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同课异构的语文课带来的启发

时间:2022-10-25 03:40:30

三节同课异构的语文课带来的启发

笔者近期有幸听了县级的几节同课异构的语文课,感悟颇多。这几节语文课都抓住了文本的特点展开教学,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受到听课师生的一致好评。语文教学怎么做,才是对学生终身有益的?才是最有效的教学?笔者从三节同课异构的语文课中获得了不少启发。

1.目标设定应少而明

课堂教学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制定教学方法、抓寻教学重难点才有依据。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有“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以为三维目标的确立,有两个目的:一是给教师自己看,让教师自己知道课堂应该围绕哪些目标展开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看,让学生知道课堂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这里的目标就要分成两个层次:一是按照教师需要制定,让教师明白课堂应教些什么;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要求制定,让学生清楚应学些什么。好多教师把两者混为一谈,导致上每节课时向学生展示的学习目标琐碎,弄得学生吃不准到底哪些是重点,一节课下来无所适从。

笔者听的是谢大光所写散文《 落花枝头 》的三节同课异构课。执教的教师均是县内的教学能手,他们制定的课堂学习目标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很明确,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

下面以其中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为例进行介绍。

三维目标:(1)识记“浓荫”“雾霭”“徜徉”“花萼”“蓓蕾”“绯色”“香冢”“摇曳”等词语的音、形、义。(2)理解落花的无私奉献精神。(3)赏析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重点:“落花精神”的内涵及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学习难点:铺垫映衬的写作技法。

这位教师的目标设计突出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中紧紧围绕目标展开,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学到了文本知识。

2.教学切入点应小而精

三位教师的课堂导入方式虽然不同(有的以咏花诗句导入,有的以咏叹对象导入,有的以引起遐想缘由导入),但都很巧妙。

在引导学生领悟“落花精神”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探究细致全面,既让学生感受到落花的形象,又让学生领悟到了“落花精神”,加深了对落花的认识,受到了精神的熏陶。对比有的教师教学引导学生解读探究时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天南海北交流,三位教师的切入与解读体现了小而精的特点。

3.课堂凸显语文味道

曾几何时,语文课堂弱化了语文的“味道”,缩小了语文的人文效用。“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的“味道”在课堂上的体现就是化文本语言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努力让学生用最精彩的话说出自己的阅读感悟,而不是一味由教师引领学生逐一讨论问题(这些问题常常是围绕考试内容展开的)。要让学生说出阅读感悟,就要下大力训练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只有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学生才能慢慢养成“品味语言”的读书习惯。

另外,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朗读的过程中往往会获得“心领神会”的效果。这几节语文课执教教师都注意让学生诵读写“落花”的段落,而学生通过朗读也大多能说出自己的感悟,并且体会较为深刻。同时朗读也让课堂凸显了语文味。

4.注重知识迁移延伸

在知识更新转变快速的今天,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课本中是难以开发学生思维的,因此课堂应该注意语文知识的迁移和延伸。这也是得到广大语文教师认可与贯彻的看法。笔者在听了这几节同课异构语文课后,发现这几位教师在语文课堂知识的迁移与拓展方面掌握得比较好。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紧紧围绕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只有这样,才是对学生终身有益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作者单位:睢宁县梁集中学,江苏 睢宁,221245)

上一篇:学困生自我改变困难的原因与对策 下一篇: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