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25 08:11:00

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相当于中医的“胸痹”,因饮食不当,或年老体弱,或情志失调导致脾胃失调,痰湿内生,气机阻滞,瘀血停留,痰瘀互结,心络不通,疼痛如绞,益心舒胶囊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益心复脉等功效,笔者应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科2008年6月~2010年12月住院确诊为心绞痛病人120例,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心衰患者心功能Ⅲ~Ⅳ级及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50~76岁,平均605岁;伴有高血压45例,高脂血症35例,糖尿病12例。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48~78岁,平均623岁;伴有高血压48例,高脂血症31例,糖尿病14例,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诊断标准:按照WHO关于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对照组用硝酸甘油3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0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3粒,3次/日口服,连续应用10天为1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心绞痛判定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心电图恢复至正常或达到大致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心电图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结果

两组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临床症状和静息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2。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发生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缺氧。本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①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②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③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④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惟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⑤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⑥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在男性≥278,女性≥273。BMI与TC、TG增高,HDL-C下降呈正相关。⑦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1倍。⑧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和“真心痛”范畴,临床上近年来多见于中老年人,病在心,与脾和肝肾三脏有关。本病的病因病机与气虚血瘀有关。祖国医学理论认为气血是机体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弱,劳累过度,损伤心气,心气不足,胸阳不振,则动血无力,血滞心脉。其病位在心,多属本虚表实之证,故治其标,当以“通”为主,治本则以“补”为法,在临床中冠心病心绞痛是因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痹阻心脉,不通则痛,故治疗上应当易气活血,通络止痛。益心舒胶囊源于古方生脉散,在人参、麦冬、五味子的基础上添加了丹参、黄芪、川芎及山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黄芪、人参具有扩血管,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和心肌代谢的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麦冬有效成分麦冬总皂苷和麦冬多糖可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抑制缺血心肌自由基增加,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丹参,川芎可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外周血管,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山楂具有强心,降压,调节脂质代谢,抗氧化等作用,再加上硝酸甘油能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中西合璧,故能较好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本研究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61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临床症状和静息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张颖莉,朱雪艳.益心舒胶囊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11,9(3):288.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6033(55)22(36.7)5(8.3)55(91.7)对照组6016(26.7)27(45)17(28.3)43(61.7)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

上一篇:便秘的中医治疗 下一篇:慢性便秘的中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