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25 08:58:33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摘 要 在全球化交流越来越多的新形势下,非英语专业学生具有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化交流能力越来越重要,因此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有策略的系统地进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学习主要是靠交际需要引起的,因此让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策略 建构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也就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涉及面极广,是一门大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教育工作者们和教育专家们长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进行探索。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就是探索重点之一。跨文化交际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20世纪80年代由外语教学界引入我国。随着我国与各国经济、旅游、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交流,外语教育工作者们逐渐意识到在全球化的趋势下,要培养出适应全球化交流的新型人才,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兴未艾。早在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新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提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国内外对跨文化交际在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也日趋增多,如:Stern,H.H. Issues and Op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鲁子问. 国外跨文化教育实践案例分析[J]. 外国教育研究, 2002,(10) . 张文莉. 跨文化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 [J]安徽文学 ( 下半月),2007(2).因此,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基于建构理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策略,包括学习者为了更好地完成某个学习活动或学习任务而采取的微观策略,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计划、调控、评估等而采取的宏观策略,以及学习者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一些认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一般都是按照 听、说、读、写的语言习得进行练习。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课堂设置、教材选用等方面的约束,也是多于注重学生对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的掌握,做选择题多过实际口头练习。同时,因为课时和学生人数等的限制,教师不能对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中西文化差异等有过多的涉猎。长此以往,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和交际中往往是理解的时候容易望文生义,不能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或者不能深入理解英语语言所承载的内在文化、文学意义。因此,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可以从建构主义理论着手,明确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价值和功能定位,优化教材使用和课程设置,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 因此,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语言的策略应该是在教师所设定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本国文化知识和经验,利用所习得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进行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一成不变的事实知识的传授,而是学习者愿意,并且有能力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清晰地列出在跨文化交际学习中产生的疑惑、问题,再通过与母语的文化、文学等方面知识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的认知的过程。

3结语

语言教学始终是以语用为目的,是要解决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如何能够恰当地运用语言的问题,而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外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必要环节,对于促进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者认为,人们完全可以解释语言知识的本质和它是如何通过普遍的认知原则处理的,不应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 由此可见,教师完全可以在建构理论的随机进入学习理论指导下让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自主的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学生完全可以深入有效地认识和理解英语国家和本国的文化、文学等各方面的差异。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度校级教改项目:“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究,2003(1).

[4] 贾冠杰.英语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从多媒体教学的角度谈校园网的建设 下一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