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理想之路

时间:2022-09-12 09:15:33

农业的理想之路

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而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探索理想的生态农业模式是一个重要命题。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深入变化、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风险的增加,对世界范围内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现出了一幅瑰丽的图景。

留民营的启示

从京津塘高速下来往马朱路方向走,转过高低错落的浓阴,一处整齐、优美的村落――“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村就会呈现在人们面前。

行走在留民营村,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那无边无际的绿色,浓郁、静谧、醉人。无论是四季飘香的蔬菜瓜果,原生态、质朴的田园生活,典雅的建筑,小桥流水、虫鸣鸟叫,还是细微末节之处,栩栩如生的京剧脸谱、锈迹斑斑的绝版农具、旧时的瓦罐饭盒等怀旧物什,无不牵动着人们的情愫。

留民营村,作为中国最早实施生态农业的试点单位,今天,影响力依然丝毫未减,不断深入的生态农业建设,使这个村庄散发出了更加成熟的魅力。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之快,已经对农村农业产生了污染,有的地方甚至是相当严重的。工业污染不断侵蚀着人们赖以为生的农业。而农业活动中,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虽然刺激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却造成了农业系统自身的破坏,导致生态失衡,污染加剧。而另一方面,资源的紧缺与惊人的浪费却极不和谐地并存着。每年,大量的秸秆不是用来烧火做饭,就是在地里烧掉,损失的营养物质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总产量。

当时,依靠化肥创造高产的留民营村广袤的田野上也投下了暗影:不断猛增的化肥使用量,使土壤受到严重地破坏,日益板结的土地走到了贫瘠的边缘,靠化肥增产也达到了极限,留民营村的路越走越窄。

接下来的路究竟该怎么走呢?

“生态农业是一条越走越宽,越走越亮堂的致富路!”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卞有生教授的一句话触动了时任留民营村委会主任张占林。

1982年2月,卞有生带领着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在留民营村住了下来,中国生态农业的第一步迈出了自己的步伐。1987年,那个当初在留民营人疑惑不解的目光中艰难起步的生态农业概念,历经科研人员和全体村民5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将期待变成了现实――留民营村经济发展了,村民生活富裕了,而这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展现出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取得了成功,荣誉也随之而来。

198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首批“全球环境护保500佳”的殊荣,授予了中国的一个小村庄。留民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一跃成为世界生态农业新村的典范,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留民营村无愧于这一荣誉。从2000年至今,留民营村的有机产品连续7年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权威有机认证,其生产的有机蔬菜、瓜果、蛋品等配送以北京为主的全国各地的超市。同时,生态农业与生态观光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也正在为村民增收创造着一个新的有效途径,为村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留民营村见证了生态农业的成功,也展现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独特风貌,而生态农业,必将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道路。

螺旋式回归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生态农业是一种“返朴归真”。

“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塘泥培桑,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生产格局和水陆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种“循环性”生产,便是今天人们所提倡的生态农业的精髓。

所谓生态农业(又称“有机农业”),是指农业生产向自然生态系统学习,遵循“食物链”、“食物金字塔”等自然原理和物质循环规律,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与生态农业相对的现代农业,采用标准化、大规模、机械化、高投入的方式,来维持农业的高产出。这种方式满足了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但广泛应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转基因技术,带来了诸如水土流失、食品污染、土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基于这种考虑,自1960年代末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等概念,并将其作为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付诸实施。

生态农业,虽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产物,但与目前盛行的现代农业却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主要在于生态农业与被现代农业所取代的传统农业有密切的联系。它是在融合现代科技的前提下,对传统农业的螺旋式回归。

方兴未艾

在农业生产中,如果任意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就可能破坏系统自我更新、自我维持功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反过来,如果遵循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注意利用生物之间共生、互补、相生相克等特性,就可以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既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又能够维持和改善生态系统,培养持久发展的潜力。

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而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探索理想的生态农业模式是一个重要命题。

留民营村采用了一种种养加综合利用的模式,也成了世界闻名的生态村。

按照生态学能量流动原理,留民营村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充分利用秸秆,重点发展了饲养业,先后建立起奶牛场、鸡场、鸭场、猪场和养鱼场。与此同时,为农业服务的饲料厂、面粉厂、食品厂也相应建立起来。逐步形成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种养加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

留民营村还以农作物秸秆和粮食加工产生的米糠、麸皮作为饲料送到饲养场,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供农民作生活燃料。沼气渣和水,一部分送至农田,一部分送至鱼塘,一部分沼气渣加工后再作饲料。鱼塘的塘泥是农田果园的好肥料,豆制品厂的下脚料可用来喂奶牛和猪。鸡粪既用做肥料,发酵除臭后又作猪的好饲料。通过这样的综合利用,不仅促进了系统内粮食、牲畜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效益,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还改变了农田施肥结构,使初级生产的光能利用率、能量转换率和秸秆还田率都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增加了农业发展的后劲。

基塘式水陆结合模式以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典型代表。这里地势低洼,常受水淹。农民就把一些低洼田挖成鱼塘,挖出的土将周围的地势垫高,并将各个池塘隔开,叫做基。在基上种果树、蔬菜、甘蔗,分别称为果基鱼塘、菜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在基上种桑养蚕,形成桑基鱼塘。桑基鱼塘基上的桑树是生产者,蚕以桑叶为食,是第一级消费者,生产丝、茧、蛹,排出蚕粪。塘里的鱼是第二级消费者,为充分利用各种饲料和立体空间,施行不同鱼种分层放养,上层鱼吃剩的残余物及粪便成为下层鱼的饲料,鱼类的排泄物和其他动植物的残骸又被微生物分解为含氮、磷、钾的简单物质,混入塘泥。这种塘泥肥力高、肥效长,又有抗旱和防止杂草滋生的作用,是施用于桑基的好肥料,从而进入新的循环。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水陆相互联系、动植物相互作用、物质循环和能量层层利用的农业生态系统,形成“桑茂、蚕壮、鱼肥大,鱼肥、泥好、桑茂盛”的有机联系。基塘生态系统不仅资源利用率高,生产率也很高,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稻萍鱼共生模式我国湖南省湘潭县农技站建立的稻、萍、鱼共生模式,是在同一块田里种稻、繁萍、养鱼,充分利用土、水、肥、气、热等自然资源。其做法是起垄栽培水稻,垄面湿润养萍,垄沟养鱼;或大小行栽种水稻,在大行内挖沟养鱼,水面养萍,形成稻―萍―鱼立体结构。这种立体结构充分利用了稻、萍、鱼的互利关系,并根据它们不同的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巧妙地组合在一块水田里,从而使其有较高的物质、能量利用率和转化率,而且减少了用工,降低了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这些地区,综合的、系统的、因地制宜、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农业,正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农业固碳,综合防治病虫害,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民生计多样化方面挥发着作用。

中国农业,作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领域之一。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农业生产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的影响,生态农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发展方向。

上一篇:古今天下第一县靓丽厚重大变迁 下一篇:探寻“青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