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10-25 07:18:01

做好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孕育希望的园地,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培养和造就数以万计合格接班人的重任。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坚持,关系到我国“三个文明”建设的水平,关系到我国在21世纪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能否得到满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稳定快速发展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针对中小学德育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对德育工作的思路、内容、方法和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新定位,努力探索适应新形势下德育教育工作的新路子。

首先是抓育人观念到位。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克服当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轻实践,重校内,轻校外,片面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好,老师有业绩,学校有光彩,导致“一好”代“三好”的倾象,树立为学生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全面发展科学观:必须克服德育教育是隐性的,难以量化、摸不着,看不见,短时间显现不出来,因而不愿把时间和主要精力花在德育上的旧观念,树立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抓好德育的新观念,要克服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旧观念,树立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新观念。坚持从小培养,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全过程。加强德育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主要形成于学生时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虽有夸张,但它说明了在养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一切道德从近身开始,从“小利、小礼、小廉、小耻”开始,从基本的礼貌行为规范开始,“礼义廉耻,国之思维,思维不张,国乃灭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赋予的历史使命。今天的中小学生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他们将承担起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要求我们必须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并真正落到实处。因为未来高素质人才除具备先进、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的技能外,还要有迎接挑战所必须具有的创新思维能力、敢于竞争的意志、毅力和胆识等,这些人格品质的形成主要靠德育教育来实现。由此可见,德育无论对于现在还是面向未来都是一个战略性的大问题,德育教育工作非但不能削弱而是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抓教育内容到位。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性出发,遵循社会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认知规律,品德形成规律,根据课程改革的现实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内涵,分层次确立德育工作内容,循序渐进地把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分年级,分层次确立德育工作内容,循序渐进地把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弘扬中华美德和传统教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政治素质、基本道德、基础文明,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教育,使广大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行良好个性和心理品质的培养,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最佳时机,抓住几项打基础性质的内容,即: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学习观教育、诚信教育、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卫生教育、公民道德意识教育、劳动教育、优良传统教育、美育和关心未来教育。

三是抓实施途径到位。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通过课内外、校内外各种渠道和途径的实施,并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形成合力教育网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教育的整体效应。一是校内德育活动常规化。即通过开设思想政治课、德育课和其它学科教学的渗透;班主任、团队、学生会工作的灌输:自习课、课间活动、劳动课、校园环境建设等渠道的引导,抓好校内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二是校外德育活动社会化。通过德育活动社会化,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社会教育网络,营造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最大化。

四是抓教育方法到位。注重德育教育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必须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行事,才能收到实效。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调查,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并针对学生和本校的实际,定期组织“法制教育报告”、“革命传统教育”、“生活实践讲座”,有的放矢的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坚持从大事着眼,小事做起,尽心尽力,要有爱心,还要有耐心,更要有恒心,坚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同时,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自我教育为主,课堂渗透为主,面向全体学生,重点抓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已、遵守公德,受益终身。

五是抓保障机制到位。为确保德育内容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德育工作的管理机制和队伍。在学校,除建立德育工作领导体制,还应建立起相互协调配套的德育工作管理系统,包括行政系统、党、团、队系统,校外系统,建立常规教育制度,完善各系统各职能部门的教育功能,并进行目标量化,定期考核。要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育队伍,尤其是班主任教师队伍。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以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教育和影响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尤其是细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细、做活、做实。要注意加强班委会、学生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自我教育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贯通、人人尽责,个个出力,全员育人,协调一致,互相促进,齐抓共管制工作管理机制和局面,务求取得实效。

上一篇:把握时代特征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下一篇:论大学生创业培养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