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大地独占西南鳌头

时间:2022-10-25 03:09:06

医改以来四川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得到了持续投入,建设经费已达12亿,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快,总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努力发挥信息化对医改的支撑保障作用,助推医改向纵深发展,探索总结出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示范作用的医改新举措――“新津模式”。

二是在全国率先开发分步实施了“四川省药品集中采购交易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通过网上采购监管平台集中采购基本药物。运用信息化手段,能够对全省57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包括4900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基本药物情况进行网上实时监控。

三是科学制定《四川省“十二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全国最早并且与发改委联合制定的省份,明确了“设计顶层、规范中层、统一基层”的建设思路,“政府主导,全力建设、整体规划,区域协调、统一标准,规范建设、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建设原则,以及“25211工程”的重点建设任务。

四是居民健康卡建设和运用取得积极进展。四川省是全国居民健康卡建设第二批试点地区,2012年12月27日,四川省居民健康卡首发仪式在雅安成功举行,标志着四川省走在全国第二批试点地区的前列。

五是以项目建设为契机,不断夯实全省基层信息化建设。2010年以来,四川省相继实施了“村卫生室信息化”、“县医院能力”、“远程会诊系统”、“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使用信息系统建设”、“卫生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等建设项目。为全省47987个村卫生室配置电脑,安装多位一体的业务信息系统;为5091个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基本药物网采专用电脑和药品条码扫描枪;在171个县医院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和医学影像信息系统。

六是以数字化医院评审为抓手,全省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2012年,四川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对127家医院进行了检查评审,其中有59家医院通过评审(其中,有35家达到四川省以及数字化医院建设标准),呈现出一批数字化医院引路、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积极跟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七是信息标准和安全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按照“25211工程”总体规划,四川省相继制定并公布了“四大目录”和“四川省区域卫生数据共享目录”,为统一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确保卫生信息和数据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走在全国前列。

卫生信息化发展步步为营

2011年,是四川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最大、项目最多、范围最广的一年。中央下达给四川省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经费总计约为8.3亿元。其中,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约4.225亿元,中西部地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约2.1594亿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约1.79亿元,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约487万元,卫生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约102万元。

截取至2012年2月,四川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各方面都得了巨大的成绩。

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基本建立,形成覆盖全省的信息网络;法定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全面建立,全省所有市、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6%以上的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82%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网络直报;建立全省卫生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21个市州181个县(区、市)的信息网络;建立全省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省出生医学证明大集中管理。

新型农村合作信息系统建立完善。自主开发“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已在全省120个县(市、区)实现新农合信息化管理,110个县与省级平台实现联网,与民政厅合作开发基于新农合信息系统基础上的民政救助参合“一站式”服务管理系统已在20个县投入使用。

医疗服务信息化快速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快,80%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了HIS系统,30%建立了LIS和PACS系统;社区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在全省71个县413个社区卫生机构上线运行;初步建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两个远程会诊中心,已经覆盖200多个医院的远程会诊服务网络。

综合管理信息化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建立四川省药品集中采购交易监督管理平台,实现全省药品持网限竞价、阳光采购;开发和运用“四川省卫生厅办公自动化系统”,全省21个市(州)和卫生厅直属单位通过OA系统,实现公文交换和无纸化办公;建立综合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实现全省卫生统计信息在线数据录入、审核、上报和汇总。

区域卫生信息化探索起步。成都、自贡、德阳、宜宾、雅安等市积极探索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并取得突破进展,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和绩效管理平台,实现了县区域内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电子科技大学分别承担的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西部地区区域协同医疗共享服务示范工程,共有219家合作医院联网实现了远程医疗信息共享。

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步状大。成都、自贡、德阳、雅安等10个地级市成立了卫生信息中心,温江等21个区(市、县)建成了县级卫生信息中心,全省147个县建立了新农合县级数据中心和专门管理部门,所有三级医疗机构均设立有信息处(科),编配有信息化专业人员,形成了领导更加重视、机构建立完善、队伍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

“十二五”卫生信息化规划发展目标

四川省“十二五”卫生信息化规划发展目标是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为切入点,建立省、市两级卫生信息服务平台,统筹推进适应医改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卫生综合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初步建立全省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使卫生信息化水平居西部前列。

全省政府办基层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全部使用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成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基层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完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使用系统,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上网采购率达到100%;全省90%以上的二级医疗机构建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并与公共卫生信息融合;建成省市两级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和卫生信息专网,实现区域内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十二五”期间重点任务

建立省、市两级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卫生综合管理五大领域信息系统协同应用;建立完善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系统和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完善卫生专网,实现全省居民健康一卡通,简称:四川省卫生信息化“25211”工程。

1. 加强两级平台建设

建立四川省卫生信息平台。支持跨地市(区域)医疗卫生业务协同,实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全省的综合卫生管理与卫生应急。

建立全省21个市(州)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以区域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综合卫生管理为主体的一体化业务信息平台,支持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服务,实现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本区域的综合卫生管理与卫生应急。

2. 完善五大业务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应急指挥、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形成覆盖全省的卫生应急与指挥决策信息系统。

加强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血液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各级数字化医院和“四川省基层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的融合,实现全省基层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省对市、市对县、县对乡镇三级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开展多种形式的远程医疗服务。

加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城市居民医疗保障系统,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实时结算和跨区域的网上结算,方便农村居民即时报销及政府实时监管,提高基金监管水平。

加强药品供应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管信息系统,动态掌握各地基本药物采购、价格、使用、报销等情况。完善省级药品采购交易平台、药品供应配送和用药监测信息系统。

建立完善综合卫生管理系统。根据各级卫生管理需要,建立包括综合卫生统计分析、监察管理、绩效考核、决策支持等内容在内的集成化、智能化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3. 加强两大基础数据资源库建设

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实现疾病预防、医疗服务,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享居民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疾病监测、医疗服务业务协同等信息。

建设标准化的电子病历数据库。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完善标准化的电子病历数据库。利用区域卫生平台,实现电子病历与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与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基层卫生以及相应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4. 建设四川省卫生信息专网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和运营商网络,建立和完善适应基础平台、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建设工程所需的四川省卫生信息专网。

5. 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

在全省发放居民健康卡,逐步将居民健康卡与新农合保障卡、民政救助卡、医疗机构就诊卡“多卡合一”,条件具备时与社保卡合并,实现全省就医、报账、健康档案提取等“一卡通”。

6. 加强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

加强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卫生信息平台及相关业务系统术语规范,制定完善卫生信息数据集标准与共享电子文档规范、重点业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信息安全与个人信息隐私保护规范、卫生信息标准测评指标体系及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开展标准化测试工作。对进入四川省的卫生信息软件进行检测、评估,建立准入制度。

7. 加强卫生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等级保护工作技术和管理规范,建立电子认证与网络信任体系,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完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和安全通报制度。加强信息系统数据灾备体制建设,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攻击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

描绘信息化发展步伐

四川省卫生信息化按照“政府主导、整体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实施原则,共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1~2012年)为共享试点、区域卫生信息化基础建设阶段:初步完成了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省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研发工作,并在有条件的市州试点实施,扩大省到市的卫生信息专网;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重点突出3个示范市、20个示范县工作,全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系统使用率达到40%;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工作,城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0%以上,启动全省居民健康卡发放工作;全省100%的省、市医疗机构和90%的县医疗机构建立和完善了信息系统;50%以上的省、市医疗机构(三级),4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完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建设;80%的省、市医疗机构(三级)开通了远程医疗服务系统;90%以上的省、市、县医疗机构建成了PACS系统,6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开通了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甘孜、阿坝、凉山等偏远地区3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开通了远程医疗服务系统;2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了远程医学咨询服务;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省覆盖;全省90%以上的村完成村卫生室的信息化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新农合信息系统进行了初步整合,实现了城乡卫生信息一体化,县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部实现网上药品采购和配送;8.10%的县级卫生局、30%的市级卫生局开通了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阶段(2013~2014年)为推广共享、区域卫生信息化逐步推进阶段:完善区域卫生信息省级平台研发工作,完成(除甘孜州、阿坝州外)市州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新农合信息系统进行完全整合,四川省基层卫生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率达到60%以上;开展全省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推广工作,城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全省居民健康卡发放率达到40%;全省80%以上的省、市医疗机构(三级),6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完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建设,为每个患者建立电子病历;100%的省、市医疗机构(三级)开通远程医疗服务系统;8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开通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甘孜、阿坝、凉山等偏远地区5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开通远程医疗服务系统;4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远程医学咨询服务;30%的县级卫生局、80%的市级卫生局开通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阶段(2015年)为完善共享、基本完成区域卫生信息化阶段:完成区域卫生信息省级平台研发工作,并完成甘孜州、阿坝州两个州级卫生信息平台,市州级卫生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基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四川省基层卫生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率达到100%;城市和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均达100%,全省居民健康卡发放率达到80%;100%的市医疗机构(三级),9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完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建设,为每个患者建立电子病历;100%县医疗机构(二级)开通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甘孜、阿坝、凉山等偏远地区,5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开通远程医疗服务系统;5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远程医学咨询服务;全面整合五大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与管理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60%的县级卫生局、100%的市级卫生局开通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未来的信息化工作重点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医院评审工作。2012年四川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对全省126所医院进行了数字化医院建设评审,评审结果已由厅务会审议,126所医院有59所医院通过了数字化医院评审,通过率46.8%。评审真实地反映了四川省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两个特点:一是建设加快,进步明显。有许多医院信息化程度和运用能力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二是参差不齐,亟待完善。在未通过评审的67所医院中,50分以下占37所,其中最低分18.07分,说明四川省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还不高,必须加快完善,加快建设。《规划》提出,到2015年,省卫生信息化水平要居西部前列。《规划》明确,到2015年,全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全部使用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成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基层卫生信息网络;完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使用系统,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网上采购率达到100%;90%以上的二级医疗机构建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并与公共卫生信息融合;建成省、市两级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和卫生信息专网,实现区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上一篇:我们的五年,我们的未来 下一篇:深圳红会模式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