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127例护理方案回顾性分析

时间:2022-10-25 12:57:20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127例护理方案回顾性分析

摘要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7例,参考Schatzker分型,I型37例、Ⅱ型21例、Ⅲ型23例、Ⅳ型46例。术前常规摄片及CT检查,根据不同情况予以早期24h内手术及消肿后手术治疗处理。术后抬高患肢,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护理方案。结果:所有患者均3~4个月内骨性愈合,3例出现伤口愈合不良,经后期换药后痊愈。未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早期并发症。随访8~24个月未发现创伤性关节炎及膝关节畸形愈合。予以患者HSS评分,优61例,良36例,可27例,差3例,优良率76.38%。结论: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时,根据不同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及手术方式采取相应准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确保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社会发展,工伤及交通事故逐年故增多,胫骨平台骨折由于其严重性和难治性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认知。膝关节是人体承重的重要关节,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损伤后易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且常常合并有韧带、神经、血管的损伤,故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护理具有其特殊性。外伤可导致关节面移位、塌陷,影响关节活动功能,导致后期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同时产生的骨块移位可影响膝关节周围血管神经,产生相应损伤,增加患者致残风险。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重要性为广大医务人员所认识,不恰当的治疗方案直接导致后期关节僵硬、复位丢失、骨折不愈合甚至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7例,予以同手术期及时准确的护理治疗,确保了手术疗效及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结合后期随访结果,现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予以回顾分析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27例,男79例,女48例,年龄19~67岁。其中车祸伤52例,高处坠落伤37例,重物砸伤32例,其他6例。其中开放性骨折41例,闭合性骨折86例。按照Schatzker分型,I型37例、Ⅱ型21例、Ⅲ型23例、Ⅳ型46例。

术前准备及护理方案: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胫骨平台骨折通常为高能量损伤导致,观察其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在高龄患者人群中,由于骨强度和骨密度的降低,虽然较小暴力亦能导致胫骨平台骨折,高龄患者对创伤的耐受性较差,并且高龄患者往往合并其他并发疾病。患者人院第一时间内详细查体,并对患者一般情况做出评估。②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循环情况,观察有无神经损伤情况。当发现异常情况时注意与骨筋膜室综合征及休克体征鉴别。③固定并抬高患肢,注意肢体保暖。④术前常规抽血检查(针对急诊手术患者15min内做好术前抽血检查),联系相关科室行行常规X线正侧位片检查,常规CT检查。⑤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必要性,消除其紧张情绪。

手术:①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麻醉方案。②参考术前各项柃查结果采取相应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案,在减少对周围组织的过度剥离前提下,予以骨折准确复位,牢固固定。③手术区内放置引流管,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后闭合创口,结束手术。

术后护理:①局部护理: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密切观察患肢肿胀情况,避免绷带过紧导致血管神经受压,使用下肢静脉泵,防止血栓形成并减轻肿胀。②引流: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必要时于手术12h后开放负压,如引流量过少或持续引流出大量血性液体则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③功能锻炼:术后6h即开展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小腿三头肌被动功能锻炼,在避免疼痛前提下予以患肢踝关节、跖趾关节被动功能锻炼。术后24h即行膝关节被动功能锻炼,防止粘连及后期关节僵硬出现。拔除引流管后予以CPM机辅助下膝关节屈伸活动功能锻炼。④患肢负重: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较早,但负重时间开始较晚,由术后影像学资料所决定。在支具保护下分为部分负重、完全负重两部分组成。

复查及宣教:①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式,负重较晚,而早期即行关节屈伸活动功能锻炼。②正确使用助行器,早期下床,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③建立患者档案,予以分类记录。

结果

127例患者中,失随访3例,拒绝随访1例,余12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所有骨折类型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4个月;根据HSS评分,优61例,良36例,可27例、差3例。

3例出现伤口愈合不良,经后期换药后痊愈。所有患者围手术期中未发现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血栓形成及皮肤压疮情况。

讨论

人院评估:胫骨平台骨折损伤机制多样,骨折类型复杂,承受暴力较大,患者入院时往往伴随其他损伤。并且由于胫骨平台解剖位置特殊,暴力造成骨折损伤的同时亦对周围组织有损伤,有文献报道,胫骨平台骨折往往伴随关节内半月板及周围韧带损伤,严重暴力甚至产生N窝处血管神经损伤。所以早期查体非常重要,需明确骨折是否为开放性,是否伴随血管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风险是否较大,是否需急诊手术等。所以根据初步病情评估,制定出初步护理方案,对症处理,这点尤为重要。

手术前心理护理:手术治疗往往导致机体创伤,各种并发症及意外甚至可危及生命,患者因此对手术会有恐惧,担心手术能否成功,术后疼痛是否可耐受,后期是否会有后遗症。由此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导致患者不能很好配合手术,增加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确定手术方案后,需注意观察患者心理及行为变化,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并且详细核对医嘱,明确患者有无特殊处理。详细记录患者血压、脉搏、心率等临床参数,如发现异常通知医生,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术后静脉血栓预防:静脉血栓于骨外科中发生几率高、危害大,血栓脱落后往往导致脑血栓、肺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重则将死亡。而对创伤外科的术后患者来说,外伤及手术刺激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患肢制动导致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这些因素都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术后我们常规予以患肢抬高,早期即行功能锻炼,促进静脉回流。拔除引流管后予以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肝素、利伐沙班)应用。如发现静脉血栓高危患者则予以下肢气压泵对两下肢进行间隙性气囊压迫,以促进血液回流,减小血栓发生几率。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随访及健康教育:由于国内社区医疗方面的欠缺,患者出院后不能在社区中获得很好的康复和治疗。因此我们对出院后患者定期予以复查并日,电话随访,复查时间为出院后2周、4周、8周、12周。以了解患者恢复情况,予以患者进行正确宣教,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并且避免出现过早负重导致骨折移位。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在拐杖辅助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确保在不破坏骨折愈合环境前提下,患者能够恢复部分功能,早期融人社会。

上一篇:综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下一篇:嗜铬细胞瘤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