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动物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课

时间:2022-10-25 11:23:17

如何讲好动物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课

摘要:《动物寄生虫病》是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掌握防控寄生虫病的发生是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动物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这一节内容是该课程的教学核心,文章介绍通过讲危害、讲思想、讲方法三讲讲该本节内容,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寄生虫病;预防;控制;防控;授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5-0094-02

《动物寄生虫病》是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寄生虫病属于动物疫病的一种,个体发生后可引起群体发生,其危害不亚于动物传染病。正是因为寄生虫对畜牧生产及人们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畜牧生产中掌握寄生虫病的防控技术,对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动物寄生虫病这门课程,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们掌握寄生虫的防控措施,尽可能避免感染,所以掌握防控寄生虫病发生的措施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本次课的内容“动物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是本门课程的教学核心,如何上好本次课,使学生们既明白防制的原因,又能掌握防制的方法,本人在教学内容上做了些调整,通过“三讲”上好本次课,取得较好效果。

1 讲危害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动物寄生虫病》,是由张宏伟、杨廷贵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本教材中动物寄生虫病的危害是放在本次课之后介绍的,将其提前讲述,让学生们明白为什么要防控动物寄生虫病,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其危害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寄生虫寄生于动物体内或体表,严重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如猪蛔虫寄生于猪体内,使猪的生长速度比正常猪即没有感染猪蛔虫的猪降低30%左右;二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如囊尾蚴病、旋毛虫病、棘球蚴病、血吸虫病等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使学生们明白预防动物寄生虫病的发生不仅在于保障畜牧业的正常发展,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2 讲思想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往往注重技术性、理论性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思想观点的培养。本人在讲授本节内容时,除了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外,而且引起学生们在思想上重视,使学生们主动去学习,自觉去预防。

按照教材内容,归纳为两方面:一是贯彻防重于治的思想观点,因为大多数寄生虫病的病程呈慢性经过,即从感染到发病需要较长时间,此期间寄生虫在体内造成的饲料浪费、人力物力消耗的损失是较大的,也是不可挽回的,故主要在于避免寄生虫病的发生。二是强调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优于单一的预防措施的思想观点。如目前在农村主要采取驱虫措施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但年年驱虫,年年有虫,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预防措施单一。此时告诉学生们不能单纯为驱虫而驱虫,眼光要看远一点,不能只图眼前利益,只有采取综合性措施消除感染来源,才能达到消灭寄生虫病的目的。

3 讲方法

本次课的重点就是要学生们掌握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具体方法,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告诉学生们学习的方法,掌握防控的规律,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防控的规律在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出,需老师去归纳总结,切忌照本宣科,关键是引导学生们动脑子思考问题。

在本节内容里,笔者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让学生们提前预习本节内容,上课时就讲一个寄生虫病病例,针对该病例,让学生们讨论如何预防该病的发生,这样学生们把预防措施与实际病例结合起来,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学生们理解后,对综合性的防控措施进行归纳总结:一是从体内到体外的防制方法。首先是增强动物机体的抵抗力,使动物机体产生对寄生虫病的天然抵抗力,预防动物感染。二是攻破寄生虫病流行环节的防控措施。如预防日本分体吸虫病的措施有粪便进行发酵处理,消灭中间宿主钉螺,避免接触疫水,注意放牧安全等,其主要目的都是消灭感染来源。通过实例对学生讲解,使学生们能够灵活去应用。

总之,在动物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本节中,通过以上三方面讲授,不仅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们在思想上重视,同时也掌握了防控措施。简言之,要上好一堂课,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内容,而且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且方法多样,这是关键。

上一篇:江油市水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建议 下一篇:农业部:熟肉制品和燕窝将禁止携带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