二轮班干部的评委与顾问,作为班级的核心力量,与新干部携手管理班级。

5.应该关注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每一位学生都有享受锻炼、享受教育的权力,因此,教师应该关注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某一位学生过于调皮或者过于内向就不委以重任。班级轮岗制为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提供发挥自身能力、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但是由于一些原因,许多班主任在选择新的班干部时都会有有意无意忽略那些较为调皮或者内向的学生。究其原因,很多教师认为学生过于内向,很难注意到其身上的闪光点。还有一些较为调皮的学生由于过分活泼好动,使得其身上的热心、正直、勇敢、自信等闪光点都无法被大家看到。但实际上这些学生的优秀品质都是隐藏着的,一旦给予他们机会,这些学生往往会比其他学生更加努力,这是由想要证明自己以及好胜心理所决定的。因此,班主任应该想方设法为这些学生寻找适合他们承担的职务,让他们充分发展、展现自己,也让其他学生重新认识这类学生,实现共同发展与进步。

在小学班级内部施行班干部轮岗制从一方面来说,为小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与舞台,让小学生在充分体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上一篇:小学数学备课的关键点 下一篇:看舌头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