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管理学基础》教学方法初探

时间:2022-10-25 06:07:14

中职学校《管理学基础》教学方法初探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课程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艺术。并能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管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应用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管理学基础》课程现行的教学方法大多是课堂理论阐述为主,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树立以教为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结合中职教育学生特点以及《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特有的特点,在中职教育中应该针对《管理学基础》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探索,以实现教学目标。

一、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课堂的有效方法,让课堂成为中职教育学校学生思想交流、展示自我的场所,课堂教学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法外,更要运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教学、模拟教学等活跃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灵活具有启发性,使学生乐学并易于接受,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由真实案例所提供的问题,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与真实的生活连结,希望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行为,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而《管理学基础》有关内容,包含了很多理论内容,如果纯粹讲述理论,很难起到教与学互动的效果,并且比较深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难得到提高。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协助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法有如下特点:首先,实践性教学,直观形象。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的探讨、分析甚至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通过对案例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属于能力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运用案例教学法在讲解《决策》这章时,在简要介绍相关基本概念、作用、程序后,引入格兰仕研发新产品的案例:我国生产微波炉这种制“热”产品的龙头企业――格兰仕集团公司,于2000年9月21日在北京召开新闻会正式公布:将投入20亿元巨资进入空调制冷业,其空调产品将在国庆节前后批量投放市场,并将在短时间内使空调产品成为该公司的第二主导产品:还决定将进入电冰箱行业。格兰仕公司为什么要进入空调业、电冰箱行业等两个制冷行业?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策呢?这个问题可以引用当时该公司一位负责人的观点:

首先,格兰仕在微波炉市场上拥有绝对优势,但在微波炉这一单一产品上,生产规模已达1200万台,年,格兰仕很难再有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空调产品正处于成长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空调产品降价的余地很大,因而国内空调市场的需求量将变得十分巨大。

第三,由于全球变暖,过去很少用空调的地区如欧洲也开始大量使用空调。而欧洲空调生产厂家少,只能依赖进口。因此,拓展欧洲空调市场潜力很大,格兰仕有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和渠道。

同时,格兰仕的微波炉产品是盈利产品,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另外有40亿元的银行授信贷款尚未动用,因而有能力对空调和电冰箱产品进行巨额投资。

在引述公司负责人基本观点后,引导和组织同学一起探索和思考:

一是当时空调和电冰箱这两个行业竞争已很激烈,格兰仕进入这两个行业能站得住脚吗?

二是该公司负责人对国内外的空调市场的预测准确吗?进入空调业能获得成功吗?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设置一个阶梯,假如你是董事长,你该如何分析和决策?在每组相互交流和分析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围绕管理者如何决策这一知识点,说出本组成员的决策意见。

学生在讲述格兰仕由单一“热”进入“冷”行业可行性、必要性、收益性、风险性观点后,教师按照决策的基本要素进行综合阐述:

空调和冰箱的市场容量和前景非常广阔,人们可能会用目前空调业存在的严重的产销矛盾,国内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200万台这一事实来驳斥这一观点,但空调供过于求的根本原因不在市场容量。而在于价格的居高不下。这对以总成本领先而获取竞争优势的格兰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机会;空调行业是一个没有巨头的行业,用经济学术语讲,完全竞争的空调市场远远没有形成完全充分的竞争,也就是说谁都不拥有对市场的决定权,这也是格兰仕的机会所在,这种竞争态势与垄断竞争的市场不同,而对冰箱业来说,当年国内四大冰箱生产企业(科龙、海尔、新飞、美菱)中,科龙高层变动频繁,美菱处于合资调整阶段,这对格兰仕来说均是切入的良好机会点。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讨论总结,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课堂氛围也变得轻松了。

2 情景模拟教学法

模拟情景训练始于二战期间的英美等国军队,当时主要用于培训间谍和军官。战争结束后,企业界认识到情景模拟对企业的重大作用,因此开始引入到企业中的招聘、提拔、培训等方面。模拟情景训练的基本工作方法是:模拟性地设计出实际工作中可能面对的一些现实管理问题,然后让参加者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下处理设定的各种问题,并评价其处理方法和效果。课堂可运用的形式包括:角色扮演、沙盘模拟训练。

角色扮演:教师先通过某个理论知识点教学让学生熟悉、掌握该部分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情景模拟。教师是这种实践教学的引导者。教师每讲一章就运用所学内容模拟一部分,例如,在讲授协调这一管理职能时。重要内容是管理冲突的解决,就可以设计具体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让学生分别扮演“经理”和“秘书”,利用沟通技巧,如何有效地解决冲突。然后,由旁观的学生进行点评,并让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自己进行总结体会,最后,由教师进行指导和总结。这些活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用第一人称去体验知识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而且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3 管理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是一种参与式的教学形式,通过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管理理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讲解定性预测法的德尔菲法采用了“猜粉笔头游戏”。

游戏情景设计:邀请8一lO名和1名同学分别作为参与问题调查的专家和专家调查结果的分析统计员。教师准备好一只空矿泉水瓶,里面装满若干粉笔头。 游戏过程描述:①“专家”之间互相不通气,思考矿泉水瓶子里共有多少粉笔头,并将答案写在纸上;②“统计员”对专家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学知识计算出中位数和平均数。

③公布中位数和平均数,请“专家”参考第一次的调查结果,再次填写调查表;④“统计员”再次统计,依次重复上述过程。

游戏原理:在以上过程重复四轮或者五轮以上后,教师倒出矿泉水瓶子里的粉笔头,数清并公布。我们通过比较每一轮分析后所得出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会发现通过专家调查后取得的数据越来越接近真实数据。上述模拟了德尔菲法的调查过程。德尔菲法的过程较为复杂,仅仅通过抽象的概念讲解很难使学生深刻理解。通过做这个游戏,该知识点变得生动具体了。

二、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管理相接轨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过去的管理学教学基本停留在理论知识灌输,且主要是在学校课堂上完成,很少或很难有效地运用理论研究企业实际问题。要解决学与用的矛盾,最好办法是管理教学与企业联姻,加强与企业台作,把企业作为学生的见习、实习基地,把课堂疑问和课程知识点以及难题,在企业具体环节和流程中寻找答案,使企业岗位成为管理学“第二课堂”。为做到这点,在安排《管理学基础》教学的同时。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者短期见习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让理论知识和生产管理实际实现“无缝接轨”。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接受作为一个企业员工应具备的素质训练。同时,可以选派骨干教师下厂学习并管理学生,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使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管理活动有机结合。

三、教学过程纲举目张

《管理学基础》教学中要注意体现中职教育特点,不要花过多时间去讲述管理理论的背景、理论的过程和方法,在知识“点”上多引导,只需让学生了解各种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简单过程就可以了。避免将有限的课时平均分配,过多地强调学科的完整性、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没有突出重点,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梳理管理学的内容框架和发展演变主线,结合环境变化从社会经济背景的角度构建宏观的理论脉络,重点讲清管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管理学原理在企业实际中的应用。

教师在《管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精简、重组、活用现用教材,抓住管理学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最主要、最本质的基础性知识,灵活处理教材,有所讲、有所不讲、力求管理课教学适应学生现状并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法改革。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不高,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中需精心备课,注重以案论理,大量采用古今中外、说服力强的案例,旁征博引,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地讲解、启发。辅以问答式、讲座式、设问式、辩论式等教法,避免从理论到理论、注入式、填鸭式教法,以实现“解惑”和培养能力的课程目标。

上一篇:通过综合探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索 下一篇: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处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