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视角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动因分析

时间:2022-10-25 09:22:30

双重视角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动因分析

【摘要】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正在“做大做强”,合并是会计师事务所扩张规模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和经验证据,分别从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角度,分析归纳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动因。

【关键词】合并;事务所;动因

一、引言

合并是会计师事务所扩张规模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政府的倡导下连番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合并浪潮:1998-2001年期间的“资格导向”合并阶段,2001-2005年期间的“声誉导向”合并阶段,2006年至今的“危机导向”合并阶段。

以1998年事务所脱钩改制为契机,职业界逐步走上合并重组之路,着力提高本土所的执业能力和竞争优势,缩短与国际大所之间的差距已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实现跨越式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当务之急与首要目标。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10月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要求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力争在未来五年努力实现规模结构合理、执业领域大幅拓展、执业环境改善等主要发展目标。

然而,相较于已有百年历史的国外会计师事务所,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着起步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规模小、内部管理存在缺陷等诸多问题。于是,通过引导和推动国内事务所以合并的方式实现超常规快速发展已成为政策制定者、行业管理者和业界领导者的共识。笔者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和经验证据,分别从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角度,分析归纳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动因。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动因——供给角度

事务所想要变强,首先需要改变其内部环境。对此,浙江天健东方事务所董事长曾表示“不积极寻求合并,单纯靠本所独立发展,同样可以有每年15%甚至20%的发展速度,但跟合并相比还是速度太慢”。同时在我国经济转型和新兴市场的背景下,从供给方即事务所的角度出发,合并便是其为了顺应潮流、占有更多市场份额、获取长期竞争优势所采取的必然选择。

(一)提高市场份额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想方设法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获取匹配的有价值的资源,从而才能更容易获取超额利润和持久的竞争优势。国际“四大”进入我国市场后,凭借其专业优势与丰富的经验,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中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同时开展业务时也可从我国政府部门获得较多的支持。这种情况下,国内的一些大所要想与之抗衡,合并便成了便捷获取资源的有效途径。通常,事务所合并的直接结果就是规模扩大、占有更多的客户资源。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事务所在业界的地位和获得更高的收入,同时能在充分吸收已有客户资源的基础上吸引新的客户资源,因为在事务所规模和业务能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很难承接一些大的审计项目。

(二)获取优质人力资源

会计师事务所是“人合”型企业,人力资源对于一家事务所的发展壮大尤为重要。如果一家事务所的员工具有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素质,那么这种事务所就拥有良好的人力资源。目前我国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获取优质的稀缺的人力资源来加强竞争优势也是事务所合并的动因之一。

(三)取得规模效应、节约成本

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合并与其他类型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并无实质性差异。基于并购理论,企业合并能够实现管理协同、降低成本等规模效应。比如,事务所通过合并从目标事务所接收大批具有业务经验的执业人员,减少了一些必要的业务培训支出;事务所还可以缩减重复的组织机构的管理人员,节约管理成本。

一些学者发现,合并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事务所的效率。如Ivancevich和Zardkoohi(2000)通过对“”的合并研究发现,合并导致成本降低从而提高了审计效率。Tsai,et al.(2008)的研究也指出,由于事务所合并规模经济效应带来的好处要超过提高内部组织成本。

(四)树立品牌

与实体产品不同,品牌对于审计服务产品的价值可谓至关重要。品牌是事务所的无形资产,而且是核心资源,更是事务所综合能力的反映。拥有良好的品牌和口碑不仅能帮助事务所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工作团队,而且能够影响客户在选择事务所时的决策,使事务所在争取业务时拥有更大的谈判优势和议价筹码。因此,有利于品牌的树立和品牌资源的获取也是事务所选择合并时非常看重的一点,同时也是政府大力倡导国内大所之间“强强联合”的用心所在。

(五)优势互补

合并对参与合并的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是一项优势互补的交易。在人才、市场、质量等方面,各事务所的优势在合并后可能形成合力,各事务所的不足也可能在合并后得以补救。例如一家事务所想要进入另外一方所拥有的市场,另一方也期望能通过合并扩大其规模、增加客户数量、提高专业技能。事务所通过寻找和利用与自身匹配的有价值的资源、能力来实现价值最大化,因此进行合并就相当于对资源和能力边界进行优化。由于与自身事务所匹配的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通常是稀缺的、不可模仿的、缺乏直接替代品的,当事务所无法通过市场和内部化获得这些资源与能力时就必须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集聚、分享或交换(房巧玲、房玲、亓亮,2012)。这种合并能够带来1+1>2的效果。

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动因——需求角度

就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事务所基本不存在为了获得执业资格达到准入门槛而被迫进行的应急式合并的情况。会计师事务所的着眼点已经更多地放在怎样迎合市场需要,谋求长远发展。当前最为丰厚的审计业务市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跨境服务市场和上市公司,尤其是前两个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执业能力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从审计市场的需求方的角度,他们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考虑的是信号传递、费用及审计质量等方面。

(一)公信力

声誉理论认为,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拥有更好的声誉,其更有能力和动力保持事务所的独立性。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更注重长期发展,更在乎自身的职业声誉。事务所合并后会积极树立自身良好的职业声誉,因为这不仅有利于争取到更多更大的优质客户,促进自身的发展壮大,也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审计质量,而这反过来又提高了其职业声誉,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方面国际“四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公众眼里,百年发展历经数十次合并打造出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经成为“高质量审计”的代名词,甚至有学者在研究中将其作为高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企业通常选择这样的事务所来表达其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以此来吸引潜在投资者。

(二)审计费用

不论对事务所还是被审计单位来说,都希望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事实上,一些研究发现合并并未导致审计费用的提高。那么在客户提供的报酬有限的情况下,由事务所合并而产生的规模经济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从而为事务所带来更多的相对收入。

(三)抵御风险

根据保险假说,如果审计师因为违反职业规范、缺乏执业胜任能力等原因,出具了不当审计意见,致使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发生损失,那么审计师应当对投资者承担虚假陈述的赔偿责任,赔偿投资者的损失。在严格的连带责任制度下,事务所合并将使投资者在公司破产时从会计师处获得的期望赔偿金额增加。而事务所合并后不仅经济实力上了一个台阶,如果整合得当,人员专业化程度、组织管理、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等方面都能有效提升,这样反而利于降低审计风险,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四、结论

不同的合并动因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从我国事务所合并演变路径来看,政府强制推动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很多人认为我国大陆事务所合并与其说是出于种种市场化动因,不如说是行政管制力量推动的结果。很多合并是在没有充足动机和充分准备情况下的勉力为之,这并不利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市场环境,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仍然是大势所趋。正因如此,事务所应该更加注重合并的内生性需求,基于市场化动因,并对是否适合合并做好尽职调查。

参考文献

[1]王琰.合并对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的影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11).

[2]马笑芳.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动因与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11(10).

[3]房巧玲,房玲,亓亮.基于资源观视角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动因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05).

[4]李明辉,刘笑霞.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动因与经济后果:一个文献综述[J].审计研究,2010(05).

[5]李明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基于德勤华永和中瑞岳华两起合并案的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1(01).

[6]彭兰香.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11(12).

[7]吴溪.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质量控制[J].会计研究,2006(10).

上一篇:信托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下一篇:论体验营销在服务型企业品牌塑造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