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生本教育理念 改革职中语文教学

时间:2022-10-25 11:46:08

实践生本教育理念 改革职中语文教学

一、职业中学语文教学转向生本教育的要件

生本教育是教育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先生创导的一种教育理论。其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

目前集中在生本教育旗帜下的实验学校(主要是小学)已经达到100多所,很多学校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但运用“生本教育”理论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并做出明显成效的职业中学为数尚少。因为相对于在小学、普通初高中,在职业高中推行生本教育多一层现实的障碍,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是进不了普通高中才进职业高中的,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比较差,知识结构也比较零乱,表现在语文上是基础普遍比较差,语文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水平偏低,学习语文课的意愿普遍很弱,学习兴趣几乎为零,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

所以要想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推行生本教学,我认为首要的是为师者要使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所思所想,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

我充分发挥语文老师的优势与学生加强沟通,要求学生每周写一次随笔,学生在随笔里什么都写,什么父母吵架啦,哪位同学伤害我啦,哪位同学恋爱了,或者说什么时候心情不好啦等等。我看了之后总是给他们适当的疏导,有的时候看学生的问题比较严重了,就干脆找他来谈谈;再有一个沟通的途径是作文,要求学生作文写真话,抒真情,发乎真情的评语也是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由此点滴增加对老师的信心,由对老师有信心而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对语文兴趣渐浓、信心渐强是我们推行生本教育的基础之一。

其次是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尊严感,培养学生的成就感。生本教育是自主的教育、平等的教育、人性化的教育。尊重是人的需要,尤其是成长中的问题不少的中职学生,更需要用尊重、肯定、表扬给予他们以自信、尊严和成就感。这就要求老师发自内心的爱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欣赏学生的每一个想法、神情、愿望和进步。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与解放孩子。”当学生感到被尊重、信任甚至欣赏时,学生的尊严感和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学生享有尊严感与成就感会促使师生关系和谐,会使学生的思想身心得到一种解放,处于一种思想的自由状态、身心的愉悦状态。这种和谐会使课堂处于一种创造性的氛围之中,这会使学生的学习天性得到自由释放,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欲望,使学生进入“乐知”、“好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学习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职中语文生本教育的现实尝试

1.把社会实践与语文课教学结合起来,用教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讶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我尝试把学生带到实践中学习,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我认为这就是生本教育。

例如在讲授应用文单元中“应聘与求职书信的写作”时,我分两个阶段来让学生体验生本教育的乐趣。先是写求职信环节,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做足功夫:每班分四组,每组就网络上或者其他途径找到的规范化的求职信做出分类与分析,然后针对自己的专业特点每人写一篇求职信,然后由小组推荐一篇在课室多媒体上展示,其他小组的学生来评判、修改、打分,最后才是老师根据求职信的要素逐个小组进行点评;第二个环节我设计了模拟求职现场的教学环节,分三组让学生进行面试演绎:第一小组模拟面试官,针对本专业的特点集体讨论设计出切合实际的面试题目并根据“求职者”上交的求职信进行现场考核,并根据“求职者”现场的表现,当场给出是否录用的答复并说明理由;第二个小组大部分学生模拟“求职者”;第三小组模拟评判者,对面试官和求职者的表现作出点评。由于这些学生都高三了,很快就走向社会了,所以学生们都相当热情,很多同学很卖力地早早就准备写求职信和简历了,很多同学甚至请教老师面试礼仪,想如何自我介绍,准备面试时的衣服等等,忙得不亦乐乎!模拟面试时课堂气氛空前热烈,“求职者”紧张应答,“面试官”更是像模像样,点评恰如其分。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热情高涨,全身心投入。每人都尽全力参与,都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学生们在学习感想中写到:“通过这次模拟应聘会,我想将来面对公司人事部门的主考官时,我们能做到随机应变,很好地回答对我们来说有难度的问题了”。

“本来我是个很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女生……当我踏入模拟应聘会场的那一刹那,我紧张得要命,但同学们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于是我鼓足勇气走了进去。经过这次面试我信心大增。”

职业中学的学生底子薄,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真正提高学生把握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就必须使语文教学紧紧地与实践相结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实践性教学不但使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学到应用文的写作技巧,而且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把专业课教学与语文课结合起来,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着力点在其所学的专业科目,根据大语文教学的理念,应借助专业课的这种优势,将专业课的一些知识巧妙的穿插于语文教学中,用专业课的教学方式来改造语文课的教学模式,激起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我的具体做法还是以学生为主,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智慧。本人所教的专业班有三种:计算机专业班、会计专业班、物流专业班。上计算机班语文课时,针对学生大部分是男生,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本人经常把语文课与学生的专业课联系起来。例如本人教《景泰蓝制作》一文时,为了确实让学生掌握景泰蓝这种工艺品的特点,本人放手让他们去图书馆翻阅或者上网查询有关景泰蓝的相关资料。要求每六个学生为一组制作一份关于景泰蓝的poster,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或去查阅书籍、画报或上网,从网上选用所需资料,或自己根据资料重新撰写景泰蓝的资料。学生制作的一张张poster图文并茂、制作精美、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然后,本人用一节课时间演示学生做的poster,在演示poster的过程中,要求每一组的组长上台讲述他们制作poster的内容。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poster讲述了景泰蓝的历史、景泰蓝的原产地、景泰蓝的原料、景泰蓝的制作过程、景泰蓝的欣赏和景泰蓝的出口。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他们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那是他们的作品、心血,那是他们自己当教师在向同学们传授知识,能不认真吗?所以语文教师在加强自身文学修养的同时,还要了解学生所学专业,把语文课与学生的专业课结合起来,催化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从而上活职中语文课。

总之,在职业中学推行生本教育要结合职业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从教学的实际需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来设计教学,紧密联系社会实践与专业实际,用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真正从生本教育的角度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上活职中语文课,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3.中职语文生本教育的评价

生本教育主张自主性、讨论性、合作性的学习。以此相适应的学习评价也应该有一定的创新,通过评价发掘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增强学生的主题意识,锻炼学生评价能力,自信心;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增强责任、不断攀登。

(1)学生自评

自评是学生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过程。生本教育对学生的自我评价非常重视。我经常利用各种契机引导学生“自评”,从而自我诊断、反思和调控,与他人主动地、积极地进行比较,使他们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主任翁意识,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动机。同时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会学习,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学生互评

互评是学生间交流、合作的过程。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已习以为常,评价也需要合作完成。因为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一样,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既可以发现别人的优点,又可以了解自己的缺点,取长补短,从而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提高学习能力。互评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和向他人学习,同学们在友好的合作氛围下进行相互讨论,相互评价,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对自己和对待他人。

(3)教师评价

我评论和评估学生的表现,多使用肯定式(赞扬)评语或鼓励式评语。上课向学生提问题,给其充分的时间考虑,避免学生产生恐惧、焦虑、紧张,尽量少点名,避免后进生觉得“我不行”,怕出错误而不敢参与等消极心理。学生在课堂内外能经常听到教师鼓励评价语,心理就会放松很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提高语文生本教育的质量。

(4)企业加入评价

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我常常有意识地把课堂搬到企业工厂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企业相关人员的面试,或口头介绍公司、推销企业产品,或签写合同,写分析报告,或解读说明书,解读操作程序等,然后企业根据学生的表现,采用“考核评分与考核评语相结合,以考核评估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因为学生很在乎、很关心企业对自己作业的评价意见,使得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促进学生技能发展的作用。

总之,我努力把形成性、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投入程度和团结协作精神,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丰富多彩的鼓励性、肯定性的评价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留出最大的空间,让学生人人成功,人人成才。

参考文献

[1]刘群.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人民教育,2008(21).

[2]温晓东.刍议中职语文学习评价.职教论坛,2008.

[3]叶暄.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人格教育的魅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17).

[4]郑穗青.浅谈表现性评价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广东教育,2009(2).

[5]岑建毅.巧借外力,激活中职生语文学习热情.广东教育,2009(2).

[6]韩伟红.创设多样化活动上活职中语文课.广东教育,2009(2).

作者单位:

广东东莞市常平镇黄水职业中学

上一篇:如何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 下一篇:谈声乐教学中气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