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探析

时间:2022-10-25 06:53:54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综合自动化电网运行环境安全要求也随之提高,而目前而言,由于技术水平以及管理问题的不足使得安全问题频有发生。本文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总结实践情况,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方面做出深入分析,就时常发生的安全问题提出有效措施,以期能够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水平。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5)23-0144-02

我国科学技术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明显的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安全、经济、可靠是我国对电网运行的最基本的三点要求。但是,实际运行过程中,电网安全运行仍然存在些许问题,这制约了电网进一步的发展以及电力系统的自身完善。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技术规范、自动化设计、日常维修维护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进行更多的细节化处理,同时加强沟通和联系。总的来说,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正确实施,需要我们根据现今的管理理念和运行策略,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作用予以充分体现,并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对我国电网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应有的作用。

1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1.1电力系统设计不科学

我国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电力系统方面仍然比较落后,伴随近几年的城乡电网规划,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逐渐成熟,但是,电力系统的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主要是由于电力系统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在电网技术方面没有对应的技术标准,这就造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用过程中事故频发,对电力系统安全造成影响。

1.2电力设备质量不过关

电力设备质量问题一直是我国较为突出的问题所在,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由于设备质量问题更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仍然不够成熟,电力设备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是很高的,但是只顾追究经济效益,反而对产品质量方面并不重视,再加上电力设备和电力自动化技术没有达到统一的标准,这就使得设备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部分外购件生产管理更是松懈,而生产厂家内部人员对系统认识并不一定特别透彻,这就造成了设计问题的出现,电力设备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1.3技术管理不规范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要求也是极高的,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整体而言普遍偏低。再者对于自动化技术维护大多是交由生产厂家,专业的管理人员紧缺。这些情况说明,目前对于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十分欠缺,这就使得实际操作和维护方面造成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以及对事故处理不及时,这样对于电网运行成本又有所增加,安全隐患也进一步加大。所以,建设一支拥有电力系统高素质人才维护队伍是势在必行的。而且,预防电力系统事故的发生还需要我们对电力安全教育进行有效的宣传。

2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对策分析

2.1提升专业人员技术素质水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程度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影响很大,就这方面专业人员的素质提升方法,首先可以就企业实际情况对各个岗位的作用职责进行明确,使员工就工作岗位以及公司需求进行不断的动态学习,不断的进行自我进步,适应岗位的需求和公司的需求,从意识上认可自己的生存是基于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不断丰富自我。然后还要进行不同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对于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更要到位,使大部分人都能够更好的在不断的培训成长中,掌握更先进的技术知识,不断对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提升。另外,管理人员除却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外,要对企业的发展经营理念、战略部署足够了解。还要营造一定的不断学习的氛围,引导员工进行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新技术、新理念、新思维。给员工树立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终身学习理念,不断自我完善,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发挥体现自己的价值。

2.2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维护水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水平的要求,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维护水平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要求。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建立高素质自动化技术管理队伍,对各个部门以及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维护人员技术得以迅速并持续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数字化电网与变电站已经普遍在各地应用,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了很好保障。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主要是需要发挥本身的技术优势,不断的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对电力系统中运行数据和通信数据进行资源整合并管理,以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信息水平,保证电网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最终以确保能够提升电力系统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并且以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维护水平的方法,能够降低电网运行成本,并能够安全运行。

2.3强化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管理水平

对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管理水平的强化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模式的合理设计,另一方面是能够制定统一、标准的技术规范。前者主要是考虑到我国目前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有限,经验不足,所以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初期就要对各个方面都进行周密的计算和全方位的考虑,对安全事故发生情况从设计角度开始就要降到最低。为了能够确保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情况,一般在设计方面采取以下三种设计方式:

(1)电力系统需要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的将信息情况输送给处理层并借助管线与电力系统设备连接。分布式结构对各个单元模块要求都是相对独立的,避免互相之间发生不必要的影响。

(2)对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进行不断的提升,以对自动化管理水平进行促进并提升。通常而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的,同时还具备之间相互对应的通信接口,这是为了在电网环境中能够更容易的进行自动化技术应用。

(3)对电力系统设计进行优化是提升自动化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尽可能的简化电力系统中的二次接线,并同时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继电器用高质量继电器进行替换,并科学合理的对开关柜和主控界面进行设计,以能够优化电力系统,并同时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后者为对电力系统制定统一、标准的技术规范。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并不充分,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标准,才能更好的确保电网能够高速有效的运行,而且能够间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将事故发生概率不断降低。在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时,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可作为依据,并且在实际过程中突出电力系统的重要功能作用。对于电力系统设备也要严格按照自动化技术标准执行,如对通信控制器、RTU、模拟盘等等具体设备都要进行严格把控技术关、质量关,这样根据标准规范进行严格处理,从源头上把控设备问题,定能更好的控制一系列电网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进步明显,国家对于电力行业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保障电网“安全、可靠、经济”的基本要求,我国电网系统也需要对国家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电力资源作为保障。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自动化技术发展,并且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完善,正在由低阶段向高阶段过度。故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管理在这段时期更为关键,需要运用更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引导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断的向更加标准化、智能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对于自动化技术应用管理也不容忽视,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进行电力系统设计优化。以此保证电网更加完全可靠运行,并推进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有文.综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3(11).

[2]杨立明,任恒杰.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及其发展趋势[J].机电信息,2013(09).

[3]邵敏艳.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论述[J].能源与节能,2013(03).

[4]王蕾.浅谈电力生产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1(21).

[5]徐俊.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维护研究[J].科技风,2011(07).

作者:王艳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九五一台

上一篇: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企业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