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维让孩子爱上美术

时间:2022-10-25 02:36:44

放飞思维让孩子爱上美术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是孩子学习美术的启蒙阶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理解此时的孩子,因为生理和心理与成年人不同,具有理解能力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等心理特征。学习水平随着兴趣的改变而改变,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从而对美术失去兴趣,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美术教学中的不利因素,让我们的美术课堂变成孩子们学习美术的乐园,成为点燃孩子艺术梦想的导火线,为他们展开艺术翅膀献上一份力,使他们爱上美术呢?据多年美术教学经验,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寻找创作的源泉

在教学中,广大教师往往把技能、技巧作为教学重点,并用它作为衡量美术课教学效率好与差的标准。在这样一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就只会按着教师的思路去学习、模仿,学生们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感受。他们没有经过观察,没有经过思考,没有经过感受,他们就很难对所画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完整的个性体验。例如,我在教学“交通工具”一课时,一开始我为了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让他们告诉我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高高地举起手,争先恐后地要回答自己所了解的交通工具。随后我就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但是经过我的巡视,发现有很多学生在纸上多次抹擦,还有学生干脆就坐在位置上,什么也不画,有的小声地自言自语:“我不会画,怎么画呀?”我感到很奇怪,于是,我就找了几个同学,问他们为什么不画了,他们红着小脸,非常自责地告诉我:“不知道怎么画。“这时,我才突然明白:原来是我错了。创作源于生活,同学们没有在生活中对交通工具密切的接触与观察,根本没有完整的印象。对交通工具的部件、构造都不明确,又怎么能画好交通工具呢?我不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求学生画好,简直就是“闭门造车”。

二、激起创作的兴趣

兴趣决定孩子学习的方向,也决定孩子学习美术这门学科的效果。所以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美术课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优势,就是从总体上看,它是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科目。但是要想让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都有兴趣,并且能持续较长时间,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为这一节课的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

小学阶段的学生,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学生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对色彩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但是低年级的学生更加注重事物的外观形象,高年级则偏重于设计和制作,这就是他们的不同点。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了解学生的这一阶段性特征,才能使自己的课做到“有的放矢”,适合学生的心理与认知规律。如我教五年级的《画脸谱》这一课,因为以前学生只是在电视上观赏过戏剧,对脸谱的色彩,以及脸谱上色彩所代表的意义,根本就不了解。学生仿造涂鸦,必定会兴趣大减。根据这一情况,我及时做了调整:先放映一段京剧视频,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京剧演员脸上的色彩。之后我又给他们讲解了这些色彩所代表的意义。紧接着我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无色脸谱,让学生来当化妆师,根据刚才所看视频,在无色脸谱上添加色彩。由于是要他们自己动手,来给这些“演员”涂脂抹粉,所以同学们立刻兴趣大增,顿时,场面马上变得热情高涨起来。学生在脸谱上涂满了五颜六色的浓厚色彩,趁着兴奋劲,我再借机把脸谱的勾勒知识介绍给学生。就在这种热热闹闹、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学生既懂得了知识,又学习了绘画。至于学生作品画得怎么样,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在这堂课上同学们都乐于参与其中,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绘画,并在此基础上懂得了一些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并从中受到中华民族艺术的熏陶,一举多得,何乐不为呢!

三、用想象为孩子插上艺术腾飞的翅膀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这是爱因斯坦说过的话,这足以说明想象力的重要性。因为想象力推动着科技的进步,是知识得以不断完善、不断更新进化的源泉,所以要想让孩子的艺术有所成就,就必须充分发挥孩子自由想象能力。学生的作品,往往想象奇特,构思大胆,手法随性所至,色彩夸张,无拘无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所在。教师不应该抹杀孩子自由想象的天性,而应该让他们的个性尽情张扬。

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作品尽管有创作的不足,但是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他们的创作却各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时时刻刻透露着他们独特的想法。虽然幼稚,但这正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小学语文课里有一篇课文《画杨桃》,讲的是老师让学生画放在讲堂课桌上的一个杨桃,结果一个学生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为此,大家都嘲笑他。但是老师却让同学们站在这个学生的角度去观察,使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嘲笑是错的。

“生活处处有美。”学生的各方面都处于一种发展、被发掘的阶段,每个学生自身都有不同的潜力,他们有着各自对美的独特的感受力、欣赏力、评价力,而这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其进行不断地引导与发掘,使其产生一种对于美的表现力。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用自身的真诚点亮每一名学生内心对于艺术的爱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个性与兴趣,将自身独有的艺术才华展现出来。

总之,我们应遵循教育规律,理解新课标对美术教学的要求,弄清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关系,教育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只有学生对于美术产生了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力,美术教育才谈得上成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教育,才会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火花,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堂。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如何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体育教学环境 下一篇:浅议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