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名”惊人

时间:2022-10-25 05:22:40

近日,《华尔街日报》记者 Rachel Dodes 以《电影片名探秘》为题,对好莱坞电影起名的学问做了一番探究。引发她兴趣的是正在上映的剧情片《治疗》(The Sessions),该片由福克斯探照灯公司发行,在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上拿下多项大奖。问题在于,该片年初在圣丹斯亮相时叫“替身”(The Surrogate)。明明早已声名在外,怎么又会在公映前换片名?如此行业大忌,背后又有什么故事?Rachel Dodes 就此展开了一番调查。

对于尽人皆知的系列电影、翻拍片,片名显然不是问题。但对原创性影片来说,如何起好名字就是个大课题了。《环形使者》(Looper)的导演莱恩·约翰逊曾抱怨:“越来越多的好片名早已名花有主,每次想出好名字都提心吊胆,生怕有人捷足先登。”之所以用“环形使者”当片名,正因为他有理由相信,这名字足够生僻冷门,肯定没人用过。编剧和电影公司一般都偏好言简意赅、掷地有声的片名。伍迪·艾伦当初是先想好了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这个片名,然后才构思故事、设计人物。他对这片名评价甚高,曾开玩笑说,担心写好的故事配不上这么一个优美隽永的名字。相比之下,当初助他扬名立万的《安妮·霍尔》(Annie Hall)原本片名相当冷僻——“缺乏症”(Anhedonia)。这是个心理学名词,特指人脑报酬系统失调后,做什么事都无法产生的心理疾病。直到后期制作阶段,出于投资方公司高层不断的压力,他才被迫换成《安妮·霍尔》。还有爱情经典《漂亮女人》 (Pretty Woman),一度竟用过“$3,000”这么个片名,指的自然是故事中理查·基尔饰演的男主角雇佣茱莉亚·罗伯茨饰演的陪他一周时间所要付出的代价。电影公司觉得这片名听着太像科幻片,才借用影片主题歌《漂亮女人》来命名。《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向来被奉为经典,但这却不妨碍业内人士对其片名的否定态度,随便找个好莱坞宣发人员,问他知名影片中哪个片名起得最差,十有八九会给你这个答案。而当初的票房失败也证明此言非虚。这个片名截取自史蒂芬·金的原著《丽塔·海华斯与肖申克的救赎》(Rita Hayworth and the Shawshank Redempti on),恐怕只有金的读者才能明白其中含义,而对大多观众来说,确实是一头雾水。

早在1925年,美国电影协会便特设了所谓的片名登记注册办公室,只要按规定缴费,便能将某个片名登记在册占为己有。累计至今,在他们那里“挂了号”的电影片名已达15万个之多,其中有8.5 万个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成电影。据该办公室负责人施瓦茨介绍,目前每年还会有约3000个新片名在他们那里登记注册。如果发现哪个新登记的片名和你自己拥有的某个片名十分相近,就必须在10天内提出复核申请。施瓦茨表示,这种情况司空见惯,绝大多数情况下双方都会私了。1996 年,迪士尼为使用《赎金风暴》(Ransom)付给哥伦比亚60万美元,好在这部由梅尔·吉布森主演的动作片票房大收,钱没白花。

有些情况下,片名干脆就成了影片最大的卖点。当初导演大卫·R·艾利斯受邀中途接手一部险些夭折的电影,听说电影名叫《空中蛇灾》(Snakes on a Plane),他几乎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影片杀青后,新线公司考虑将片名改掉,幸亏男主角塞缪尔·杰克逊出手阻止,声称自己原本就是受这个片名吸引才同意出演的。随后影片大卖,其宣传方式甚至一时成为中小成本恐怖片的范本,而片名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到《治疗》,影片原名“The Surrogate”在英语中有多种释义,但在片中指的却是一种职业:性心理障碍治疗替身。影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自幼身患重疾的男主人公从未尝过禁果,眼看就要步入人生暮年,决心求助于有“性替身”作用的治疗师。故事听着有些传奇,但这个片名却不罕见。在此之前已有6部同名电影,而最大的阻力是2009年才刚上映的由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未来战警》(Surrogates),两者片名虽不同,但却相近。按照美国电影协会的规定,所有院线公映影片都能自动获得4年的片名保护期。因此握有《未来战警》发行权的迪士尼以“担心发生混淆”为由,阻止其使用原片名。于是,导演列文提议把片名改成“没有特定对象的情诗”(Love Poem for No One in Particular)——主人公原型写的一首诗,被企宣人员否决,因为“绝对不可能吸引年轻男性入场”。最终,片名被定为《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登陆港台两地,分别被译作《圣手回春》和《疗程》。

上一篇:CULT片的垫底之作 下一篇:高高在上的空中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