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麦管理技术措施

时间:2022-10-25 09:18:20

春季小麦管理技术措施

摘 要:春季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小麦进入了一个快速生长时期,而各种病虫草害也随之而来,由于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可能有自然灾害的发生,这样给小麦中后期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重点阐述豫东麦区2013年小麦春季管理的技术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豫东麦区在2012年10月份降雨量小,墒情较差,许多麦田是浇灌种植,但由于播种量较大,大部分地块出苗齐全,只有个别地块存在缺苗断垅现象。总的情况看,目前大部分地块,都是一、二类苗,苗情长势正常。麦田管理春季是关键,应当根据麦田不同情况,分类管理,具体指导,特别是旺苗田和弱苗田,在栽培管理上都要立足于“早”,狠抓“促”。小麦春季管理一般分为:返青、拔节——抽穗及抽穗、杨花——灌浆成熟2个阶段。

1 返青、拔节——抽穗期的管理要点

1.1 看苗追肥

对于长势较弱亩的3类麦田,要及时追肥,一般分2次追肥:第1次在返青期尽早追肥,一般追施尿素10~15kg/667m2,同时配施磷酸二氢钾肥2kg/667m2 左右,以促壮苗,在拔节后期再追施1次尿素 5~7kg/667m2,以促大穂;对于壮苗麦田,只需在拔节后期追施尿素 5~10kg/667m2即可,同时施磷酸二氢钾 2kg/667m2,促大穂、大粒;群体偏大的旺长麦田,前期要严格控制肥料,在拔节后期根据苗情而施,一般尿素为5~7kg/667m2即可,也同时施磷酸二氢钾2kg/667m2;对于由于播种过早、播量过大,年前有明显旺长趋势的,为防止后期倒伏,应及时采取化控措施,在刚起身时及时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50g/667m2或壮丰安30~40mL,加水25~30kg进行喷施。

1.2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以小麦纹枯病为主,春季感病时间在3月份,危害小麦基部一、二节间,最佳防治时间为3月上中旬,药物可选择禾果利、三唑酮等;这个时期害虫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注意观察虫情,做到及时防治,蚜虫可用抗蚜威或吡虫啉等,红蜘蛛可用阿维菌素或杀螨醇等。

1.3 小麦杂草的防治

冬前没有进行过杂草防治的麦田,在小麦起身前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时间必须在3月底之前,注意根据麦田不同的杂草类型有针对性的施药,一般气温10℃施药最好,气温低于4℃不能施药,严格除草剂的使用量,做到均匀喷施,以免影响药效或造成药害。

1.4 搞好小麦“倒春寒”的防御

近几年气候变化异常,要特别注意晚霜冻给小麦造成的损失。其主要预防措施有:选好对路品种;进行适期播种,不要播种过早;在小麦起身时要进行中耕;在每次强冷空气来临2~3d前,进行田间灌溉;进行合理施肥,增加根系和叶面的抵抗能力。一旦受到冻害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及时浇水或施肥,促进小麦再分蘖或形成大穂大粒。

2 抽穗、杨花——灌浆成熟期的管理技术要点

小麦在生长后期要结合不同麦田,及时管理,搞好“一喷三防”。

2.1小麦病虫害的防治

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和小麦个体生长发育的完成,小麦的各种病虫害也相继不断地发生,此期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叶枯病、赤霉病等很多种,主要虫害有:蚜虫、麦蜘蛛、吸浆虫及粘虫等,这些病虫害如果不及时防治,一旦发生,可能给小麦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会造成小麦减产。

小麦白粉病发病高峰在4月份、锈病的发病高峰在5月份,防治这两种病害可以每667m2 50%多菌灵125g或20%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2.5%禾果利及12.5%烯唑醇20g等,叶枯病的防治方法及药剂与白粉病、锈病基本相同;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天气性病害,重点在于防止这种病害发生,在扬花期每667m2用50%多菌灵100g+15%三唑酮50~75mL兑水喷施,一般1~2次。在病害防治时,几种药剂交替使用效果会更好。

化学防治小麦害虫的主要药剂基本上都是一些菊酯类农药,经常使用的有:1.8%阿维菌素乳油、1.8%的可螨虫、吡虫啉粉剂、25%辉丰快克菊酯等,可以根据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剂轮换交替使用,虫害发生严重的田块,可以用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在小麦生育后期通常是几种病害和虫害并发、叠发,这个时期要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几种药剂进行混用效果会更好,但在药剂混合时切忌酸、碱性不能冲突,药性要一致,药剂现配现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也可以加入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起到一喷多效的作用。

2.2注意在小麦生育后期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小麦造成的危害,做到及时进行防御

小麦后期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热风、风雹引起的倒伏等。小麦干热风一般出现在每年的5月下旬,严重时可给小麦造成严重减产,主要防御措施有:进行适时浇灌,改善田间小气候;进行化学预防,可喷施适量磷酸二氢钾、尿素和一些微肥,提高小麦灌浆速度,增强植株的活力,有效增强田间群体抵御灾害的能力;小麦倒伏会造成小麦不同程度的减产并给收割造成很大不便,其主要预防措施:合理施肥,防止氮肥偏多;及时搞好化控,防止植株过高而引起倒伏;小麦抽穗后,要严格控制好浇水次数,浇水时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在大风、大雨前不要浇水,同时注意控制浇水量,要求地面不存水;搞好病虫害防治。

2.3做到适时收割

防止穗发芽和“烂场雨”,如果是专用小麦,要单收单打单储,不要混杂。

3 结语

总的来说,春季小麦生长发育进入快速生长阶段,麦田的管理也进入了关键时期,每块麦田的田间表现也各有差异,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早制定好管理措施,认真实施,确保2013年小麦取得丰收。

参考文献

[1]周有印,张艳丽,刘鹏,赵峰.豫东麦区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1(03).

作者简介:郭军霞(1971-),女,河南省郸城县人,河南省郸城县农科所技术人员。

上一篇:兴安杜鹃组培苗出瓶移栽存活环境影响因子试验 下一篇:开展水稻育苗大棚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