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安钢六大特色,给力中原经济区建设

时间:2022-10-25 07:19:04

精心打造安钢六大特色,给力中原经济区建设

近年来,河南省钢铁行业的排头兵――安钢集团公司,坚持战略引领,通过制定实施“三步走”和“内部做强、外部做大”发展战略,秉持“鼎立中原、争创一流”的企业愿景,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不仅实现了装备的大型化、工艺的现代化和产品的专业化,成为钢产能超千万吨的现代化钢铁集团,而且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进入新世纪以来,安钢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鼎立中原、争创一流”的宏襟,科学谋划安钢的发展大计。

一、安钢“三步走”以来取得的成绩

2003年,“三步走”发展战略蓝图绘就,迅速启动,安钢结构调整进入了全面提速的新时期。2007年,“三步走”如火如荼、结出硕果,同年10月,在理性客观分析国内外竞争格局的基础上,安钢“内部做强、外部做大”的第二个发展战略承接优势、再续辉煌,开启了加快发展的新征程。“两大战略”无缝对接、传承接力,重在调结构、促转型、上新线、做高端,几年来,他们以业界惊叹的“安钢速度”,以独具特色的“安钢模式”,硬是在不到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约节约发展”,走出了一条超常规、跨越式的科学发展之路,建成了千万吨级的现代化钢铁集团。

“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安钢累计投资180亿元,共计完成100多个大型项目建设,建成了6m焦炉、400m2烧结机、2800m3高炉、1780mm热连轧、炉卷轧机等一大批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工艺装备。2010年以来,安钢总投资上百亿元的新一轮结构调整又“闪亮登场”,以铁前3#高炉、3#焦炉、3#烧结机以及冷轧工程等为重点的20多个项目集中开工。铁前三大工程今年内将相继投产。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安钢整体工艺装备将再上一个大台阶,产品结构将再上一个档次,核心竞争实力显著增强。一组靓丽的数据可以佐证安钢加快发展取得的骄人业绩。“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销售收入最高达到510亿元,比2005年末的203亿元增长151%;资产总额最高达到395亿元,比2005年末的174亿元增长127%;利税最高达到31亿元,比2005年末的16亿元增长93.8%。五年累计产钢4234万吨、铁4000万吨、钢材3834万吨,实现利税106亿元。钢产量稳居中国钢铁行业第一方阵。

二、当前安钢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钢铁行业已经进入高成本、低利润的微利经营时代,能否保持较好的盈利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控制能力的强弱。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经营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成本看,用一个“高”字形容恰如其分,例如,银行利率在提高、人民币汇率在震荡走高、人工成本在升高、进口矿依赖程度很高、长协矿定价机制被彻底改变后矿价节节攀高、煤炭价格保持在高位,多因素叠加,造成钢铁企业成本与前一年相比,压力丝毫没有减轻,相反却越来越大了,钢铁企业必须始终绷紧成本这根弦,持续深入推进低成本运行,这是企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方向。

从短期看,随着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系列措施、特别是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策的实施,对建材的拉动作用更加直接和明显,2011年,建材有利润、板材低迷的格局或将继续维持。但从长期来看,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终有一天会散去,国内外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是大方向,加工制造业对高端板材产品的需求会大幅增加。为此国家提出了“十二五”要加快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钢铁企业对这个方向也必须看清。经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安钢目前建材与板带材基本上是三七开的比例,“多品种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在钢铁产品整体过剩的市场条件下,安钢将紧密结合中西部钢材市场需求,结合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等,贴近产品的消费市场,进一步做好产品的定位、定向,坚持把利润高的产品比重做大,保持适当比例的高端、低端产品,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产品结构,以高端产品树立市场形象,以高效产品拓展创效空间。具体来讲,对占30%的建材产品,要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高线、Ⅲ级、Ⅳ级螺纹钢等高端高效品种比例;对占70%的板材产品,要坚持结构、规格、质量“三管齐下”,努力形成板材的系列化生产和差异化优势,提升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三、精心打造安钢六大特色,给力中原经济区建设

站在新的起点上,安钢领导班子结合当前国际国内钢铁形势以及安钢现有的状况,以前瞻性、战略性的思维和科学判断,绘制了“十二五”宏伟发展蓝图:坚定不移地走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科学发展之路,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内部做强、外部做大”发展战略,坚持“不拼规模做特色”,着力打造同类企业中“产品最精、成本最低、机制最活、两头最强、辅业最优、形象最好”六大特色,把安钢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带动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质精品钢基地。

1.产品最精。安钢依托国内一流的装备优势和建成的国家级实验室、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的研发优势,强化自主创新,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着力打造同类企业“产品最精”的特色。目前,主导产品全面升级换代,产品结构实现了由长材与板材比例的“三七开”向倒“三七”的转变,一系列高端产品成功应用于“神六”飞船、“嫦娥一号”、奥运场馆、西气东输等国家标志性工程和龙头行业,出口国家和地区超过30个。其中高强度板、锅炉容器板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2.成本最低。安钢积极推进低成本运行,着力打造同类企业“成本最低”的特色。坚持市场导向,按照系统成本最小化、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建立市场倒逼机制,优化结构,对标挖潜,节能降耗,打造低成本生产、供销产业链;以财务数据指导生产,推动生产组织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实现了生产组织的灵活高效;自主开发炼轧生产时刻表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工序生产成本持续降低,引领行业潮流;全面提升生产运行质量,钢铁料消耗、吨钢综合能耗等关键指标位居行业一流水平。

3.两头最强。安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拓展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渠道,做好产业链条两头延伸,着力打造同类企业“两头最强”的特色。积极构建成本较低、渠道稳固的资源供应战略伙伴体系,先后与巴西VALE、澳大利亚BHP、南非KUMBA等国内外大型资源供应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巴西VALE公司合资建设120万吨球团基地,与国内物流运输、港口建立中长期合作关系;大力拓展重点直供用户,与中石油、郑煤机等多个高端用户构建了产品直供渠道,与德国蒂森公司合资建设板材深加工项目,风塔用钢板直供欧洲,产业链竞争优势进一步彰显。

4.机制最活。安钢在机制体制创新上进行大胆探索,着力打造同类企业“机制最活”的特色。积极推进资本运作,联合重组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引入民营资本助力非钢产业发展;先先后与郑州铁路局合资成立安铁公司,与郑州铁路局、河南物资集团公司合作建设郑州现代钢铁物流园区;建立起有利于驾驭现代化钢铁集团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运行模式;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为企业快速发展增添了活力。

5.辅业最优。安钢在推进做精做强非钢产业、壮大集团整体实力上下工夫,着力打造同类企业中“辅业最优”的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大对非钢投资力度,物流运输、国际贸易、机械加工与制造、钢材深加工、矿山开采等十余项骨干产业撑起了安钢多元化发展脊梁。至2010年底安钢非钢产业已连续四年实现整体盈利。

6.形象最好。安钢在培育优秀企业文化、营造和谐发展氛围上下工夫,着力打造同类企业“形象最好”的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履行社会责任,“十一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近30亿元,建成了干熄焦、烧结余热发电、TRT发电等一大批节能减排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不断提高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显著增强。

上一篇:新疆在滴灌条件下建设大豆生产基地的优越性探... 下一篇:停车场合同性质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