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的书画艺术

时间:2022-10-25 07:23:29

土生土长的书画艺术

这些不可悉数、土生土长的书画艺术,带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纯朴的乡情,如同星星之火,在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之中熠熠闪光。

相传,新密市大隗镇和合村是3000年前炎黄二帝建功立业的圣地。当时,由于疆土分配不公,炎黄二帝产生了矛盾,兄弟二人刀枪相见。蚩尤便趁机挑起战乱。后来,

在和合二仙(和事老)的调解下,兄弟两人和好如初,共同打败了蚩尤,并在此建功立业――和合村便由此得名。

历经数千年历史变迁,如今的和合村早已褪去神圣之气,成为平凡的乡间村落。

而我来这里,纯属猎奇。

听说这里的农民钟情于练字习画,村支书张转运高瞻远瞩,打算在村里成立书画院,带领村民走书画产业之路。现实和传说的美妙偶遇,在我眼前勾勒出了一幅人间图画:冥冥之中,数千年之后的和合村又将迎来一个传奇佳话。

萌动的和合书画

2010年8月7日,正值“二伏”最后一天,我穿过一片片绿色田畴,来到了和合村。骄纵了一天的太阳此时渐渐收敛起了炽热的光芒,微风吹来,空气中有了些许凉意。

眼前的和合村朴实无华,只有村委门口高高挂起的“和合文化大院”几个红色大字先声夺人,急欲传递出院内萌动的文化艺术气息。

院内花草点缀,杨柳飘摆,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墙上或者报栏里张贴的几幅毛笔字,这些字都是村支书张转运亲笔所写,内行人一看就知颇具几分功力。

张转运其人,军人出身,现年60岁有余,精通书法,在河南书画界小有名气。退休之后,顺应村民之意,他回村当起了村支书,意欲将余热散尽。

5:30左右,张转运应约而来,他精神矍铄,性情率直,简单寒暄之后,便带领记者走进位于二楼的三间书画室。书画室墙上挂满字画,画桌之上,笔墨纸砚工整有序。张转运就是在这里带领村民练字习画。

张转运讲,书画院计划于10月份挂牌成立,届时,将召集省内外一些知名书画家于此,教村民写字画画。

人如其字。张转运铺开一张宣纸,刷刷几笔,一个气势磅礴的“搏”字便跃然纸上。

“村民们的字或者画,将来一幅能买10元、20元,装裱之后能卖到百十元,全村500多户村民都参与进来,几年之后,我们村定能形成一个前景广阔的书画产业。”张转运意犹未尽地说,“这样一来,村民们不但增加了收入,也可以使书画艺术在农村得以推广和传承。”

“我们村村民不但喜欢书画,还喜欢戏剧、打腰鼓。村领导和村民都喜欢民间艺术,有时候地都顾不上种。”村民张富玉的话让我若有所悟: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们,正是藉此近乎痴迷的艺术追求,才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刚刚萌动书画气息的和合村,也许早已厚积出了薄发的前进力量。

独树一帜的民间绘画

其实,许多如今独树一帜的民间艺术,都生根发芽于广袤无垠的农村大地之上。

“南有大芬村,北有民权虎”,这句话早已在书画界风靡流传。

大芬油画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深圳二线关外的小村落,如今却因一幅幅漂洋过海的油画而远近闻名。这个原本“洗脚上田”的普通村落,因油画产业的安家落户和发展而风生水起,瞬间便沾了文化产业的“仙气”。

油画村的由来,缘自一个经销商品画的香港人。1989年,专门面向海外经销绘画商品的香港画商黄江,带领十几名画工,在深圳大芬村租用一间民房,开始了国内少有的油画加工、收购和销售。一时间,“油画在大芬村”的消息不胫而走。四面八方的绘画爱好者、美术学院毕业生,甚至小有名气的画家纷至沓来,大芬村迅速聚拢了人气。

如今的大芬村云集了全国各地2000多名画家和画师,而且200多家画廊复制的油画作品都是当今市场最流行的名画。据统计,大芬村每年生产和销售的油画达到了100多万张,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元,被国内外的艺术同行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

“荷锄也可弄丹青,不描花草画虎雄。泼墨岂只为斗米,虎虎生风长精神。”这是2008年2月7日,部长刘云山写给“中国画虎第一村”王公庄的一首诗。

王公庄农民画老虎,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王培双、王建民、肖彦卿、王培震四人发起。王公庄地处黄河流域腹地,这里的老百姓大都把凶猛霸气且凸显阳刚之气的兽中之王老虎当作镇宅驱邪的灵物,给小孩缝制“虎头靴”、“虎头帽”、“虎头枕”以示护佑,一些有文化意识的农民大多在家中挂上一幅“上山虎”、“下山虎”、“五福图”(五虎图)等。可以说,王公庄的“土画家”们当初选择画老虎,跟豫东的民俗风情不无关系。

当时,这些土画家在作画环境十分简陋的情况下,竟然也神奇地“创造”出了一幅幅临摹画作。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追求,王公庄的老画家们一边在作画中提高技艺,一边以师带徒的方式壮大绘画队伍,一边带着“民权虎”勇闯市场。经过数年艰辛,“民权虎”的市场越来越大。如今的王公庄村,全村1300多人中从事绘画产业的就达700余人,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到6~7岁的孩童都能掂笔作画。夫妻作画、父子作画、姐妹作画,比比皆是;画作畅销全国各地,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知名度不断提高,一幅画的价格由最初的几十元,提高到现在的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王公庄画虎村最终成了中原大地的一朵灿烂奇葩。

艺术殿堂里的星火之光

民间艺术如同一颗生命力奇强的种子,一旦找到适宜的生存土壤,便能迅速成长,蓬勃发展。

当代中国农民画孕育于传统的年画、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灵感多来自于农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体验,由农家炕围画、锅台画、箱柜画等演变而来,自上世纪50年代产生至今,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出蓬勃生机。

与传统意义的绘画相比,发源于民间传统艺术的农民画不乏写实的一面,同时具有夸张、离奇的想象力,写实造型加上夸张、强烈的表现,正是农民艺术家质朴生活与满腔热情的释放。

濮阳独具田园风情的麦草画,舞阳的农民画,孟津的牡丹画,潍坊杨家埠源远流长的木版年画……这些不可悉数、土生土长的书画艺术,带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纯朴的农村乡情,如同星星之火,在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之中熠熠闪光。

上一篇:叶雕:巧夺天工 下一篇:精读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