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巧设情境,引入新课

时间:2022-10-25 09:12:45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巧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学数学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适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然而,教材为我们提供的仅仅是一个素材,因此如何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达到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巧设情境,引入新课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粗浅做法和见解。

一、利用多媒体巧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动画的方式,巧设情境,引入新课。例如,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先给学生播放“父亲分饼”的动画故事:“三个同样大小的饼干,每个人只能吃一块饼干的四分之三或八分之六或十二分之九。贪吃的三弟说我要吃十二分之九,老大说我要吃八分之六,老二就只好拿四分之三的饼了。”动画呈现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说,老大,老二,三弟三个人谁吃到的饼干最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争论四分之三、八分之六、十二分之九这三个分数哪个最大?小朋友们,你愿意帮他们三兄弟完成这个难题吗?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发言积极热烈,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这种入境、动情的动画情境,令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二、巧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数学生活化。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创设情境,从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分类与比较”的教学中,课本上呈现了一幅小明帮妈妈整理衣服的生活场景,如何利用课本资源来创设生活的情境呢?我通过让学生扮演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小懒鬼的小朋友从小就喜欢乱扔东西。一天晚上,他被一阵哭声吵醒,原来是他的玩具熊、球、书本正为被小懒鬼乱扔而伤心呢!(学生扮演各种物品的对话)小懒鬼听到这些物品的对话,非常后悔,决心把他们整理好。可早上起来,他发现房间里太乱了,不只该如何整理房间。小朋友们,你愿意帮小懒鬼收拾一下房间吗?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发,发言积极。通过讨论交流不仅能够用不同的标准来分类整理房间,而且潜移默化地体会到分类整理事物的重要性。这种入境、动情的生活情境,令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三、巧设质疑情境,引入新课

疑问是思维的源泉,是创新的基石。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如,在教《两位数加减法》时,我通过出示图片(同学们在植树)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爱护校园环境,还利用‘护绿小队’开展为校园添一分绿活动。这是我校同学3月12日‘植树节’那天在校园种树时拍下的照片。瞧!他们干得多带劲。”我继续说:“在这次活动中三年级有57人参加植树,四年级有45人参加植树,五年级有48人参加植树。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经过短暂的思考,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本节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疑问时引出课题,导入新课。这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巧设情境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但在实际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合适的情境,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贵州省平塘县塘边镇中心学校)

上一篇:如何让早操真正走向幼儿 下一篇:《秋天到了》课件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