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中的希望

时间:2022-10-25 06:34:14

“希望怀”的评委如是说――

周广仁:参加比赛就是提高,眼睛不要只盯着获奖。

赵屏国:钢琴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教学。

凌远:所选比赛曲目范围太窄,相当数量选手选用考级曲目。

金受平: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围绕着审美教育的话,效果会更好。

鲍蕙桥:青年组的参赛选手反而不如小孩子的基础扎实。

唐重庆:参赛选手在中国作品的理解与演奏上有待提高。

在风和日丽的五月举办的北京市第五届“希望杯”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本着鼓励为主的原则,其中近1/3的选手夺得不同程度的奖项。此次比赛与上届相比,分组更细,更有利于有年龄差异的孩子们展示各自的水平;选手的演奏更趋规范,特别是儿童组尤明显;比赛中不难看出,不少钢琴教师的教学逐渐走向成熟。

比赛中,也暴露出一些值得琴童、家长,特别是钢琴教师思考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们的演奏发音不好,音色不通透圆润,象在“敲琴、打铁”。还有的选手错音、错分句、错音乐性质。如果说对于外国曲目难理解的话,那么在演奏中国曲目时错得离谱,比如把欢快乐的《猜调》弹成慢板,以至于显得情绪悲哀,实在说不过去。另外,不少选手所参悟到的谱面后的音乐内涵甚少;有些选手音乐感很好,也希望表现,但却表现不得法。拔程度的现代也在各个级别不同程度存在着。这本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直在考级、比赛中长期存在。凌远、赵屏国、金爱平、鲍惠荞等评委不约而同谈到它:有些选手所选曲目难度太大,演奏者根本不具备技术与音乐所要求达到的水平,以致弹出的作品自己不懂,当然也不能让别人懂。评委们建议,选手们不如选择程度相宜的曲目,甚至曲目程度浅一些,演奏的质量才可以高一些,使自己真正体会到音乐的美,也才使审美教育、素质教育更实际、更有效。上述问题,更多地反映了钢琴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和自身音乐修养上仍有欠缺,迫切需要提高。对于钢琴基本弹奏方法的教学一,一定要严格、严谨,并使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因为一旦养成了演奏的坏毛病,改正它可能要用双倍的时间与精力。同时,对于音乐的要求、对审美的要求应该伴随着整个学琴过程和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用音乐来陶冶情操的目的。

这次比赛,曲目是自选,不少选手不约而同把目光放在业余钢琴考级曲目上,参赛曲目俨然是考级曲目的翻版,范围太窄。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孩子恰好适宜弹奏这些曲目。二,比较好说明程度,8岁的孩子弹了个8级的曲目,不言自明。三,大量的考级辅导书籍、音响音像材料给钢琴师们以教学根据,辅导起学生来得心应手,这也是此次比赛演奏较规范的原因之一。可如果涉及到新曲目,有些教师恐怕会心中无底。但是从钢琴教学的角度讲,从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而言,仅仅这些曲目显然不够,大量的钢琴文献需要教师们去挖掘。

青年组的选手和郊区组大年龄孩子组,在基本功的方面所显现的差距较明显。主要表现在读谱不仔细,错音多,踏板使用混乱。在钢琴演奏的某些方面反而不如有些小年龄组的孩子。当然,原因很多,但更主要的是――以往有些钢琴教师教学不严谨、不成熟所留下的后遗症。

历届“希望怀”钢琴比赛都是以鼓励更多的琴童参赛,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们登台为出发点,这一届也不例外。在莺飞草长的日子里,又有那么多的孩子高高兴兴登上领奖台,充满信心地演奏动人的钢琴曲,真令人欣慰。中国钢琴事业的希望在孩子,孩子是春天里的希望之花。

上一篇:不来梅之行 下一篇:戏外龙套许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