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浙江中小民营企业战略联盟发展对策

时间:2022-10-25 07:03:40

【摘要】1、集群的全球化市场优势。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充分利用自身区位、技术、产销、网络分工体系,形成同一产品及配套服务在本地区高度集中,为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创造了前提条件。如义乌小...

论浙江中小民营企业战略联盟发展对策

【摘要】通过对浙江中小民营企业的独具特色的块状经济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要突破可持续发展瓶颈,就必须采取战略联盟发展对策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 集群发展 现状 问题 战略联盟

所谓企业战略联盟,一般是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经营的企业组织在某个时期内基于对整体市场的预期和企业自身经营目标、经营风险的考虑,为了达到共担风险、共创市场、共享利益等战略目标,通过协议或是契约结成的互补有无、互惠互利、资源要素双向或者是多向流动的、长期的、松散型网络组织。

目前,浙江宁波的服装加工业、海宁的皮件加工业、绍兴的轻纺加工业、温州和台州的制鞋、文具、包件加工业等中小民营企业集群的区块经济(或称“小狗经济”)虽然得到了较长足的发展,但要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突破发展瓶颈,只有走集团化的企业战略联盟,才会在新一轮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快速发展优势。

一、浙江中小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1、集群的全球化市场优势。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充分利用自身区位、技术、产销、网络分工体系,形成同一产品及配套服务在本地区高度集中,为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创造了前提条件。如义乌小商品城等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吸引了全球各地的采购商,全球市场需求信息获取相对迅速,从而为集群内企业的生产决策、库存控制、产品设计与生产提供了准确依据。

2、集群的区块经济竞争力优势。浙江中小企业产业群从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逐渐发展而成。因此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大量的以乡镇个体私营企业为基础的产业群,即一个乡镇或几个乡镇集中生产同一类产品,产业群由一些专业县、专业镇、专业村组成,区块经济竞争力优势明显。

3、集群的社会网络优势。集群网络是一种难以模仿的、持续的竞争力和无形资产。它可以凭借畅通的关系网络通道进行各种资源的交流与分配,可以弥补企业集群内部相关行为主体之间在信息、资源上的不对称,使得信息资源与社会资本在集群内得以共享。

4、集群的区域性品牌优势。中小企业集群易于形成整体品牌效应。整体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浙江省产业集群、区域集群现象明显,从而导致部分地方经济形成了特有的地区品牌,例如义乌小商品市场,这个为全国乃是全世界都出名的浙江地区品牌,这些品牌优势,是浙江特色的产业集群,是任何其他地市无法比拟的。

5、集群的创新优势。创新优势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知识创新及其创新范围成为影响浙江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改变集群产业的特征,从而提高其适应能力。制度创新会改变本地的环境或解决集群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而减少本地环境对其产业的约束力。

二、浙江中小民营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瓶颈分析

1、整体区域相互制约压力小,内部竞争力较弱。浙江民营企业战略联盟从区域上讲,形成块状,因为除本区域外,其他地方无竞争对手,本区域与其他区域无竞争,因为整体区域之间的相互制约力较小,同时,在该区块内部,因为彼此均为联盟整体,所以,单独对外的竞争力很弱。

2、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较难。浙江产业集群在产业技术选择上,也基本局限于以生产低技术的中低档产品为主,以生产用工量大、技术门槛较低的传统消费品为主。加上产品品种单一,严重影响了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同时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浙江民营企业战略联盟很难实现规模经济。

3、研发成本过高,创新能力较差。以生产为主的浙江中小民营企业极其容易被模仿,因而需要有较高的研发技术来支撑企业快速发展,但过高的研发的成本企业难以承担,因此企业创新能力较差。

4、抗风险能力较差,企业经营稳定性不强。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在创建之初一般都是采用专业化的发展模式,但随着市场的变化,政府政策的变更,一些中小企业的规避市场风险、投资风险、财务风险等能力较差。因而当遭遇风险袭击时,民营企业破产、解散,企业的存活率较低。

三、浙江中小民营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的对策

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的横向联盟与合作,使各方的要素投入重新组合,从而降低生产与组织成本。战略联盟借助联盟企业的资源和核心能力,弥补自身在跨行业经营中战略资产的不足,获取范围经济。通过战略联盟,可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1、打造集团化经营体系,提升企业综合能力。所谓集团化经营,是指在浙江民营企业战略联盟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由各类战略联盟的集团,并使之集团化,体系化,进而构造出浙江中小民营企业的集团化经营体系。集团化经营可以通过全方位合作,把企业外部交易变为集团内部的交易,不仅可以合法避税,还可降低经营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成本,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多赢的格局。因此,通过战略联盟,构建集团化的经营体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2、构建产研结合体系,加速产品创新与资源优化。战略联盟集团化经营,可使各个联盟企业能在短时间实现优势互补,可以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开发新产品,获得率先入市的先机,提升企业联盟的整体竞争力。另外,研发体系战略联盟还可为公司提供了除传统发展和购买以外的第三种方式来发展新技术,可有效促进联盟企业间信息的交流,推动技术创新,为战略联盟提供技术创新的保障,从而不断地创造出新技术,并且通过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降低了企业新技术投资的沉没成本,提高了企业战略联盟对市场不确定性反应的速度和灵活性。

3、组建生产加工工序联盟,提升整体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浙江中小民营企业战略联盟可以统筹规划,整合上下游企业加工工序,实现原材料等各种资源互补,使生产加工工序更为流畅、更为科学合理;可以借助精益生产、减少库存成本,在更大范围与更高层次上,提高营销和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创造低成本竞争优势;可以采取JIT生产,追求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达到降低成本、简化计划和提高控制的目的,从而避免生产过量和其他方面的浪费,从而实现速度经济和共同经济。

4、整合销售渠道网络,形成销售渠道战略联盟,提升集团整体竞争力。建立市场销售战略联盟,实现中小企业战略联盟内部企业资源充分利用,整合营销网络,形成销售渠道竞争优势,充分提升企业集团的整体营销竞争力,还可为下一步接轨世界,参与全球制造业分工,奠定基础。战略联盟内部营销资源整合,可以以市场为纽带,营造灵活、协调的生产营销网络,不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可以避免同一样产品的不正当竞争,使市场趋于稳定,还可以与其他企业建立产品合伙营销关系,减少竞争对手挑战,避免过度竞争。另外,发挥联盟内团队成员力量,以个人能力结合个人的销售业绩来评判销售业绩,提高联盟成员的积极性,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营销团队,让各方销售人员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提升整体的销售业绩。

5、完善集团服务体系,增强消费者忠诚度。完善集团服务体系,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是浙江民营企业集团化经营的保障,当前社会已经不单纯是产品买卖的时代,更多的是在提供服务,接受服务,通过集团化,实行规范的标准的服务体系,不仅为集团的生存提供了良好契机,而且通过客户的维持,使消费者形成集团化的品牌忠诚,为集团发展提供了后续的潜在消费者。

【参考文献】

[1] 金成洪、禹仁浩:三星浴火重生李健熙改革十年[M].中信出版社,2005。

[2] 潘嘉、吴维辉:中国企业集团化的制度选择与安排[J].理论研究,2006(10)。

[3] 赵翔:战略联盟 实现双赢[J].营销策略,2006(8)。

[4] 贺银娟:我国中小企业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现代企业,2006(4)。

[5] 朱传杰:战略联盟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5)。

上一篇:浅论我国实施绿色营销的迫切性 下一篇:进口反倾销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