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边坡地质灾害的诱因及治理措施

时间:2022-10-25 03:52:01

道路边坡地质灾害的诱因及治理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公路、铁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山区的铁路、公路建设中,道路多穿行于河谷山川之间,经常要开挖大量边坡,边坡的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覆盖层,导致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边坡岩土体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失稳破坏形式还会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分析了诱发边坡地质灾害的内外因,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了道路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边坡;诱因;地质灾害;治理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诱发灾害的内因

(1)地貌特征:崩塌、滑坡灾害发生的有利地段一般具有大沟深川的区域地貌条件和风化水蚀等作用切割边坡高食临空的地形条件。各级地形和剥夷面间的斜坡地带为黄土地区崩塌、滑坡灾害的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大气降水集中时,容易形成软弱面,致使边坡滑坡沿基岩的软弱滑动带滑动发生。

(2)地层岩性:地层岩性是边坡斜坡发生滑坡、崩塌灾害的物质基础条件。容易易发生崩塌、滑坡的岩层类型多为含碳酸盐类软弱岩层、泥化层、构造破碎层;岩石岩性多为泥岩、页岩、板岩,主要包括松散的碎屑岩,软弱的片状岩或者变质岩。

(3)地质构造:区域内的自然地质条件对崩塌和滑坡灾害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崩塌、滑坡灾害的发生需要存在一个断裂破碎带作为基础;二是滑坡、崩塌灾害的滑动面的位置空间一般由各种自然地质的构造面或结构面决定,如岩层、断层、节理等;三是山体斜坡边坡中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和地下水运动状态要受自然环境的地质构造条件所影响,如存在承压含水层的具体数目以及地下水的排泄和补给等。四是边坡斜坡的岩石间相互中断的面层、裂隙特征,岩层间的不同配合情况及其与边坡位置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内部地质结构环境都与崩塌、滑坡灾害发生的难易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地质构造特性对崩塌,滑坡环境地质灾害的发展和发生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2诱发灾害的外因

(1)降雨条件:大气降水是滑坡、崩塌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降雨、融雪及其地下水的透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当土体空隙或岩石裂隙有渗透水进入时,可以降低岩土体的抗剪强度;二是降水渗透进入地下含水层中,使得地下水位上升或承压含水层水压增加,对隔水层的岩土体产生托浮作用,其中土体也会得到软化浸水至饱和,造成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的结果。因此,大气降雨和冰雪融化都可以对滑坡产生引发和促进作用。三、地下水活动也是崩塌,滑坡环境地质灾害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有地下水活动的地方,在发生崩塌,滑坡环境地质灾害后,地下水往往会以泉的形式在崩塌面涌出或从滑坡裂隙间渗出。

(2)地震

地震作用也是滑坡、崩塌环境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地震作用经常会造成斜坡土石结构条件的破坏,从而引起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边坡上的岩土体会在地震波冲击作震动用下沿原有软弱面滑动,同时,地震作用也会导致新的软弱面形成。地震会造成裂隙和断层发育,加强了大气降水和冰雪融化的水力渗透。因此,地震过后加上降水,雪融的综合作用使崩塌或滑坡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3)人为活动

人类的资源开发活动或者工程建设项目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扰动自然地表环境,改变地层地表的原有形态,对环境地质构造产生巨大的影响,引起了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人类活动是滑坡、崩塌环境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主要包括:原生自然环境在人为地对原来的山坡边坡进行开挖、土石方的随意堆砲搬运等作用下,地形条件发生改变,地质结构遭到破坏;在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区域的地层条件因为爆破产生震动或者机械作业发生改变。

3 道路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3.1边坡设计施工要以边坡稳定性和保护环境生态为前提

在选线、设计、施工建设及运营管理中,作到进行精心设计,使边坡处于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应采用合理边坡坡率和边坡形式,充分地确保路基的稳定,充分考虑桥、涵、路的结合,减少高填、深挖,设置合适的防护工程,注意防水和排水,临河路堤要防河渠水的冲刷与浸泡。采用土地复垦恢复植被等一切必要的措施,恢复自然,保护环境。道路边坡设计到施工,应引入竞争机制,选择一个资质好的承包单位,先提出多个设计方案,邀请专家评审,确定最佳方案,再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工程监理.以保证方案正确、投资合理、施工质量、良好,使治理工程达到预期目的。

3.2提高土壤植被系统的生态护坡

在维护边坡稳定与边坡生态景观恢复实践中,以植被为主体的坡面生态工程逐渐发展起来,植被越来越成为控制侵蚀和稳定边坡的一个有效措施。道路边坡的不稳定性通常可分为表层不稳定性、浅层不稳定性和深层不稳定性,在我国的广大山地,表层和浅层的不稳定过程是边坡最常见的两类侵蚀类型,植被对解决这两类不稳定性具有很大潜力。道路坡面过程受不同形态的能量驱动,其结果是以侵蚀形式发生的坡面物质的移迁。植被作为地表的保护层.能够以不同方式影响坡面侵蚀过程。决定土壤侵蚀过程的重要因素有气候、土壤、水文和地形,其中前面三个受植被的影响,草本植物及灌木的枝叶和根系集中分布于土壤表面,能够削弱有效降雨量和调节土壤的抗蚀性,植被对坡面的水文和机械保护效应所产生的深根锚固、浅根加筋、降低孔压、削弱溅蚀、控制径流的生态作用使其具备了抗蚀护坡的工程性能。应充分发挥土壤保持技术、地表加固技术在道路边坡防护中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土壤植被系统,提高道路边坡的生态护坡效果。

3.3合理选择与搭配生物护坡工程的植物物种

利用植物进行道路边坡坡面植被恢复、建立新的植物群落时需要合理选择植物的物种,使其具有适应性、生物多样性、功能性。为保证有良好的植被,在植物选择上,应废除传统的单一植草观念,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及地质条件的植物进行目标群里设计,以求达到恢复自然的目的。植物物种可尽量采用与当地天然植被类似的种类,使植被可以实现从草坪到树林的演替。而且乡土植物更容易与自然融为一体,使得人工植被更接近原始生态。植物物种的选择与搭配应使环保机能、景观机能及安全机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使其同时具有治理水土流失、绿化、美化、改善行车条件、防止眩光、降低噪音等多种功能。

参考文献:

[1]张俊云,周德培 ,李绍才.岩石边坡生态护坡研究简介[J].水土保持通报.2000,20(4):36—38.

[2]姜德义,国 栋. 高速公路工程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J].重庆大学学报,2003,26(11):114—116.

[3]舒翔,杜鹃,曹映泓, 等.生态工程在高速公路岩石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J].公路 .2001,(7):86—89.

[4]王代军,胡桂馨,高洁.公路边坡侵蚀及坡面生态工程的应用现状[J].草原与草坪.2000,(3):22—24.

[5] 张俊云,周德培,李绍才.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绿化方法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9):1400—1403.

上一篇: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关系探究 下一篇:住宅园林绿化的设计及其施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