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之伤与大学生就业之痛

时间:2022-10-25 09:07:43

内需之伤与大学生就业之痛

摘要:每年7月,中国有6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而就业环境并不像七月的天气那样热。找什么工作?去哪儿找?这是许多毕业生和整个社会都在思考的问题。什么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以前说是毕业生太多和专业不对口之类,其实是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出了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第三产业;扩大内需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120-01

中国政府和学术界一直很关注并始终在探讨着就业问题,就业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保证就业,国家极为关注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一旦下降,就业形势就非常严峻。到底怎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去分析大学生的就业结构。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入手,对伴随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化作了深入的研究。结论是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越小,而第二、三产业则越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中国已经过了这一阶段,第二产业风风火火,但它主要对农民工的就业有帮助,大学生就业更多靠第三产业。西蒙・库兹涅茨认为,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开始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中国正处于这一阶段。按国外经验,这一阶段第二、第三产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并不就此忽视第二产业。“四小龙”以及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第二产业每增加1个岗位,第三产业相应地增加1.5~2.9个岗位。服务业滞后,不仅抑制自身发展,对制造业和整个经济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在第二产业风光的同时,中国第三产业怎么样呢?

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但低于中高等收入国家,还低于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低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30%~40%,中、高等收入国家到达50%~70%。近年中国服务业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2006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2007年比2006年又下降了0.3个百分点。是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影响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有很多,中国诸多服务行业一直竞争不足而垄断有余。但更主要的是经济结构出了问题,第二产业没能像国外那样促进第三产业的共同发展。中国的第二产业大多是出口导向的,相当一部分还是加工贸易。工厂把产品卖到美国和卖到青海,中间创造的就业机会有很大区别。卖到美国只在生产环节解决就业,卖到青海可以在生产、流通和销售三个环节来创造就业,当中会有:设计、策划、仓储、货代、运输、营销、售后等,整个过程创造大量的岗位,且多是服务业。如果中国企业都把商品在国内卖,大学生就业就好解决了,而中国的企业却更多向国外出口。

中国经济是靠外贸拉动,2007年外贸依存度达到70%左右,2009年中国出口量更是世界第一。而大多国家主要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0%以上。2007年中国最终消费率仍不到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8个百分点。内需不足在中国已经讨论了很多年,造成中国内需不足的原因有:第一,老百姓不敢花钱。子女教育、医疗等有很大的压力,国民存钱意识强。第二,老百姓没钱可花。收入低、贫富差距大,中国的基尼系数早就超过警戒线了。第三,老百姓花不起钱。物价攀升,而收入没有提高。其实近年中国在内需上下了不少工夫,像提高最低工资、九年义务教育、城乡开展医保,既减轻国民负担,又增加国民收入。通过努力,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提升。今年4月商务部《2009―2010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指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8.7%的GDP增长中,消费拉动4.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2.9%,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但还不够,我们要像外国那样,以消费为主要的经济动力,通过创造大量的服务业岗位,能进一步促进第二产业,最终解决就业问题。内需做大后,企业不用大量集中在沿海地区,全国经济遍地开花,可以缩小区域差距。大学生包括农民工在内地解决就业,提高中国的城市化率,从而使消费能力随之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鹏.从就业结构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J].当代经济,2005,(6).

[2]樊瑞莉,施巍巍.论产业结构演变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9,(1).

[3]王静涛.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状况及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

[4]沈开艳.内需:沉重的翅膀[J].领导之友,2009,(4).[责任编辑 吴明宇]

上一篇:新形势下高校人才派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 下一篇: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