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格局影响孩子的未来

时间:2022-10-25 06:36:53

母亲的格局影响孩子的未来

励志书里喜欢讲“格局”,更喜欢将这个词和“成功”联系在一起。儿童教育专家、“妈妈加油站”的创始人罗玲也喜欢讲格局,但她不看重成功,而是认为妈妈的格局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感。因此她一直致力于打开女性的格局,并因此成为了妈妈们的“心灵导师”。

每个人都会受到来自外界的评判,而女性对此尤为敏感。对此罗玲开出的药方是练习“觉知”――记得做事的本意,并自主地赋予其意义。为了帮助妈妈们掌握这一点,罗玲引领妈妈们践行一种颇为有趣的生活方式,那便是主动为寻常事物注入自己的心念。比如花钱,不要觉得只是把钞票花出去那么简单,要把花钱看作是主动选择有诚意有智慧、付出了努力的商家,自己通过购买对方的产品和服务,对其表达认同、感谢、支持和祝愿,也希望通过金钱的流动让对方把服务和产品做得更好,利益更多的人……以这样的心念去花钱,钱就不再只是钱,而是变成了宝贵的慈善资金,在购物的同时顺手做了慈善、表达了心意,参与了创造世界。以此类推,做饭也不单是做饭,而是为家人烹煮祝福,扫地也不单是扫地,而是扫除内心的烦扰,以清洁吸引美好。这样转念,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让生活中的每件琐事都饱含深意、充满灵性,有了这样的心量,妈妈带出的孩子也会不一样。

心量决定能量,有何种心量,便会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许多妈妈喜欢紧张兮兮地对孩子强调竞争的重要性,在罗玲看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传递给孩子一种贫穷思想,他们一生都会感觉资源不够,就会攀比和争抢,被不安全感包围。所以她引导妈妈们打开心量:告诉她们,无论是金钱、资源或者幸福,都处在一个流动的云图里,循环不息。妈妈的任务就是不要让这个循环在自己这里停止,而是顺应规律,促进其流动。具体的方法就是引导孩子学会布施,布施物质、微笑、善意,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世界相融,吸引更多美好的事物,拥有富足而博大的未来。

罗玲提倡“以道育儿”,并提醒妈妈们:不要只盯着自己的小家庭看,学会博爱,给出爱心,才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孩子生病时,妈妈要想到其他受苦的家庭,在祈祷自家孩子安康的同时默默祝福他们;对老师不满,那就给他们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心,才能获得更多沟通机会;孩子不爱上幼儿园,就让他多承担班级责任……

许多妈妈因为育儿而丢掉了自我,但罗玲却建议妈妈们把家庭当道场、把孩子当做导师,把握每一个育儿的微小细节来修炼自己。比如孩子当众哭闹让妈妈出丑时,就是一个练心的好时机,此时妈妈可以试着将旁观者淡出,学着摒弃观测者效应的干扰,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上,慢慢的就能练出忽略他人评价,聚焦于事情本质的功夫,妈妈们也会变得更有主见。

有主见的妈妈随时能为自己和孩子找到开心的理由,而不是等到孩子被评为三好宝宝、吃饭的时候不挑食等“好消息”传来的时候才高兴。正如罗玲所说:“如果说当妈妈是一种修行,我想这一定不是苦行,而是通向快乐喜悦的修行;孩子可爱时,我们自然高兴;孩子顽皮捣蛋、不舒服、难管束时,我们也能开发出喜剧创作的潜能。”

佛教常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佛性,众生皆是未来佛。喜欢从佛学中汲取养料的罗玲也深信:每个女人身上都有成长为好妈妈的特质,只要善于发掘,她们终将成长为内心强大的妈妈,以影响孩子的方式影响整个世界。也正因如此,其格局才如此宏大。

上一篇:导入新课的艺术 下一篇:在阅读教学中寻找习作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