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班集体的建设

时间:2022-10-25 07:42:12

如何搞好班集体的建设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最小单位,学校是由每一个具体的班级组成的,可以说,班级管理将直接影响学校整体管理质量。班集体建设对整个学校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且对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直接关系。那么,班主任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有效管理班级学生,使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呢?笔者结合多年班级教育管理经验,谈谈看法。

一、仔细了解研究学生

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具体来讲既要了解学生个体又要了解学生群体;既要了解学生的现在,又要了解学生的过去。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曾说的:“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它就应当先全方面地了解人。”具体来说,对个体而言,主要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生活环境、个人经历、身体素质、品德表现、学习态度、成绩方法、兴趣爱好、社会交往、个性特征和特殊缺陷等,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对学生群体,主要了解和研究群体的共性特点、传统和作风,班级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总的思想、学习动态和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应用以下方法了解学生:1.书面材料:主要指学生登记表、学籍卡、体检表、学生成绩表(包括思想品德鉴定)、作业本、试卷等,还有班级日志及其他记载材料。2.观察:班主任要善于通过日常接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劳动等各种活动,全面了解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但对观察中的感性认识要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再经过验证,最好做出正确评价。3.谈话:谈话是了解学生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包括个别谈话、集体谈话和对话,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思想动态、认知水平,或有目的地对学生发问、征求学生意见。4.调查:调查是间接了解学生的方法。可以进行访问调查、书面调查、一般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比如,为了了解某些学生经常旷课、不参加集体活动的原因,可采取家访、调查会和向有关方面发函等方式;为了了解学生偏科现象可采取填写调查表及问卷的方式。5.测量:测量是对学生心理和行为进行考察了解的一种方法。班主任要了解班级人际关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对学习质量的提高有哪些影响。

二、结合实际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比如,搞一次主题班会,我们有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要求,既要符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又要有激励作用,使其对集体和每个成员都发挥作用。

确立班集体奋斗目标就是把学校总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集体的目标,再根据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不同情况提出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等系列,结合班级特点和具体任务分步骤实现,或针对班集体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活动要求。

三、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坚强的集体领导核心是建立和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班干部应德、智、体全面发展,人际关系好,在同学中具有较高威望,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班主任要放手让班干部开展工作,不要包办代替,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对班干部既要热情鼓励,又要严格要求,帮助他们树立威信。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重要手段,是班集体团结的“黏合剂”,包括师生关系、班干部之间的关系、男女生之间的关系、班级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人际关系的思想性。如果班集体成员奋斗目标一致,志同道合,就容易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因此,加强共同的理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集体成员之间产生共同认识,就会有效提高人际关系的思想性。

2.提高人际交往水平。交往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手段,合理的交往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大影响。班主任在提高人际关系交往水平方面应注意做好下列工作:第一,提高学生修养,增强人际吸引力。第二,创造条件提高交往频率,如举办座谈会、谈心会、联欢会、野游、学习经验交流会等。第三,经常了解班级小群体的动态,引导逆反性群体向群体靠拢。

3.改善人际沟通。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只有沟通渠道顺畅,才有助于集体内部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方式有:发扬民主,敢于讲话,相互谈心,开展讨论,交流经验,互通情报,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学生相互帮助,增进彼此感情。

五、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活动是集体存在的生命,是实现集体目标的有效形式,是团结、教育学生的有力手段。建立良好班集钵,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这将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青少年特点,寓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于各种活动之中。班级活动类型多种多样,要根据不同目的,在不同时间选择不同形式。

六、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气氛

班集体心理气氛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在认识、情感、意志特征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为了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应高度重视积极性心理气氛的营造。积极性心理气氛的营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改变领导作风。班级领导特别是班主任采用同志式的工作作风,帮助形成融洽、和谐、欢乐、上进的班级心理气氛。

2.加强正面教育。班主任要善于发现班级中的积极因素和在各项活动中取得的良好成果,并及时予以宣传、表扬和鼓励,使班集体成员经常处于欢乐与成功的幸福之中。

3.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文化环境。班级文化环境指课堂文化以外的一切非课堂文化,包括教室物资设备、班级舆论、班风、教室的布置与美化。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缩影,是营造班集体积极心理气氛的手段和重要途径。

总之,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要讲究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班级充满生机和活力。

上一篇:基于岗位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 下一篇:提高生物教学实效性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