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药的功效探讨

时间:2022-10-25 07:04:02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09)12-0056-02

【关键词】行气;降气;破气

以理气药为主组方,具有疏畅气机,消除气滞的功效,能够有效地调整脏腑功能。气病的范围颇为广泛,今以陈皮、青皮、枳实、枳壳为例谈我对理气药行气、降气、破气功效的认识。

1 陈皮

陈皮味辛苦,性温,是常用的理气药,并有燥湿化痰的作用。常用于消胀止呕,祛痰止咳,理气开胃。

1.1 消胀止呕

因肺胃气滞而致的胸闷、上腹部胀满、恶心、呕吐、胸腹胀痛等症,可用本品配合枳壳、半夏、苏梗、苏子等同用,兼有胃热见苔黄,喜冷饮的可加黄芩、川楝子,兼有胃寒见苔白,喜热饮、喜热敷的,可加茯苓、苍术等。

1.2 祛痰止咳

对于中焦湿痰上犯或外感风寒导致肺气不利而产生的咳嗽、痰多胸闷、不思饮食、苔白、脉滑等症,常以本品配半夏、茯苓、苏子、杏仁、葶苈子、前胡等同用。

1.3 理气开胃

对中焦气滞、食欲不振等症,可以本品配合麦芽、谷芽、神曲、山楂等同用。在使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熟地、生地等药时,如配合陈皮同用,则可免除胸闷、中满、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从而更充分发挥诸药的补益功能。在《本草备要》中有陈皮“辛能散,苦能燥能泻,温能补能和,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升药则升,降药则降,为脾肺气分之药。调中宽胸,导滞消痰,利水破,宣通五脏”的记载,充分说明了陈皮的功用。陈皮一般用量为3~9 g。本品性味辛温燥烈,久用可耗伤正气,无气滞者勿用。

2 青皮

青皮味苦辛,性温,功能破气消滞,解郁降逆,并能治疝气疼痛。常用于肝气郁结、疝痛。

2.1 肝气郁结

由于肝气郁结而致胸膈胀闷、气逆不食、胁肋痛胀、易怒、气滞胃痛等症。可用青皮破气结,疏肝郁,常与枳壳、苏梗、香附、槟榔、厚朴、陈皮同用。

2.2 疝痛

肝主疝,青皮能破气平肝,引诸药至肝经,配乌药、川楝子、吴茱萸、小茴香、橘核等可治疝痛。天台乌药散中就用青皮破气平肝。也可用于结核、炎、前列腺炎等病出现坠痛、牵引小腹疼痛、会阴坠胀、喜暖畏冷等症。青皮破气,辛温而散,苦温而降,偏用于胁肋疼痛,破肝经气结。用量3~9 g,气虚者慎用,无气滞及多汗者不用,不可用过,久用,恐伤伐正气。

3 枳实

枳实味苦性微寒,主要功用是破气、消积、导滞、除痞。常用于胃肠结气、胆囊炎、胃肠积滞。

3.1 胃肠结气

枳实善于破胃肠结气,对心下疼痛、胃脘硬胀、腹胀、腹痛、大便不畅等症效果良好。常与枳壳、木香、槟榔、神曲、麦芽、山楂、大黄等配伍使用。

3.2 胆囊炎

对胆道感染等炎症引起的脘腹胀满、呕逆、食物不下、两胁胀痛等症,可用小柴胡汤减党参、甘草,加枳实、槟榔、大黄、芒硝等治疗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应随症应变加减。

3.3 胃肠积滞

枳实有下气导滞、通便功能,常用于胃肠积滞而致大便秘结之症,可与大黄、厚朴、芒硝、瓜蒌、槟榔、火麻仁等同用。例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等。

枳实有很强的破气结作用,气结而成的坚积用枳实破其气结,气行则积消;气结而痰阻者,用枳实破其气结,气行则痰行;气结而胸脘痞闷,胸痛者,用枳实破其气结,则痞闷自除。枳实一般用量为1.5~9 g,孕妇慎用,气虚中满、气陷便溏、胃虚不思饮食者禁用。

4 枳壳

枳壳味苦酸,性微寒,功效与枳实相近。但枳壳力缓,主入脾胃、脾肺,偏于理气消胀,枳实力强,偏于破气消积。枳壳配桔梗可宽胸消胀,配槟榔可使胸中结逆之气下行,配荆芥、防风、红花、赤芍能治遍身肌肤瘙痒。枳壳一般用量为3~9 g。脾胃虚、气虚者慎用。

5 小结

理气药大多辛温芳香,分别具有理气醒脾,疏肝解郁,降气平喘等作用,部分理气药还具有健胃、祛痰、散结等作用。据现代医学研究,本类药主要对消化系统的功能有调节作用,有的能兴奋胃肠平滑肌,使其收缩加强,从而有利于胃肠积气的排除,消除或缓解痞满、胀痛等症状,或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起到健脾开胃作用。有的则抑制胃肠道蠕动,缓解其痉挛而止痛。有的能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发挥降气平喘作用。有的能强化气管分泌功能,使痰液稀释而易于排出,起到祛痰或化痰作用。临床上应针对病情作适当合理配伍。本类药多辛燥,易耗气伤阴,故气虚、阴虚者慎用,孕妇慎用。

上一篇:名句名篇默写五大误区 下一篇:腹部损伤的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