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有点甜,有点咸

时间:2022-10-25 03:29:15

教育在线,有点甜,有点咸

“最近在学麻省理工《全球贫困带来的挑战》课程。有没有一起的?”

“快被哈佛大学的《机器学习》课程折磨死了!”

这些话题都出现在果壳网上那个叫“MOOC自习教室”的讨论小组里。你或许会以为帖子作者们都是一些在美国一流学府深造的精英们,不时在小组里冒泡傲娇一下。但事实上,这个小组里的大部分成员是中国普通大学的理工男,他们正在通过一个名为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的项目选修海外名校的课程。在这些公开课项目里,你几乎能选到所有稀奇古怪的高质量课程,比如微积分、统计学或者古希腊历史―都是免费的。

甚至,如果你想学一些“手艺”―如果你对内衣写真有兴趣,也可以在网上找到老师。一个叫做CreativeLive的网站一套3天的内衣摄影课程的报价是149美元,如果你赶上他们课程的现场首播,甚至还不用花钱。还有一个叫做的网站,只要你每个月支付25美元就能无限制地观看网站上9万个培训视频―大多都是关于艺术家、设计师和编辑使用的。

互联网是世界各地好学者的福音,你可以低成本地学会各种技能或者满足自己对知识的追求。去年美国共有几十家网络教育企业获得融资,平均每笔资金均在千万美元左右,足以反映出美国在线教育市场的火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也非常热闹,紧跟国际趋势―近两年已经有多家中国在线教育公司先后成立并获得风险资本的青睐。

但需要学习的中国人大多却不是出于兴趣爱好和追求知识,更多的是“不得不”。孩子不得不参加为高考而准备的“补课”,大学生不得不补习英文以通过四六级,白领不得不学习会计知识因为工作要求持有“注册会计师”证,准备公务员考试也需要培训……这些情况,导致了这样不发证书、不帮你准备考试的网站在中国,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有自己的规则。 教育很“痛”,网校很多

今年1月,龚海燕公布了辞任世纪佳缘CEO后的新动向:她将与前百度科学家张栋共同创办一家名为“91外教网”的在线教育公司。

龚海燕表示,世纪佳缘上市路演时要和许多美国投资人接触,而整个过程中自己因为英语太差不得不总是依靠翻译来沟通,感觉十分尴尬。

正是由于这段经历,告别世纪佳缘后,她就选定在线教育作为自己新的创业方向。龚海燕希望通过互联网在线学习的方式提供纯正英文环境,再借助能与外教实时视频互动的技术平台,帮助中国人改变“哑巴英语”。

实际上,2011年至今,中国的在线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还有许多人,分别在“在线教育”这个大方向的各个边角开始了创业―他们的来头也都不小。

2011年年末,金山词霸CTO王海明与COO童合心共同创办了视频直播教学网站传课网,并在去年8月份获得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的首轮投资。几乎同一时间,前网易门户总裁李甬与网易门户事业部市场总经理李鑫等联合创办的粉笔网在还没上线时就接到多家风投递出的橄榄枝,并最终得到IDG资本的千万注资。而在此之前,一家名为多贝网的在线教学平台也获得了创新工场的孵化支持。2012年年底欢聚时代YY赴美上市后,也多次表示要将重心放在教育上,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YY教育商业化。

有趣的是,李甬创办粉笔网、王海明等创办传课网的动机也与龚海燕类似:解决传统线下教育解决不了的问题。

李甬的灵感来自于他为自己孩子寻找英语培训班的经历。2011年年底,李甬想给自己的小孩报一个英语培训班,却面对着大量的培训班不知如何挑选,也不知其各自的质量。于是他便想到要在中国做一个类似于教育行业的大众点评网,专门对教育培训机构及其老师进行评价。

而传课网的5位联合创始人均求学于中国二三线城市,经过不断拼搏和自身努力才考上一线城市的大学。所以他们试图通过传课网将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分享给二三线城市的学生,让他们也能享受到。

可以看出,“教育”真的是各阶层、各境遇的中国人的“切肤之痛”。 还有其他两类“选手”

除了这些互联网人士创办的网络教育创业公司之外,另外一支庞大的网校队伍则属于传统教育培训机构向线上的延伸―能在传统教育机构拼杀中存活下来,他们至少有流量基础。

比如学而思。学而思利用了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花多少钱都行”但又“不是那么懂互联网”的心态,买下了一大堆和教育有关的域名,包括“中考网”、“作文网”和入手时价值380万元的“高考网”以及自己著名的“奥数网”,这些网站会每天大量资讯和讨论,从而积累了足够的流量。有了流量,学而思线下的小班和“一对一”辅导业务―相当于是规模化的家教,也开始有了大量的客户。最后,学而思推出了自己的网校,招聘和培训了大量的教师来录制教学视频,用户点击观看这些教学视频需要交费―这个简单模式的前提是,学而思经过了几年的积累,已经有了其他民营教育平台难以超越的流量。

但传统教育机构对互联网的游戏法则往往认识不足,因此网校即使出彩,主营业务依然是线下。

作为新东方的子公司,“新东方在线”2012年共有20万付费用户,年收入达2亿,但占比也不到新东方集团年度营业总额的5%。而根据学而思网校CFO提供的数据,其大部分利润仍然来自于线下的小班(76%)和智康一对一(21%)业务,网校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

第三类网校“选手”则是各大门户的公开课频道。他们会选择翻译一些国外的公开课,比如较为知名的有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和新浪公开课。不过这些公开课频道依附于门户,自身并不太承担盈利的义务。 中国式线下课堂难被替代

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非常看好在线教育市场,他认为2013年在线教育将继续升温,“未来一定属于在线教育”。因为互联网改变的,不仅是人们学习的方式,还有人们学习的习惯,未来人们在线学习将会像如今在线购物一样简单和普遍。

诚然,线下教育非常方便,只要有电脑和互联网接入,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学习,还免去了长途跋涉去培训机构线下教室之苦。更关键的是,在线教育的价格相较线下培训机构也更为实惠一些。

但在中国,线下教育仍然有其不可替代性。

在线下,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课堂当场或者课后随时提出,与课上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也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致。另外,对中国大量存在的各种为了应对考试,而非兴趣所致的学习需求来说,实体课堂是一种集体参与环境,这样的环境在行为学上会约束个人的行为,并形成“集体同步”和“趋同效应”,让人好好学习;而网络课堂,完全依靠个人的自觉性。另外,线下学校能发放的各种培训证书也对用户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新东方在线”作为新东方的子公司,2012年共有20万付费用户,年收入达2亿,但占比也不到新东方集团年度营业总额的5%。

而就教育社交而言,家长们通常也更倾向于“家长会”、班级家长QQ群等这样切近自身实际情况的形式。

因此,并非所有风投都对在线教育感到乐观。有投资人对壹读iRead记者吐槽,目前并没有看到靠谱的案例出现,很多热门的案例不一定能活下去。与此观点相似的是,另一位投资人也认为目前还没有一家在线教育创业公司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总体而言,目前在线教育领域尚无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因此VC往往只是尝试性地投一两家网上教育公司先占个位置,但并不会大手笔地进行投资。

据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与网络教育创业有关的融资案例为12起,平均每月就有一家创业公司获得风投支持,平均每笔融资额在百万美元左右,看上去似乎不错。但反观学而思等一批企业作为线下教育培训机构融资时,获得的资金注入均是数千万美元级别的。

可以看到,这些几乎同时涌现的在线教育新公司暂时还很难撼动线下课堂的位置。他们是否会和当年的团购热一样变成泡沫还是未知,但还有一种更好的结局作为一种可能性存在着:

据《纽约时报》报道,学校们最初将那家在线版的“蓝翔技校”―Lynda. com视为一种“极大威胁”,但现在包括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在内的很多机构已经开始向该网站付费以供其学生和教员观看教学视频,线上线下相互补充,融洽相处。

上一篇:球墨铸铁管(K型接口)在供水管工程的应用 下一篇: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审核分析