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教育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探究

时间:2022-10-25 03:39:45

“公信”教育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探究

摘要:为了在高等院校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公信缺失现象,通过系统地阐述公与信的辩证关系,阐述公信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就在高等院校中如何进行公信教育,研究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深化公信教育,如何使公信教育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从而实现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目标。以期为高校的教育、服务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公信;公平;公正;信任;信誉;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021-02

“公信”教育对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高校公信教育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大都强调“信”,即诚信教育,而忽视了作为基础“公”的作用。公信教育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有重要意义,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辅导员实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在高等教育中开展“公信”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和基础,是时展的需要和使命。

一、“公信”教育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意义

“公”与“信”的辩证关系。“公”即公平、公正、公开;“信”为信任、信服、信誉。有公则有信,公则立信,公则服众。不公则无信,无信则无序,无序则无章。二者相互依存,公为主信为辅,不可相互脱离、偏废任何一方。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公信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学校及教师都应予以高度重视。尤其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若使自己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有感召力和威信力,则必须注重公信教育影响,尤其要注重“公”的影响力,这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高校辅导员必须明确认识到:学生是有思想、有人格的社会成员,当他们成为教育对象时才是学生。学生所参与的教育活动是人类的社会活动,是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生理应得到人的尊严与自由,得到人格上的尊重,学校和教师也必须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平等地对待平等,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目前学术界对于高校公信教育的研究缺乏针对性,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措施。所以对公信教育的探讨和研究,为高校的教育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及有力的促进。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中遵循的“公信”教育原则

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要遵循“公信”原则,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是赢得学生信任、信服的前提,也是高校大学生民主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因为“没有民主,就不可有正确的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会从群众中来,就不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

首先,学生管理工作遵循“公平”的原则。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调研工作,了解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包括思想、学习、生活、家庭、交友、心理等具体情况,这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只有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到“公平”。通过调查研究,对特殊学生建立特殊档案,并对特殊学生给予特殊的人文关怀,缩小教师与特殊学生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做到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朋友,严禁利用个人的行为倾向性和差异性去评价学生。在大学生的评优评奖中要充分做到民主,客观地进行评定工作,杜绝、任人唯亲等现象出现。这样才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到公平。

其次,在“公平”的基础上,坚持“公正”的原则。在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学生违纪、违法等问题时,要严格执行国法和校规,奖惩严明,避免矛盾的产生和激化。做到有理有据,公正服人。在处理问题时,秉公行事,在了解具体情况的前提下,进行思想交流,公正地协调解决矛盾和问题,做到以理服人。在学生的各项评比、干部选拔等工作中也必须遵章守法,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展开,避免现象发生,并要及时向学生进行公示。

再次,在辅导员工作中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公开各种奖助学金,各种评优、评奖的条件和程序,使每个学生都能知情。对各种荣誉、奖励等评比和入党、提干等过程及结果要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保证每个学生的知情权。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监督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生民主管理中来。在各种评比中采取个人申报、辅导员推荐、集体宣讲、公众投票、结果公示等民主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使学生趋向于“信”,进而对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实现“服”。让学生的教育管理自然规范有序,才能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公信”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及个性特征的体现

首先,“公信”教育是辅导员工作协调能力的体现。具备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协调能力的辅导员,愿意与家长和其他教师交往,与人相处表现出真诚、尊敬、信任的个性特征,使师生处在“公平、对等”的平台上对话,因而也能得到学生的尊敬与接纳。同时,善于将各种活动组织起来,共同为培养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服务。这样的教师也会与学生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养成愉悦的心态,主动接受积极的思想,使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顺畅有序。

其次,“公信”教育是高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良好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体现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风师德。“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好做好育人的工作,完成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爱是师德最本质的内涵,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蕴含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它是教师高尚情感的结晶,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作为一名辅导员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崇高意义,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思想品质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灵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影响力,从而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道德升华、学业发展等都产生深远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再次,“公信”教育是利他思想和服务育人的体现。辅导员要建构以利他主义为基点的师德观,把教育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基本精神贯彻到教师的信仰系统中。“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满意,每个家长满意,教育观念必须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化,真正认识到教育是一种服务。树立服务意识,就要从每一个老师内心延伸到他的课堂,乃至要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这样才能真正地让我们的教育受欢迎。“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在现代教育中,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服务是师爱的具体体现,教师必须具有服务意识。辅导员主要是要用爱来教育影响学生、教化学生的心灵,这就更需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总之,“公”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信”的前提。做到“公”则自然生“信”,有“信”则管理有序,有序则稳,稳则和谐。辅导员是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发展。培养高品质的优秀人才,离不开“公信”基础教育,所以作为辅导员必须不断进行自我素质的培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赢得学生及家长信任、信服,促进高等教育民主管理的和谐氛围。

Education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unselors Work in Universities

GUO Ai-gu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Anshan,Liaoning 114044,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deep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in view of the present university student public faith flaw phenomenon,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letter,elaborated the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ow to conduct public education,research 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epen the education of public trust,how to make the education of public trus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alents cultivation of have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education,service and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public trust;fairness;justice;trust;credibility;thought moral character

上一篇: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立项实践感悟 下一篇:基于翻译能力培养的俄―汉双向旅游翻译课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