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新闻宣传中应规避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10-25 09:05:22

政协新闻宣传中应规避的几个问题

时下.各级各地政协机关对新闻宣传报道都很重视,开动各种宣传机器宣传报道政协工作。这对促进政协事业,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大有益处,并且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人民政协新闻宣传报道尚处年轻阶段.所积累的经验并不丰富,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其中,模糊时间、“强贴标签”、公文程式和“新瓶旧酒”等一些常见问题的出现,从客观上减弱了人民政协的宣传力度.有些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怎样才能有效规避上述几个常见问题.让人民政协的新闻宣传报道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依据本人十多年的政协新闻宣传报道作法.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在宣传时效上去模糊概念.求准确时间。新闻的时效性非常强。我们平时在报刊广播电视中常见常闻的一些“日前”、“前不久”等时间副词。或者干脆就不出现时间字眼的报道.多半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已经没有新闻性了。但为了达到将旧闻当作新闻推出的目的。作者、编辑便采用模糊时间概念的惯用伎俩来搪塞打混。这个新闻界的通病已悄然感染到年轻的政协报道上来了。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的记者、通讯员腿脚勤一点,多到下面跑跑走走。还怕采不回尚挂着露水的新鲜菜蔬?即便是错过了时效而又必须予以报道的事实。也可以找出新的新闻由头来。要坚决摒弃模糊时间,用准确的时间概念来叙事说理。

二、在报道对象上去“强贴标签”。求真务实。“强贴标签”实际上是一种移花接木的作法.就是将本不是甲所做的事实贴上甲的标签进行报道。“强贴标签”为什么有市场呢?有两方面因素在起作用:一是一些单位的领导好大喜功,常用“偷粱换柱”的作法将一些假东西介绍给记者、通讯员:二是一些记者、通讯员因种种思想迷惑,采用“强贴标签”的作法将自己都怀疑有假的东西捅了出去。例如。单位或村组的文化活动室.就常被贴上“党员活动室”、“老龄活动室”、“委员活动室”、“民兵活动室”的标签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有的实验田地也常被借来借去用于各类报道对象。这种“万能的”、“数学常数项”式的新闻报道对象.受众心知肚明,自然难以接纳。那种强拉硬扯.将政协粉饰成万能机关的用意,不仅对人民政协无利,反而十分有害。因此,在报道对象的选取上,一定要讲求客观实际,下狠心革除“强贴标签”的愚蠢作法,不是政协自身的工作,即使在没有新闻报道对象的情况下,宁可不报道,也不让损害人民政协形象的假新闻出笼。

三、在写作技法上去公文程式.求活泼清新。现在,有些人写起政协新闻来,也在犯四平八稳、毫无新意的错误,如同作八股文,起承转合面面俱到;还有甚者,篇篇来个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好像不编出个序号来,受众就弄不清头绪似的。政协新闻写作被严重格式化、程式化、公文化.令人难以接收。新闻作品不是应用文。不能固定成某种模式。政协组织是一个包容广泛的群体,这个群体里聚集着社会各类人才,各界精英,其中又以知识分子居多。这些人所开展的社会活动本身就丰富多彩,吟诗作赋,书法绘画.吹拉弹唱。下棋打球。各项活动随时展开,这就是政协组织的特色。对有特色活动的报道,在报道手法上。一定要彻底清除公文程式痕迹。用活泼清新的文字、图片、声音、画面。将政协特色呈送给受众。如果不能做到这样,那就会落到我们黄梅人嘲笑蠢人将“活乌鱼打死卖”,即将活鲜的东西弄成僵死的地步。

四、在宣传内容上去“新瓶旧酒”.求新茶新汤。在日常报刊阅读中.对一些作品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稍作检索,就会发现这些作品在上一年或几年前报刊上就已出现过,此次只是将时间、地点、主人翁和单位等换换而已。其他一切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从故纸堆里找作品然后进行重新包装,即用新瓶灌旧酒者还介绍经验说,这样最省事,而且最对编辑胃口,投上去的稿件采用率高;反正新闻是易碎品,发表了就完了,读者不去追究,编辑也不知道。这种“走捷径”现象在政协新闻报道中也时有发生.其影响十分恶劣。杜绝这类现象发生,需要编采受(众)三方面合作。编辑要多长个心眼。对那些眼熟的东西要不怕麻烦检索一番.逮住了用新瓶装旧酒者,要毫不留情地碎其瓶泼其酒;采访者即记者、通讯员要摒弃虚名虚利思想.把功夫用在为受众奉献好作品上,不要去做那些鸡鸣狗盗有损政协形象的事:而受众也要从维护政协新闻报道权威性的角度去大胆揭露“旧闻新用”者。其实,在新时期,政协各项职能全面履行。政协活动经常开展,可供报道的东西多之又多.大可不必走以新瓶灌旧酒遭人唾弃的捷径.而应与时俱进,给受众奉以更多的“新茶新汤”。

上一篇:校报副刊编辑的困境与对策 下一篇:方言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