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本土电影大翻身

时间:2022-10-25 12:06:40

意大利:本土电影大翻身

眼下好莱坞电影打着“全球化”或“国际化”旗号如鲨鱼般吞食全球市场,面对如此强势,各国纷纷打出“本土”牌,诸如“新新浪潮”、“纯X国电影”、“乡土电影”等,“本土化”倾向十分强烈。意大利作为欧洲电影大国,虽然2011年度总票房比前年减少10%,为8.44亿美元,但本土影片却实现了大翻身,其所占的市场份额从前年的31.91%上升到37.51%,而好莱坞影片因意大利观众兴趣缺乏而从前年的60.15%下降到48.46%。另外,有4部本土影片进入票房前10名。《多么美丽的一天》以5937万美元胜过《哈7》而居榜首,还有22部本土影片票房均超过380万美元。

如此大翻身的关健在于传承。其一是传承特色喜剧,其二是传承新现实主义。意大利的喜剧电影历史悠久,早有德·菲里波、托托、索尔迪等主演的,近有罗·贝尼尼主演的。与胡闹的美式喜剧片不同,意大利的喜剧片用大文豪高尔基的话说是“含着眼泪的笑”,亦即忧伤的喜剧效果。例如《警察与小偷》描写一小偷(由拍有系列喜剧片的托托饰)卖假古币被警察抓住,坦白是“太穷了”,但警察也要交差,前者在后者陪同下去自首。全片中两人一追一逃令观众捧腹大笑,但看到结尾不由得对二战后意大利平民的贫穷和无奈产生同情。贝尼尼导演兼主演的《美丽人生》更是通过父亲用滑稽的游戏哄骗儿子来反衬犹太人在纳粹集中营里的悲惨遭遇。近期意大利喜剧电影承袭了60年代由得·西卡等导演和索菲娅·罗兰等演员创建的“社会喜剧”(代表作有《昨天、今天和明天》《意大利式结婚》等)传统,即在原先的“悲喜剧融合,聚焦现代生活”之基础上加进许多本土文化、地域特色和时政时尚等元素。结果这种“新社会喜剧片”足以与好莱坞大片分庭抗礼。去年意大利本土影片票房榜上的前8名均为喜剧片,加上另外2部,总的票房达1.8亿美元,超过前年的1.4亿美元。最卖座的《多么美丽的一天》(CheBelagiornata)成本才660万美元,却因为加进恐怖组织计划炸毁米兰大教堂这一地域文化(宗教)和反恐时政以及由超高人气的明星担纲,结果创下意大利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纪录。该片由导演吉·诺扎蒂和电视喜剧明星切·扎隆继2009年《漫步云端》后二度联手。剧情描述一名南方青年阴错阳差地当上了米兰大教堂的保安,为了帮漂亮女友给教堂内名画拍照,居然将那些稀世珍品私自拿出来,拍完后又送回去,结果被一个恐怖组织看中,要他去炸毁大教堂,爱情和职守的双重危机迫在眉睫……惊悚、浪漫、性感、苯拙等嘘头撮合在一起,不卖座才怪呢。

新现实主义是20世纪伟大的电影运动之一。这一学派崇尚真实的美学原则和美术风格仍然传承在当代意大利电影之中。第62届柏林电影节将金熊奖最佳影片授予维托里奥和保罗·塔维亚尼兄弟的新作《凯撒必须死》(Cesaredevemorire),正表明:新现实主义精神永世长存;崇尚真实已成为当代世界电影的主流。塔维亚尼兄弟早在50年代就筹建电影俱乐部,拍摄纪录片。1977年凭借《我父我主》夺得金棕榈奖,1982年又以《圣洛伦佐之夜》在戛纳电影节捧得评委会大奖,这对兄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表现角度相当独特,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拍摄方法纪实化,实地取景,用非职业演员。得奖作《凯》就是由两位耄耋老人在罗马的雷比亚监狱(专门关押重刑犯)内跟踪拍摄犯人们排练演出莎士比亚名剧《尤利乌斯·凯撒》的整个过程。那些犯人有的是黑手党成员,有的已被判死刑或终生监禁,他们一边排练,一边从莎翁剧中人物身上找到了与自己生命相关的东西。用美联社的评论说:“排演这出戏剧不仅让这些特殊的演员了解了各自所扮的角色,也让他们了解了莎士比亚笔下的友情、权力、不忠和暴力。”或者引用一名犯人在演出结束后说的话:“自从遇到了艺术,才发现了真正的牢房。”实际上,他们这才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和自由的可贵。片中并没有那些扮演者对自己罪行进行忏悔的画面。“影片首映后,他们要继续在狱中生活,自由之门又被关闭”,所以在柏林电影节颁奖的那晚,他们因身份特殊,根本无法出席。评委会主席、英国著名导演麦克·李及其他评委特地通过塔维亚尼兄弟向参演的服刑人员表达问候和敬意。

这部影片的表现手法大胆绝伦。全片采用黑白影调,纪录片形式,打自然光,同期录音,全部非职业演员。之所以选演《尤利乌斯·凯撒》,因为该剧主角是功彪显赫却遭惨杀的悲剧人物。这种“片中剧”的套式叙事结构颇具“间离”效果,既将凯撒的悲剧全情演出又影射周遭的现实社会。用导演的话说:“希望观众看了片子后认识到,即使是罪犯也应该得到一定的尊重,对一个人头颅的惩罚是可怕的,这也正是莎士比亚的光辉教诲我们去深思的。”难怪他俩在领奖台上激动又敬意地将参演的犯人姓名一一报出来。

上一篇:乔振宇:古装大侠的现代情怀 下一篇:DMG联手迪士尼中美合拍《钢铁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